馮麗雅
摘要:“互聯網+”對圖書館的影響,即互聯網加圖書館等于幾的問題,毫無疑問,二者的結合將同時對兩方面產生影響,本文重點探討的,是“互聯網+”對圖書館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的具體影響和圖書館如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頂住壓力,抓住機遇,尋求發(fā)展新方向。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館,新趨勢
引言:
從2012年易觀國際董事長于揚提出“互聯網+”這一概念以來,到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后,“互聯網+”已經在我國獲得了迅猛的發(fā)展。所謂“互聯網+”,即為將互聯網與各行各業(yè)相結合,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為傳統行業(yè)注入新活力,為新興行業(y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互聯網+”后面加的是各行各業(yè),但是互聯網和它所結合的行業(yè)并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一種高效、理想的有機結合,能夠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互聯網+”對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影響
任何一件事物的產生,都會帶來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影響,這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盎ヂ摼W+”也不例外,它在為生產者、管理者和消費者帶來便利、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難題和壓力。但是事物的發(fā)展總是通過不斷的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來完成的,并且由于“互聯網+”中蘊藏的巨大商機和無限的可能性,便不乏果敢者積極去嘗試。將“互聯網+”引入圖書館將是一大壯舉,但能不能批判地看待“互聯網+”對圖書館的影響,決定著我們能不能趨利避害,實現二者的成功結合。
(一)“互聯網+”對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1)“互聯網+”對未來圖書館用戶的積極影響
首先,對于用戶而言,這無疑是一大喜訊。眾所周知,現今中國的主要矛盾,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卻難以得到充分全面的滿足。
在我國偏遠地區(qū),圖書館建設存在很大的不足,即使在經濟高度發(fā)展的中東部地區(qū),也存在圖書供不應求的窘境。特別是在大學中,許多專業(yè)要求大量的書籍閱讀,如果每一本都靠學生購買,將會對學生造成巨大的資金壓力。但同時,圖書館的資源非常有限,并且存在更新不及時、圖書缺頁破損等多種問題,對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而言,是一大亟待解決的難題。
(2)“互聯網+”對未來圖書館的消極影響
“互聯網+”對于圖書館的升級改革,是一場難遇的東風。“互聯網+”為圖書館提供了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相結合的可能性,一方面,能夠大大節(jié)約人力資源,減少圖書館人工費用;另一方面,也能夠提供一對一的,更全面精準,不限時間地點的優(yōu)質服務。
其次,通過網絡上傳影印圖書資源,可以實現一書多用,避免書頁損壞,延長圖書生命周期,換書所節(jié)省的費用可以用于購買新書,豐富圖書資源。
利用“互聯網+”,還可以實現圖書管理的網絡化、信息化,將圖書錄入數據庫,利用人工智能,實現圖書及時準時的更新換舊,以及高效快速地查找圖書資源。
(二)“互聯網+”對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消極影響
(1)“互聯網+”對未來圖書館用戶的消極影響
“互聯網+”在為圖書館的用戶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會對用戶們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首先,“互聯網+”將推動“去中心化”的模式,用戶將普遍降低對傳統圖書館的依賴程度。用戶將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尋找資源,而減少關注如何獲取資源和哪些部門收藏了資源。用戶會減少走近圖書館的頻率,形成一種目的性、功利性的閱讀方式,很難再靜下心來讀書。
其次,資源網絡化、多樣化的同時,也就面臨著資源的質量水平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這就要求用戶要選擇正確的資源獲取途徑,和提高辨別資源的能力,否則就可能被錯誤的信息和資源所誤導。
(2)“互聯網”對未來圖書館的消極影響
“互聯網+”在為圖書館的發(fā)展提供機遇的同時,也是對圖書館的一大挑戰(zhàn)?!盎ヂ摼W+”既為圖書館提供了資源共享平臺,同是也為資源盜取提供了漏洞可鉆。這不僅侵犯了圖書館的權益,而且會是對圖書館的一大沖擊,會導致使用圖書館的用戶劇烈下降。
其次,如果圖書館如果不能順應“互聯網+”的大趨勢,就難免會收到沖擊,被社會所淘汰。這將是對全國所有圖書館的一次挑戰(zhàn),一場被迫改革,如果不能積極應戰(zhàn),就會落于人后,所謂“誰改革誰進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互聯網+”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二、如何實現向新一代圖書館的轉型
了解“互聯網+”可能對圖書館未來發(fā)展趨勢產生的影響之后,我們所需要做得就是趨利避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
首先,圖書館的轉型要重視互聯網人才和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在圖書館管理者思想陳舊、技術欠缺的情況下,能否及時引進一批對新技術和新科技了如指掌的專業(yè)人才尤為重要。這要求圖書館要人才培養(yǎng)和人才引進兩手抓,引進是為了培養(yǎng),在對圖書館管理者和服務人員進行一次大換血的基礎上,也不能完全放棄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服務方式,而是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傳統圖書館和“互聯網+圖書館”進行一個高效優(yōu)質的融合,打造服務水平更高,更專業(yè)的圖書館服務系統。
其次,要積極利用“互聯網+”這個便利平臺,積極開戰(zhàn)跨區(qū)域合作和跨行合作,通過與QQ、微信和看書軟件的合作,建立龐大健全的“線上圖書館”,實現高度的信息共享。
其三,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打擊盜版,保護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不可讓“互聯網+圖書館”成為違法犯罪的渠道,既要有效保護用戶的信息和利益安全,也要積極維護知識創(chuàng)造者的著作權。要達到以上要求,作為使用者要嚴于律己,支持正版,通過正規(guī)渠道和官方網站獲取資源;作為管理者,要嚴守法律,同時自己在權限之內,制定相關規(guī)定,維護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政府方面,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嚴格打擊違法犯罪,積極支持“互聯網+圖書館”計劃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