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群
子宮內膜息肉是臨床常見的子宮內膜表面結節(jié)狀隆起樣病變,是育齡婦女及絕經后婦女的常見病,主要表現為異常子宮出血,部分女性月經量增加和不孕[1]。目前子宮內膜息肉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且子宮內膜息肉易復發(fā),尚無確切有效的預防措施[2]。有研究表明[3],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心電圖異常率較高,本研究選取143例中青年子宮內膜息肉婦女的心電圖資料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浙江省金華市人民醫(yī)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中青年子宮內膜息肉患者 143例(觀察組),均符合:(1)經婦科、B超檢測證實為子宮內膜息肉;(2)無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唬?)住院時肝、腎功能正常。年齡21~48歲,平均(34.25±3.16)歲;體質量指數(BMI)16~29kg/m2,平均(22.31±0.86)kg/m2。絕經后婦女 17例;未婚未孕33例,已婚未孕57例,已婚已孕53例。選取同期143例健康體檢的中青年婦女作為對照組,年齡21~49歲,平均(35.06±3.27)歲;BMI 17~30 kg/m2,平均(22.45±0.79)kg/m2。絕經后婦女18例;未婚未孕35例,已婚未孕56例,已婚已孕52例。兩組均排除半年內接受激素或內分泌治療、惡性腫瘤及嚴重基礎性疾病者。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心電圖檢測時,患者取仰臥位,精神放松。采用日本光電ECG-1350P心電圖機,光電cardioNet心電信息管理軟件常規(guī)12導聯(lián)心電圖,紙速為25 mm/s,增益10 mm/mV。所有患者均連續(xù)監(jiān)測24 h的心電圖變化。為避免干擾采用人機對話的方式去噪處理,患者進行多體位心電圖記錄。所有心電圖記錄于住院前完成。
1.3 評價標準 (1)竇性心動過速:100~150次/min;(2)室性期前收縮:提前發(fā)生QRS波群,時限通常超過0.12 s、寬闊畸形,ST段與T波的方向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3)心房顫動:患者有胸悶、心慌及心絞痛等癥狀,心室率快而不規(guī)則,多在120~180次/min,節(jié)律絕對不整齊,心音強弱不等,脈搏短絀(脈率少于心率)。(4)短P-R間期:P-R間期<0.12 s。QRS波正常,無 波,P-J間期縮短。不出現繼發(fā)性ST-T改變。(5)Q-T延長:Q-T間期延長,T波寬大、切跡、高尖。雙向或倒置,常伴有擴張期震蕩波??梢婎l發(fā)室性期前收縮,常有RonT,而致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電圖結果比較 觀察組心電圖異常63例(44.06%),對照組異常37例(25.8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7.832,P < 0.05)。
2.2 兩組心電圖異常類型分析 觀察組患者心電圖異常類型數均高于對照組;但除竇性心動過速外,其余類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腔內一種常見的良性病變,發(fā)病年齡多在25~49歲,其主要特征為月經出血量增加、子宮異常出血和不孕,損害患者身體健康的同時影響家庭和睦[4]。子宮內膜息肉的發(fā)病機制主要與雌激素及炎癥刺激引起的子宮內膜增生及細胞增殖、分化障礙有關。近年來子宮內膜息肉發(fā)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惡變率在0.6%~4.7%[5]。有研究發(fā)現,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心電圖異常率升高,且異常類型復雜多樣[6]。
子宮內膜息肉形成原因為患者體內雌激素及雌激素受體水平較高,兩者結合后刺激子宮內膜形成[7]。絕經后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雖下降,但局部有更高的雌激素受體表達,也會導致子宮內膜過度生長,形成息肉[8]。子宮內膜息肉是異常子宮出血的原因之一,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guī)則出血可導致患者出現繼發(fā)失血性貧血,體內血紅蛋白水平降低。有研究表明輕度貧血對機體循環(huán)無明顯影響,但當血紅蛋白水平低于60 g/L時部分患者可出現心電圖改變,如竇性心動過速、室性期前收縮、ST段壓低,嚴重者出現心房顫動、Q-T延長等癥狀[9]。若患者為嚴重貧血,可誘發(fā)心肌營養(yǎng)障礙,最終導致心力衰竭的產生。經治療后大部分癥狀可以消失,心臟病變可獲得一定程度緩解。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心電圖異常率高于對照組(P<0.05);雖然觀察組患者心電圖異常類型數均高于對照組;但除竇性心動過速外,其余類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綜上所述,對于心電圖異常的中青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首先排除心血管疾病史,并及時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在子宮內膜息肉的治療中不僅要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要注重改善其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降低患者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表1 兩組心電圖異常類型分析 例(%)
參考文獻:
[1]陳舒,羅新.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手術后孕激素的應用[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7,38(3):259-263.
[2]de Rijk]SR,Steenbergen ME,Nieboer TE,et al.Atypical endometrial polyps and concurrent endometrial cancer:asystematic review[J].Obstetrics&Gynecology,2016,128(3):519-525.
[3]趙寧,楊延靈,歐文超,等.育齡期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心電圖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7,38(13):2033-2034.
[4]李慕白,呂瑩,吳效科,等.子宮內膜息肉對不孕患者的影響[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7,44(5):581-584.
[5]劉雨聲,郭銀樹,段華,等.絕經期子宮內膜息肉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7,17(7):627-629.
[6]黃麗華,向梅.子宮內膜息肉研究新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4,41(1):43-46.
[7]聶明月,張佟,張博,等.絕經前及絕經后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分析[J].北京醫(yī)學,2017,39(11):1107-1110.
[8]李楊,顧江紅.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和治療研究進展[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7,19(9):1758-1760.
[9]李娜,譙朗,徐嘉.子宮內膜息肉的超聲漏誤診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7,29(12):1742-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