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紅,蘭志建
哮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是高反應性慢性氣道炎癥反應,以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反應為特點[1]。哮喘臨床分為緩解期和發(fā)作期,其中緩解期的治療目的是控制哮喘癥狀[2]。緩解期哮喘兒童的機體免疫能力較低,抗病毒以及抗菌能力下降,使得血清IgG、IgA、IgE水平較低[3]。益肺健脾方組方由黃芪、太子參、白術、半夏及陳皮等組成,具有健脾益氣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提高血清IgG、IgA、IgE水平,改善機體免疫和抗病能力。本文旨在觀察益肺健脾方對緩解期哮喘兒童血清IgG、IgA、IgE水平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 1月至2017年1月在波市鎮(zhèn)海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兒科確診的哮喘緩解期兒童96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48例。對照組患兒男29例,女19例;年齡2~ 10歲,平均(4.6±2.2)歲;病程1~ 3年,平均(1.78±0.91)年;輕度哮喘31例,中度哮喘17例。實驗組患兒男26例,女22例;年齡2~11歲,平均(4.7±2.5)歲;病程 1~ 2.5年,平均(1.47±0.83)年;輕度哮喘 30例,中度哮喘1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 P>0.05)。納入標準:(1)符合哮喘緩解期的診斷標準;(2)患兒家屬知情并同意研究。排除標準:(1)多臟器功能衰竭者;(2)會造成氣喘和呼吸困難等其他疾病者;(3)原發(fā)性免疫缺陷患者;(4)嚴重營養(yǎng)不良,明顯的遺傳代謝性疾病和長期慢性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劑(普米克都保,瑞典阿斯利康制藥公司生產(chǎn),批號227743)治療,根據(jù)患兒體質量確定劑量,100~150 g/d,1次/d,晚間睡前用藥。實驗組在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劑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益肺健脾方進行治療。益肺健脾方的組方由太子參、黃芪、黃精、白術、茯苓、山藥、扁豆、雞內金、丹參各9 g,陳皮、半夏各6 g,甘草3 g組成,加水煎煮后取汁180 ml,分兩袋裝,每袋90 ml。服用方法:1袋/次,2次/d。兩組患兒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持續(xù)治療3個療程。在治療前和治療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患兒的血清IgG、IgA、IgE水平。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IgG、IgA、IgE水平;血清IgG含量正常參考值為7.6~16.6g/L,血清IgA含量正常參考值為0.71~3.35 g/L,血清IgE含量正常參考值為0.1~0.9 mg/L[4]。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SP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血清IgG、IgA、IgE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對照組血清IgG、IgA水平均低于實驗組,血清IgE水平明顯高于實驗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3。
哮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呼吸困難、胸悶以及咳嗽等[5]。中醫(yī)認為哮喘發(fā)作多與先天不足,內有宿根,復感外邪有關,誘發(fā)因素多為外感、飲食、環(huán)境和勞倦等;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肺臟嬌嫩而脾常不足,氣血生化乏源,致受邪后易于反復[6]?,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緩解期哮喘兒童的血清IgG、IgA水平偏低而IgE水平偏高,仍存在氣道炎癥與支氣管高反應性現(xiàn)象,而炎癥的實質是氣道脈絡瘀阻[7]。哮喘兒童多在春季和秋季發(fā)病,氣候干燥時氣道反應更加敏感[8]。目前哮喘兒童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但是現(xiàn)階段的西醫(yī)治療以控制癥狀和防止病情加重為主,臨床治療效果并不理想[9]。中醫(yī)哮喘治療堅持標本兼治,扶正治本的原則,既攻邪去伏痰又益氣固本[10]。本研究通過分析益肺健脾方對緩解期哮喘兒童血清IgG、IgA、IgE水平的影響,探討益肺健脾方對兒童緩解期哮喘的治療效果。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多數(shù)健脾益氣的中藥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并且有廣泛抗病毒與抗菌的功能,從而可以達到扶正固本祛邪的目的[11]。本文實驗組加用益肺健脾方進行治療,組方中太子參、黃芪、黃精益氣固表,白術補氣健脾,陳皮、雞內金,茯苓、山藥、扁豆健脾祛濕,半夏健脾化痰,丹參活血化瘀,甘草調和諸藥,使得諸藥合用有化痰理氣,健脾益氣的功效。本文實驗組患兒治療后血清IgG水平高于對照組,原因是患兒的機體免疫能力提高,抗菌、抗病毒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使得血清IgG水平有所提高;實驗組患兒治療后血清Ig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組方的益氣健脾功效有助于減輕患兒哮喘癥狀,調整患兒機體免疫能力回到正常狀態(tài),所以血清IgA水平也會提高;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血清IgE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IgE水平降低有助于減輕患兒的過敏反應、降低哮喘復發(fā)的可能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總之,益肺健脾方發(fā)揮了益氣健脾、化痰理氣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有效增強了了患兒的機體免疫能力,使得患兒的哮喘癥狀減輕且肺功能有所改善,提高了緩解期哮喘兒童的血清IgG、IgA水平,并降低了IgE水平。
另有研究表明益肺健脾方在臨床治療的其他方面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益肺健脾方減少了兒童緩解期哮喘的發(fā)作次數(shù),減輕了哮喘癥狀[12-13];益肺健脾方能夠緩解期哮喘兒童肺功能,治療后患兒的FEV1、PEF水平明顯提高[14];益肺健脾方的臨床治療效果理想,在抑制緩解期哮喘兒童氣道炎癥反應,降低氣道阻力方面有著良好作用[15]。
綜上所述,益肺健脾方提高了緩解期哮喘兒童血清IgG、IgA水平,并降低了IgE水平;還能減輕患兒的發(fā)作次數(shù)、臨床癥狀、降低氣道炎癥反應等,值得臨床推廣。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gG水平 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gA水平 g/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gE水平 mg/L-
參考文獻:
[1]高雅,田麗,李芳,等.基于益氣固本、理肺祛邪法論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緩解期 [J].中醫(yī)雜志,2016,57(16):1428-1429.
[2]彭根英.健脾益肺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哮喘緩解期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5):90-91.
[3]李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的療效評價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J].世界中醫(yī)藥,2017,12(1):64-67.
[4]張一心.哮喘兒童血清25羥維生素D及其免疫相關因素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1):1674-1676.
[5]李本慧,劉宗敬,陳楚雷,等.補脾益肺方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兒臨床觀察[J].內科,2016,11(3):448-449,334.
[6]田麗,李宜雷,王鵬,等.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32:78-79.
[7]彭雪英,歐陽冰冰,林樂容,等.中醫(yī)護理配合健脾益肺湯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9):59-60.
[8]顧敏勇.自擬培土生金方治療小兒哮喘緩解期50例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5):79-80.
[9]蘇小慰,趙長江.兒童支氣管哮喘緩解期中醫(yī)藥治療進展[J].江蘇中醫(yī)藥,2016,48(7):83-85.
[10]朱文武.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17(9):943-944.
[11]孫洪華.健脾益肺口服液對小兒哮喘緩解期氣道炎癥和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6,8(6):578-580.
[12]張倫,徐芳,王亮,等.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抗體在哮喘患兒血清中的水平改變及臨床意義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9):1567-1571.
[13]Beck AF,Huang B,Kercsmar CM,et al.Allergen sensitization profiles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of children hospitalized for asthma[J].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2015,12(3):376-384.
[14]Smith-Norowitz TA,Mira M,RaunoJ,et al.IgE anti-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ntibodies detected in serum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sthma[J].Human Immunology,2015,76(7):519-524.
[15]Davila I,Valero A,Entrenas LM,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total IgE and disease 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asthma in Spain[J].Journal of investigational allergology,2015,25(2):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