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文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做好建筑結構設計是展開建筑工程建設的基本條件,提升建筑結構設計質量也成為建筑行業(yè)的重中之重。但是隨著建筑結構難度的逐漸加大,這也對建筑的功能類型以及結構體系都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本文簡單闡述了建筑結構設計的內容,研究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策略,旨在為建筑工程順利施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質量;提高策略
1 建筑結構設計的內容概述
建筑結構設計的工作主要包括整體設計和部分設計。其中整體設計是指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具體建設性質、高度、環(huán)境等因素,選擇恰當的建筑結構體系,例如:筒體結構、框架結構等,制定好建筑結構體系后,再整理建筑的柱、梁等數據尺寸。做好相應計算等基礎工作,以此選擇合理的建筑類型。根據施工現場所處的水文、地質環(huán)境進行建筑物基礎設計工作,確保上部結構條件與基礎設計一致。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整體設計包括結構體系選擇、基礎選型、剪力墻分布、梁柱布置等工作,為后來的部分設計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部分設計工作是在整體結構設計完成后進行的,其中包括計算柱、梁、墻體等部分的配筋比或內力。單向板的計算數據可作為同寬度梁的數據,根據專業(yè)知識計算雙向板數據,最大可能避免異形板的計算。由于柱、梁、墻體的計算方法不能用于樁的深梁、承臺等塊狀建筑的數據計算,得出的結果不準確,選擇安全系數高的,才能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的整體質量。
2 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
2.1 內在因素
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內在影響因素主要出現在建筑設計單位中。設計主要負責人員質量意識的缺失導致其忽略了員工的質量意識培養(yǎng),所以在具體設計工作中出現安全風險。過于注重短期經濟效益的提升,同時忽視重視技術研發(fā),從而縮短了建筑結構設計的時間,導致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下降。設計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不完整,管理方法和思想有著片面性,處理質量與內容涉及之間的關系時,缺乏前瞻性。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管理目的不明確,執(zhí)行過程中只重形式,對設計環(huán)節(jié)的管理不嚴格。缺乏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的設計人才,設計單位中的人員結構不恰當等都是使建筑結構設計領域發(fā)展緩慢的重要因素。
2.2 外在因素
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外在影響因素主要在于國家對建筑設計企業(yè)的監(jiān)管體系不完備,對建筑設計中的掛靠、分包等行為的管理不嚴密,從而出現基礎設備等建筑設計檢驗不合格情況。建筑結構設計市場存在惡性競爭并且相對混亂的情況,不良建筑企業(yè)通過減少設計開銷、違法分包、出賣資質等手段影響建筑結構設計市場。受設計技術和工期的限制,結構設計工作人員只能設計修改同時進行,設計質量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3 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策略
3.1 擇優(yōu)選擇設計單位,注重設計評審
任何一個建筑工程,選擇的設計單位是好是壞對設計質量的高低具備直接的影響。為了可以從源頭上開始對工程設計的質量實施控制管理,就一定要對設計單位實施精準的評估。能通過邀請招標的方式,對所招標的企業(yè)的設計方案和本建筑工程的實際實施對比,從而選取出性價比最高的設計方案。建筑工程設計評審的最后目的是對設計是不是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實施評價,對設計中也許會發(fā)生的質量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同時對最后的設計成果要實施綜合系統(tǒng)的檢驗,從而保證工程的設計成果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質量規(guī)范與業(yè)主要求。
3.2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建筑設計具體參數
在實際施工建筑過程中,建筑工程項目會受到當地地質和氣候的影響,從而使得建筑物的設計參數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比如對于當地的雪壓、風壓、地震強度、土質等等就要參照《全國基本雪壓分布圖》、《全國基本風壓分布圖》以及工程地質報告等材料進行參數的最終確定;除此之外,對于建筑物的墻體圍護所使用的主要材質在不同地區(qū)有所差別,建筑設計師需要根據當地實際使用的材質確定具體的墻體荷載。這就需要建筑設計師在設計之前要搜集大量的資料然后對工程設計相關規(guī)范進行研究分析,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確定設計參數,從而保證最終建筑設計計算結果的準確,確保建筑設計工程的順利進行。
3.3 充分考慮建筑施工環(huán)境
設計者在對建筑結構的設計要求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應首先考慮并分析施工現場的實際環(huán)境,并進行實地勘察,具體內容包括建筑物的地理環(huán)境、地質條件、占地面積以及主要用途等,還要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與推測,并制定應對措施。
3.4 合理設計工程圖紙
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設計人員要保證設計圖與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相符,同時還要保證其設計的合理性。因此,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如下因素:(1)繪制施工圖時,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進行,明確標注出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切忌出現簡單標注或不標注的情況;(2)工程圖紙設計完成后,設計人員還要對圖紙進行審查與核實,以便及時發(fā)現圖紙中的問題,并進行改正。
3.5 重視概念設計
在對建筑物進行結構設計的過程中,概念設計的步驟十分重要。在建筑物結構設計的過程中所需要經歷的過程主要包括選擇方案、結構計算以及繪制施工圖紙。而概念設計是進行結構設計分析的首要步驟。好的建筑結構設計師在進行結構設計的時候,也就是在選擇設計方案的初始階段,會根據自身的設計經驗和專業(yè),應用概念設計的手段,在心中能夠快速、合理的構思一個適合的建筑結構體系,同時能夠與建筑師一起對建筑的空間形式、形象功能等進行擴展,最終將其實現。結構設計師同建筑師一起來決定建筑的最終結構設計方案。
3.6 合理運用結構設計軟件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已經得到普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已經進入計算機時代。同時隨著上計算機的普及,各種計算機結構計算分析軟件已經廣泛適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如BIM技術,并且改變建筑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但是人們如果過于依賴計算機,對計算機分析的結果盲目信任,最后也可能會導致建筑設計的失敗,因此現在的建筑結構設計需要做到人機結合,在對可能出現的所有結果都進行充分的分析判斷之后,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一是充分了解使用的計算機分析軟件的適用范圍和技術條件以及優(yōu)缺點等;二是在進行計算機設計分析之前需要確保計算機程序與結構實際設計圖相符;三是需要確保輸入數據的準確,同時還需要保證計算參數的輸入準確無誤;四是對計算結果進行多次檢驗,核查其與結構相關的內容符合實際的情況要求以及建筑相關規(guī)定。
3.7 合理選材,加強剛度設計
合理的選材能夠提高建筑的質量,因此,要考慮到建筑材料的受力特征、建筑環(huán)境對材料的影響等,同時要對性能進行綜合考慮。建筑設計師們在材料的選取上應當結構建筑項目工程實際情況,設計多種選材方案,并深入市場調查,綜合對比,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材料,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此外,剛度設計是建筑結構中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由于建筑結構抗震性受到抗側移剛度影響,因此,在地基穩(wěn)定性較好的地帶,剛度設計的標準值可以稍微降低一些,提高抗震性的同時減少共振,保證建筑的質量。
3.8 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質量監(jiān)督管理
在建筑結構設計的各個階段設計人員都要嚴格的遵守結構設計的相關規(guī)范,對于一些不能確定的地方要及時的請教專業(yè)人員,與之交流溝通之后確定最終的標準,切記不可盲目一人行事。在施工圖的設計過程中,各級負責人可對設計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或者以檢查表的形式對檢查工作進行記錄,盡量做到主動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要加強對設計后期的質量管理,具體的措施就是設計人員對于建筑結構設計審圖中心所提出的的意見要及時的修改完善,如果遇到不確定或疑問之處,要及時做好溝通,及時整改,確保審核早日通過。對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果是設計出現了變更就要及時做好各方面工作,及時彌補然后通過文件的形式下達,保證變更能夠進行的有條不紊。在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對于項目工程的竣工驗收工作要嚴格按照當初設計的理念進行打分,對于工程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提出整改,保證建筑的使用壽命以及便于日后的維修保養(yǎng)。
3.9 設計師加強自身素質建設
為了減少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問題,需要從設計師的角度入手,提高設計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設計師應對自身的工作有清晰、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進行建筑結構設計;(2)提高設計者的專業(yè)能力,不斷豐富其理論知識。同時,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確保設計的先進性和合理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是一項繁雜的系統(tǒng)工作,涉及因素多并且范圍廣泛,在進行建筑結構進行設計時,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和不同角度對建筑結構進行計算和分析,從而找到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最有好的方法,進而才能從根本上的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才能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熊軍.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7(44):81~82.
[2] 錢凌雄.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途徑[J].江西建材,2017(15):51+54.
[3] 李洪.如何提高建筑結構設計質量[J].中華建設,2016(7):94~95.
[4] 曾大和.建筑結構設計中的質量管理[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