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奎星
弘揚愛國主旋律,銘記歷史,致敬先烈,勉勵后人奮發(fā)圖強,這才是抗日題材影視劇的核心價值所在。如今眼花繚亂的抗日劇,卻遁入純粹娛樂化的媚俗之路,越拍越離譜,越演越沒底線。
抗日劇成為影視投拍的寵兒,無外乎這個題材飽含著國人對那段歷史的特殊感情,利用國人樸素愛國心態(tài),尤其近幾年抗日劇投拍一發(fā)不可收拾。本是愛國主旋律題材,投拍抗日題材影視劇這無可厚非??煽谷談∪艉翢o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拍得毫無價值可言,就可能和日本右翼勢力歪曲歷史一樣,對下一代正確認知歷史造成誤導。
褲襠藏雷、手撕鬼子、單手掏心、石頭打飛機……近年來,“雷人”的抗日“神劇”時有出現。以荒誕娛樂取寵,恣意戲謔、惡意歪曲甚至隨意杜撰和編造的抗日“神劇”, 一再挑戰(zhàn)歷史底線,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境地。
日軍在侵華戰(zhàn)爭中制造了大量駭人聽聞、慘絕人寰的反人類罪惡行徑,這無疑是世界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亂七八糟的感情戲,荒誕離奇的劇情下,對歷史的尊重已經無從談起,這種玩世不恭而戲劇化的態(tài)度,是對抗日戰(zhàn)爭那段沉重歷史的褻瀆。
劇情里抗日戰(zhàn)士神勇到能飛檐走壁,飛刀勝過了敵人機槍,還有徒手撕敵的強悍必殺,如此神威面前,敵人的飛機大炮都成了啞巴,要是抗日戰(zhàn)士都如此神武,抗戰(zhàn)何須打14年,秒殺足已。這樣的劇情讓家長們犯難,面對孩子的疑惑,我們如何給孩子解讀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躲子彈的鏡頭,已經逼近好萊塢大片,從武俠到科幻,這樣不負責任肆意妄為與歪曲歷史的日本極右翼勢力有何區(qū)別!
一些偶像劇演員加盟抗日劇,讓抗日劇有了情深深雨蒙蒙的感覺,打起仗來都你儂我儂兒女情長,抗日戰(zhàn)士浴血拼殺的犧牲精神蕩然無存。敵人被弱智化,就連孩子都在問,鬼子怎么這么弱智,抗日劇成了自我吹捧的狂妄劇。試想,這樣的劇情要是被日本觀眾看到,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他們對南京大屠殺又會怎么認知!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國共合作、中國軍民經過艱苦卓絕斗爭、付出巨大犧牲換來的,后人若以荒誕娛樂視之,恣意戲謔,惡意歪曲甚至隨意杜撰和編造‘抗日神劇,來對待那一段中國人民流血流淚、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戰(zhàn)爭歷史,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并且對中國抗戰(zhàn)曾慷慨伸出過援助之手的國家和人民也不會贊同。
因為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抗日劇成了影視創(chuàng)作一個熱門題材。14年刻骨銘心的抗戰(zhàn)歷史不容兒戲,莫做歪曲歷史的罪人。抗日劇的創(chuàng)作者們,應懷著一顆正視歷史的虔誠之心,把握歷史真實,講好抗日故事,這是影視創(chuàng)作者們義不容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