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群
增值,表示事物價值的增加。將增值原理應用于 小學英語教學,拓展了我們的教學思路和視野。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所提倡的一種學習形式,用來促進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形式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共同解決問題,以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谠鲋道碚?,將“合作”概念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結(jié)合實際略做改進,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激情。本文以小學粵教版開心英語為例,基于增值理論,結(jié)合實際經(jīng)驗,從詞匯、口語和閱讀 三方面講述英語合作教學。
一、靈活分組,做好鋪墊
單一的“老師——學生”的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將學生劃分小組無疑是促進學生多向交流的一種好辦法。在分組實際操作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1.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層次進行搭配,優(yōu)秀學生和英語學習困難生的搭配、活躍學生與內(nèi)向?qū)W生的組合,男女生每組數(shù)量均衡,小組劃分后在上課前將學生座位進行重新排列,以方便小組成員的交流。2.根據(jù)學生座位就近的原則劃分,把座位相近的學生劃分為同一組。小組劃分一般以4~6人一組為宜,小組人數(shù)越多,訓練難度就越大,人數(shù)太少則不利于相互學習和交流。但靈活分組,是指分組的模式和形態(tài)不是一成不變 的,而是根據(jù)教學要求、授課內(nèi)容以及學生本身興趣愛 好靈活變化,既有助于提高學生團體意識,也有助于培 養(yǎng)學生的靈活合作的生活理念。靈活分組的過程,也 是學生自身能力增值的過程。 例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課本Unit《My Favorite Activity》一課中,課程本意討論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外活 動,有的遠足,有的滑冰,有的游泳等等。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第一次分組,興趣相同的為一組,“Lets go swimming or hiking”,進而 詢問“how often”等問題。第二次分組,興趣不同的分一 組,通過“Why do you like swimming ? Because it make me healthy. ”等對話,大家相互交流,了解不同課 后活動的內(nèi)容和精彩,培養(yǎng)不同的興趣愛好,提高生命素養(yǎng)。科學合理的分組形勢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靈活的分組形勢,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合作方式、合作技巧,為后續(xù)組內(nèi)、組間客觀公正合作和競爭做好鋪墊。
二、明確小組分工,提升自我價值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盡管大部分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始終處于積極主動參與而使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學生,疑問基礎較差或者個性內(nèi)向的關系導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不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只是等到老師注意到他們,點到他們的名字時才愿意開口。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了消極的作用。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率,組內(nèi)成員分工要明確,輪流擔任一定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fā)言代表等,或給每個同學編號,1,2,3,4……號,這樣便于教師課堂上的操作。一定時間后,角色互換,是每個成員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體驗、鍛煉和提高,小組活動中,讓每個人充分做到:會傾聽、會表達、會討論、會評價。雖然有分工,但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的機會,我們會采用隨機抽樣的形式,即老師隨便點小組中的一個同學來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或完成一個角色任務,讓學生時刻準備著,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那些平時不敢在全班級面前發(fā)言的學生愿意在小組里面與其他同伴交流,會在小組中得到同學的贊賞或者得到同學的幫助意見。通過交流,基礎差的學生得到了較優(yōu)秀學生的幫助從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內(nèi)向的學生也漸漸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樹立了自信。最終學生們都敢于大膽地展示自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讓學的活動“增起值來”。
三、組際評價,碰撞思維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別人的不足,反省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明確改進方向,而教師也可以在評價的過程中完善教學計劃。 組際評價完成個人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 識掌握水平再進行新的分組,比如學生A的詞匯沒有掌握牢固,而他所在的A組要進行閱讀訓練,B組進行 課本知識鞏固,此時運用靈活分組的方式將A同學分在B組,因為鞏固課本知識的過程也是鞏固詞匯的過 程。在組際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客觀學習、掌握他人學習方式和方法,從總體完成合作教學。例如,六年級上冊Unit1《Feeling Sick》一課,核心內(nèi)容是看病的各種應用。組際可以形成擴展,A對于fever、headache等病癥單詞記憶不牢固,B對于see the dentist等治療方式?jīng)]有準確理解,A組在討論各種治療方式,B組在討論病癥,把兩個學生靈活調(diào)組,從弱勢出發(fā)完成組際評價教學任務。在合作教學的基礎上,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幫助學生和老師及時總結(jié)所學知識。對于小學生學習方式 的形成是很必要的,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聆聽他人意見、自身綜合匯總、進而完成提高自己的目的,為他們以后各 種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教師來說,也能根據(jù)每個 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及時調(diào)整相關教學策略。在這種互利共贏的條件下,學生和老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也完成了知識面的增值。
以上三種合作英語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靈活的 學習空間,也啟迪老師展開新的思路和方式完成教學 工作。以小組為單位的英語“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這種榮譽感的激勵下,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相輔相成,既提高了整體教學質(zhì)量,又讓學生學的活動“增起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