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嬿鈁
對少年兒童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好啟蒙時期乒乓球的興趣培養(yǎng),將對多年堅持訓練產生積極的影響??梢詮囊韵氯齻€方面進行。一是教練員態(tài)度和藹、耐心、語言生動、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兒童心目中樹立可親的形象能。二是訓練形式、方法、手段多種多樣,交替運用,使兒童產生新鮮感,避免單調枯燥。三是通過組織參觀訓練和比賽、觀看電影、電視、講優(yōu)秀運動員成長的故事等活動,培養(yǎng)兒童對訓練意義的認識,逐漸增多間接興趣的成份。
打乒乓球對大部分學生來說興趣是非常大的。但如果要學生每天堅持一、二小時的練習,且學習內容和方法流于形式,內容單調重復,方法簡單缺乏新意,學生就會漸漸對乒乓球失去了興趣,最后還可能對乒乓球訓練產生一種厭惡心理。鑒于此,在乒乓球的教學訓練中要努力改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初級階段的訓練開始于7、8歲。這時,兒童正處在學齡時期,是進行發(fā)展協(xié)調技術能力最有利的時期。這一階段訓練的任務主要是:培養(yǎng)專項興趣,學習和掌握基本技術,開始建立打法,從心理、身體技術等方面為下一階段的訓練做好全面準備。實踐證明,要培養(yǎng)出理想的優(yōu)秀的運動員,就要從小練起。
一、培養(yǎng)國球意識、增強對乒乓球的興趣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因此,上課時,首先給學生介紹、欣賞乒壇明星們漂亮的攻防技術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欣賞的境界,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二、以新穎的教學內容、方法來激發(fā)興趣
要使學生對乒乓球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應該不斷地以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例如,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學生初學拉弧圈時,如果僅僅是一人給球,一人學位,剛開始還有興趣,但要不了多久,給球的人給不好,拉球的人拉不上,拉上了也還不好,問題就出現了。這時,我就給學生制造一些坡度,先讓他們自己一個人對墻學拉地面反彈球,然后再拉地面反彈球到對方臺面上,最后再對練,中間結合拉弧圈慢動作的演示以及錄像教學,使學生逐步體會完整的動作要領,“對練”才有興趣,“對拉”才能出成效。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教材的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以培養(yǎng)師生情感、增進相互了解來激發(fā)興趣
學生是有情感需要的,這種情感是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平等對待。
2.多勉勵、多寬容。
3.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4.不斷提出期望。
四、掌握正確的握拍方法
握拍是動作的基礎和條件,運動員采用什么樣的握拍方法將會影響打法的形成和動作的質量。不同的握拍法各有不同的優(yōu)缺點。握拍應注意三個問題:1.握拍是靈活性與穩(wěn)定的統(tǒng)一,要根據個人特點和打法特點,來掌握尺度。2.握拍要自然,不要過分用力,但要保持適度的緊張。3.握拍一經確定后不要經常變動,哪怕有微小的變動也會造成不適,將會影擊球的動作。
五、熟悉球性的方法
熟悉球性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對還需的感知覺能力。具體方法有:1.打吊球;2.托球;3.對墻擊球。可采用調整人與墻的距離,擊墻的范圍,以及雙人輪流擊球等方法調節(jié)難度。
六、模仿動作練習的方法
模仿練習的目的是建立動作概念,形成表象,培養(yǎng)肌肉感覺。根據兒童的特點,訓練中采用直觀教學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效果較好。也就是說,著重教隊員“應該怎么做”,而不著重講“為什么這么做”。例如,看優(yōu)秀運動員的技術錄像,觀摩專業(yè)隊訓練課,在訓練課上教練員做示范動作等,讓隊員先看、后做、再做。孩子們一邊想,一邊練,頭腦中不斷再現所學動作的圖像,有利于隊員盡快地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另外,在訓練技術動作時,加快步法移動,增加擊球力量與拉球的旋轉。例如,在學習掌握正手功球動作時先學轉腰動作,再過渡到持拍站好位置做。轉腰動作掌握了,再進一步訓練正手攻球的揮拍動作。在做前臂引拍與收臂的過程中,初學隊員往往出現肘關節(jié)僵硬的形象,在完成正手攻球動作時,使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死角,影響前臂的收臂動作。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執(zhí)拍手手指握拍過緊及擊球前手臂肌肉過于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訓練中一是注意手指的握拍要正確并不要用力過大。二是注意在揮拍過程中將肘關節(jié)伸開,做將前臂反復放松伸開后的小幅度收縮練習。在此基礎上,再做收前臂動作的練習。
七、多球練習的方法
多球練習的目的是把動作與球感、反應結合起來,可以提高質量和改進動作,有利于強化運動條件反射,加速運動動力定型的建立。其方法是:
1.單項技術訓練
(1)教練員連續(xù)向定點供單旋(上旋或下旋),隊員采用攻、削等技術回接。
(2)教練員向定點供混旋球,隊員采用攻、削等技術回接。
2.結合技術練習
(1)教練員連續(xù)向左右兩點供單旋或混旋球,隊員采用正、反手結合技術回接,供球落點先有規(guī)律,后無規(guī)律。
(2)供球方法同上,隊員采用攻削球結合等技術回接。
以上僅僅是多球訓練的一些基本方法,具體練習還要靈活掌握。進行多球練習應注意以下問題:
1.多球練習不能代替單球練習,也不能代替身體訓練。
2.嚴格掌握運動量。多球練習的強度、密度遠遠大于單球訓練。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要嚴格控制,以免造成過度疲勞。練習時以50個練一組,5~10人為一循環(huán)較好。
八、發(fā)球的訓練方法
一是非球臺練習。無需球臺,在床上、書桌上或其它場地進行發(fā)球練習。這在學習或提高某一發(fā)球質量時(僅限解決拋球與揮拍觸球動作的配合,提高發(fā)球的旋轉強度;不能解決發(fā)球的速度和落點問題)很實用。
二是球臺上的多球練習。節(jié)省了撿球時間,可把旋轉、速度、落點結合練習。
三是有對手接的發(fā)球練習。對方練習接發(fā)球,發(fā)球教師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發(fā)球的效果,亦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發(fā)球的效果,亦可將戰(zhàn)術意識結合到技術訓練中去。
總之,抓好乒乓球啟蒙階段的訓練,設計好發(fā)展的遠大目標,力爭在啟蒙訓練中發(fā)現未來人才,為培養(yǎng)下一階段的優(yōu)秀乒乓球選手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