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
在“班主任論壇”這個平臺上,如果讓我談一談十幾年來做班主任的經(jīng)驗,我并不是最優(yōu)秀的,那么,今天在這里有三個目的,一是我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面臨的困惑;二是目前我在面臨這些困惑時的做法;三是我想知道各位老師們面臨這些問題時的看法,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
眾所周知,近幾年由于擇校,由于教育的不均衡發(fā)展,導致我們所在的高中部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危機的時刻。學校出現(xiàn)了一大群特殊的學生,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往往在品德、學習態(tài)度、心理或其他方面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問題,經(jīng)常被稱為“問題生”“學困生”“后進生”或“差生”,在歐美一些國家,他們被善意地稱為“潛能生”。面對當前這些學生,我們無法忽視,更不能放棄,那么我們該如何才能讓他們有出路,不頹廢,不迷茫,這也是讓學校度過危機,繼續(xù)生存而且還要更好發(fā)展下去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接下來,我就針對這個問題談一談我的第一個困惑:“布頭”的困惑。
如果學生是塊布的話,足夠大、質(zhì)量又好,經(jīng)過老師的細心裁剪,一定能制成既精美又穿得長久的成衣。如果我們得不到這樣好的布,只有一塊中考二三百分的“小布頭”,各位老師將如何設計,讓它三年后成為既耐穿、又漂亮、又時尚的成衣呢?我們班就有這樣一塊“小花布”。
小雪,15屆畢業(yè)生,懂事、活潑、大方,知道學習但成績不佳,我接手她那個班的同時,正值在籌備廣播站的工作,經(jīng)過層層選拔發(fā)現(xiàn)了她。之后一年廣播站工作的培訓,我覺得她成長的很快。接著幫她設計參加校內(nèi)文藝匯演及校外的朗誦演講比賽,均有不錯的成績。于是我趁機鼓勵她去學播音主持專業(yè),這也大大調(diào)動了她的學習的積極性,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她以高考350多分的文化成績考上了河北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yè)。
我想“潛能”就是他的突破口,若單以文化課的成績使他們考上本科,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潛能卻成為了學習的動力,幫助他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小雪臨走時,深情地對我說:“老師,我要走了,能不能讓我抱你一下?!蔽抑?,她很感激我??吹剿辛艘粋€理想的前景,我也很欣慰。
如果說考大學是教育的目的,但他絕不能稱之為是教育的真諦,因為我們還有更多以下這樣的學生,他們學習成績更差,不守紀律,行為習慣極端落后,人見人煩,頑劣的像塊石頭。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想問問善于孵蛋的老師們,你們是如何孵化這樣頑劣的石頭的?這是我的第二個困惑:石頭的困惑。
我們就班有這樣一塊硬石頭,他叫小濤,處理這類學生,按說是我的長項,由于我對學生的嚴格管理,曾一度被稱為“滅絕師太”。但當我這個“滅絕師太”面對一個“會武術的壞蛋”時,也不得不改版升級。
首先,我必須想辦法讓他聽我的話。他身上所有的問題數(shù)曠課現(xiàn)象最嚴重,而我卻發(fā)現(xiàn)他每次曠課無一例外都是在與同學或老師打乒乓球。但他的家長并不支持,認為這是玩物喪志。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整個學校竟沒人是他的對手,這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我對他說:“你打乒乓球的樣子太帥了!我支持你!而且我有信心做通你家長的工作,讓你可以去接受專門的訓練,你覺得怎么樣?”結(jié)果,他回應了我一個詭異的眼神。我感覺他對我還是極度的不信任,但他并沒有拒絕我的提議。我也乘勝追擊做通了他家長的工作,通過郭老師給他找到了一位乒乓球教練,定期訓練。
不過真正轉(zhuǎn)變他的是我與他的一次長談,從那之后,每隔幾天他就會主動找我聊幾句。有時會和我展示一下他新學的一些技能動作,腳步輕盈、手法嫻熟、眼神專注、態(tài)度認真,樣子滑稽得可愛;有時他也會痛哭流涕,覺得自己文化成績不好,不可能考上大學,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他讓我既欣喜又擔心,欣喜他小小年紀也有如此堅強的毅力,更擔心以他現(xiàn)在的成績難以考上理想的大學,走上這個專業(yè)。但轉(zhuǎn)念一想,這不就是成長嗎?他從一個厭學、甚至即將面臨輟學的問題生,轉(zhuǎn)變成了一個能吃苦,有上進心的好孩子,有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不就是一個成功的起點嗎?
我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播知識,是不是還應該有一種新的發(fā)展方向,那就是釋放人的潛能。當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的時候,老師就是他們心靈里的一盞明燈。
然而我也是個普通的人,每日披星戴月往返于上下班的路上;每天15個小時的工作強度,對于一個普通我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是有精力限的,但工作強度是無限的。親愛的老師們,你們是如何調(diào)節(jié)工作與生活壓力的?這也是我的第三個困惑:角色的困惑。
作為一個平常人,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高中歷史老師;更是作為一個班主任,十年如一日;今年我又多了一個年級組長的新角色。面對如此多的角色,面對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與沖突,在座的親愛的老師們,你們是如何做?如何選擇的呢?
如果人生在面臨選擇時,能夠隨心所欲的話,那該是一件多美的事兒啊。我也想孝敬父母,讓他們不用看孩子做飯享受天倫之樂;我也想做個賢內(nèi)助,洗衣做飯打掃家務;我更想親自送一送我的小女兒上趟幼兒園,親自問問幼兒園老師孩子吃飽了沒,學習怎么樣。但我沒能這樣做,反而是每當我饑腸轆轆時看到的是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每當我深夜回到家,看到的是已經(jīng)安然入睡的孩子和永遠亮著的那盞夜燈。是他們讓我7點15分,準時站在教室門口等候我的36個孩子們,督促他們大聲朗讀;是他們讓我能安心備課,上好每堂優(yōu)質(zhì)公開課;是他們讓我有精力轉(zhuǎn)變后進生,使他們完成華麗蛻變;是他們讓我有時間處理年級學生的突發(fā)性事件、課堂查課、午自習訓導、晚自習后查宿舍、全校衛(wèi)生檢查、組織年級例會、月考分析會、新任教師的培養(yǎng)、寫計劃、作總結(jié)、聽報告……以及今天能夠在這里與各位老師共同交流學習,他們是我安心工作的全力保障。
我不能把自己當做一個平常人,一個普通的工作者,因為我是身上肩負了他人前途和命運的班主任。我對這份職業(yè)忠誠與熱愛早已超越了她負于我應有責任的本身。我正用我的青春打造著26中的未來,我正用我的青春為特色26中的創(chuàng)建貢獻著一份力量。事實上,26中同樣在挖掘我的潛能,伴隨著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