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鐸印
在我國基層治理鏈條中,一些干部機械地做著“二傳手”工作,他們看起來事事經(jīng)手,似乎工作繁忙,卻不思考、不研究,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執(zhí)行政策照抄照搬,決策推給上級,責任推給下級……此類干部,被干部群眾戲稱為“二傳手”干部。(4月16日《人民法院報》)
“二傳手”的稱呼來源于排球運動,“二傳手”的職責在于組織全隊的進攻,在二傳時能將球送至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在球場上,二傳手是銜接攻防的樞紐,是組織進攻的核心,一個好的二傳手是整支隊伍的靈魂,對比賽的取勝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這樣的稱謂放在黨員干部身上,是用來比喻一些只熱衷于布置一下、傳達一下、上報一下、推脫一下,工作浮于表面的干部?!岸魇帧备刹康拇嬖?,究其本質(zhì)是在其位不謀其政,是作風不正、思想懶惰的表征。
亮“問責”之劍,治不為之癥。固然,上級的決策部署需要準確傳達,但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執(zhí)行政策照抄照搬,決策推給上級,責任推給下級,這種以“政治正確”之名,行無所作為之實,這樣的為官不為、消極怠工,消解了改作風的正向意義,更貽誤發(fā)展機會、損害群眾利益。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正處于“逆水行舟,爬坡過坎”的關(guān)鍵階段。黨和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是為人民服務(wù),黨員干部必須在其位謀其政,要為官一任,履職一方,為民造福。紀檢監(jiān)察部門要對那種尸位素餐飽食終日,碌碌無為得過且過之徒,亮起問責之劍,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讓那些懶作為、不作為的“二傳手”干部無處遁形。
黨員干部要當改革發(fā)展的“主攻手”?!拔┢淦D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勇于擔當是一種膽識,它來自于黨員干部的素質(zhì)能力,體現(xiàn)到每個黨員身上,檢驗的是黨性,比的是作風和能力。各級黨員干部不論是否承擔領(lǐng)導(dǎo)責任,都要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真正將責任扛起來,要具備“舍我其誰”的工作勁頭,把黨和國家賦予自己的責任擔當好、盡到位。要堅決去除那種畏首畏尾、推卸責任、不愿負責、不敢負責、不善于負責的“怕”字思想,少當“二傳手”,多當“主攻手”,在增進人民福祉、推動改革發(fā)展上謀實績、抓實干、促實效。
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用好干部標準選人用人,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dǎo)向,用好的作風選人用人。要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側(cè)面知人,多到基層群眾中了解干部,全面觀察了解干部的見識見解、品質(zhì)情懷、境界修養(yǎng)、能力水平,要任用干事、干練、干凈的干部,埋頭苦干、實績突出的干部,工作閱歷豐富、了解基層情況、事業(yè)心責任感強、群眾口碑好的干部。要構(gòu)建“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機制,讓實干者脫穎而出,不斷激發(fā)各級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主觀能動性,形成能干事、敢擔當、有作為的好風氣,營造“在其位、謀其政”的好氛圍。
“為官避事平生恥”。擔當精神是共產(chǎn)黨人的魂,是脊梁精神,失去責任擔當?shù)墓菤?,就如同少了堅強的脊梁。黨員干部必須敢于擔當,無論身居何位,都不應(yīng)機械地做“二傳手”,而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以綿綿用力、持久為功的韌勁,把改革發(fā)展的重任擔在肩上,奮力前行,積極作為,努力干出一番事業(y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也無愧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