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曾經(jīng)有美國媒體指出: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相比,中國留學生在美留學時期的“融入感”相對較差。在課堂上,他們不能積極地參與課堂討論;在課堂外,他們不主動參加各類實踐活動。無論是在校內(nèi)還是校外,他們都更傾向于和自己的同胞交流,形成一個封閉的華人交流圈,與其說他們在“留學”,倒不如說他們在“留唐”。
事實正如美國媒體所指的那樣,一直以來,“融入”是很多中國留學生跨不過去的坎兒,是他們在留學道路上難以翻越的大山。那么,造成中國留學生“融入難”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融入”的概念和標準。從人的角度出發(fā),融入要求人在面對新事物、新環(huán)境的時候要做到在“行為層面”和“精神層面”這兩方面上的接納和融合。這就要求人在面對新事物和新環(huán)境的時候要有足夠的包容心、耐心和毅力。當然,中國留學生不缺乏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zhì),但是當他們遠離祖國的根,獨自置身于一個新國度的時候,他們是力不從心 的。
以中國留學生在美留學為例,當我們開始探究他們難以融入美國環(huán)境的原因時,我認為從“行為層面”和“精神層面”這兩方面的融入標準出發(fā),是一種不錯的切入角 度。
“直來直往”的不適應
從“行為層面”的融入標準來看,中國留學生難以達標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點:(1)語言關難過,搭建不起溝通的橋梁。中國留學生通過標準化考試的能力不差,但他們?nèi)狈θ粘=涣鞯纳钣⒄Z能力和學習所需的學術英語能力,這兩種能力如同開啟美國大門的鑰匙。(2)美國社交禮儀的細節(jié)性,加大中國留學生的適應難度。美國是一個很注重社交禮儀的國家,這些禮儀表現(xiàn)在社交細節(jié)當中。比如根據(jù)場合著裝、收到邀請及時回復、赴約不要早到、不輕易打斷他人談話等這些舉動在美國都被視為遵守社交禮儀的表現(xiàn),而中國留學生很容易忽略這些細節(jié)。(3)中國式的處世原則,在美國遭遇“水土不服”的境況。中國人愛面子,講謙虛,喜客套的處世原則,難以適應崇尚“直來直往”的美國人文社會。
穩(wěn)重求贏與險中求勝的沖突
從“精神層面”的融入標準來看,中國留學生難以達標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點:(1)批判性思維的缺失,使中國留學生難以融入美國課堂。批判性的思維方式要求人在思考的過程中具有洞察、分析、質(zhì)疑和評估的能力。而這正是中國學生所欠缺的,因此他們無法順利地參與到以思辨討論為主的美國課堂之中。(2)中美文化與價值觀的沖突,削弱了中國留學生對美國的接受能力。中國人大多是內(nèi)斂的,美國人則大多是張揚的。二者沒有孰對孰錯,但處理不當?shù)暮蠊欢ㄊ菬o法避免的沖突,而沖突的產(chǎn)生會直接影響到中國學生對美國的接受能力。(3)中美精神內(nèi)核的差異,降低中國留學生的融入感。中國人古來強調(diào)穩(wěn)中求贏,而美國人更崇尚險中求勝,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當這兩種精神發(fā)生碰撞的時候,中國留學生會理所當然地堅守中國的精神內(nèi) 核。
兩大“融入”評判標準,六個影響達標因素,充分說明了中國留學生留學“融入難”的現(xiàn)實情況。而想要改善這種現(xiàn)實情況,就必須要有所反思,有所行動,有所進 步。
擺正心態(tài)
堅守留學之旅的初衷
首先,中國留學生一定要打好語言基礎,過好語言關。曾有一位古希臘哲學家說道:“對人類而言,語言是治療苦惱的醫(yī)師?!蔽液苜澩@句話。從古至今,語言一直被視為文化與思想的載體,它是人類溝通的橋梁。如果沒有語言的交流,中國留學生就無法打開新國度的大門,也就不得不忍受“融入難”帶來的無盡苦惱。因此,打好語言基礎,過好語言關是融入的第一要義。
其次,中國留學生要主動學習和了解異國的文化。中國留學生在留學道路上會遇到很多新的事物、新的規(guī)則、新的文化、新的價值觀……在面對新環(huán)境帶來的眾多新事物的同時,他們無需做到全盤接納,但是一定要學會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積極主動地用包容的心態(tài)去看待、去理解、去感受新事物帶來的新體悟,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新環(huán)境對“新人”的客觀孤立。
最后,中國留學生要擺正心態(tài),給自己接納和適應的時間。很多中國留學生在“融入”這件事情上有強烈的急迫感,并且極易把融入新環(huán)境當成一種任務,然后把自己困在“拼命融入”的怪圈之中?;谶@個現(xiàn)象,我希望中國留學生在留學初期可以給自己一段接納和適應的時間,不要為了“融入”而“融入”。要堅定自己到美國留學的初衷—留學的目標不僅在于增長自己的學術知識,還在于拓寬自己的眼界,開闊自己的胸懷。
當中國留學生真的做到以上三件事,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不論是在“行為層面”還是“精神層面”上,他們都已經(jīng)悄然達到了融入的標準,并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投入到自己的留學之旅當中。
留學不易,融入更難。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為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奮斗。你是為了錦繡的前程,而我們,是為了你與中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