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麗
摘要:復雜長句的翻譯歷來是翻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樹形圖能清楚地列出句子的袁層結(jié)構和深層結(jié)構,具有揭示語言內(nèi)部層次及生成規(guī)則的優(yōu)點。本文主要探析樹形圖在英漢翻譯教學中的應用,以幫助學生提高翻譯能力。
關鍵詞:樹形圖;層次結(jié)構;短語結(jié)構;英漢翻譯
在翻譯句子時,傳統(tǒng)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只是簡單地分析出句子中的主、謂、賓、定等成分,并沒有揭示各成分間的層次關系。而樹形圖的使用不僅展現(xiàn)出了各成分間的線性關系,還清楚地揭示了各成分間的層次關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譯句子,在翻譯教學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在翻譯教學中使用樹形圖的優(yōu)勢
(一)層次鮮明地揭示出語言結(jié)構的內(nèi)部層次
樹形圖能清晰、明了地分析出各個層次,使句子的基本框架更簡單,語義脈絡更清晰。語言學家喬姆斯認為,句子可以歸類為由層次而組織起來的成分(即短語結(jié)構),其中最基本、最典型的短語規(guī)則如下:
通過對句子進行短語結(jié)構分析,確定句子的框架,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翻譯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二)避免歧義,使翻譯更準確
樹形圖可以清晰地展示句子結(jié)構,如果有歧義也會被揭示出來。例如句子“Leave the pen on the desk”是有歧義的,兩種意思可以用如下樹形圖表示:
由樹形圖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的切分方法能得出兩種不同的層次結(jié)構:第一種方法中,動詞中心詞和名詞短語以及介詞短語是在同一個層次;第二種方法將整個句子切分為動詞短語和名詞短語兩個成分,二者在同一層次上,而介詞短語被切分到下一個層次,其所修飾的中心詞變成了名詞,所以整個句子的意思發(fā)生了變化。通過分析樹形圖,句子的歧義也就被清楚地揭示出來。
二、樹形圖在英漢翻譯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翻譯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修飾成分復雜的長句或復合句,在這種情況下,先分析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語、謂語和賓語,以及其他成分,如定語、狀語和補語,再通過畫樹形圖展示出各個成分之間的組合和聚合關系,有助于幫助學生抓住句子主干,理清各修飾語與中心詞的親疏關系,更好地理解翻譯句子。
(一)復雜長句的翻譯
畫樹形圖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出復雜長句的主干,確定各成分之間組合和聚合關系,理清句子各層次所表達的信息,更好地翻譯整個句子。
以句子“Young lovers rambled alTO in arm among flowers of every color of the rainbow”為例。
從樹形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Young lovers rambled。副詞短語arm in arm作狀語,修飾動詞rambled;介詞短語among flowers也修飾rambled,flowers是介詞among的賓語。而介詞短語of every color修飾flowers,介詞短語of the rainbow修飾名詞color。這樣一來,句子的短語結(jié)構清楚明了,修飾詞和其中心詞的關系也一目了然,翻譯時只要按照漢語的基本語序(主語、狀語、謂語、定語、賓語),將相應的修飾詞加在所對應的地方就可以了。這句話可以譯為“年輕的戀人們手挽手漫步在五彩繽紛的花叢中”。
(二)帶賓語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復合句的翻譯
翻譯帶有從句的復合句時,首先要把從句看作是中心詞的修飾成分,將其與中心詞劃分到同一個短語結(jié)構中,然后再用同樣的方法繼續(xù)分析從句,將其分割成一個個短語結(jié)構,直到不能切分為止。以句子“Mike said he would bring an umbrella”為例。
由樹形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句“he would bring an umbrella”是動詞“said”的賓語。翻譯時,只要先將從句翻譯出來,然后放在賓語的位置就可以了,故譯為“邁克說他會帶把傘來”。
例句所分析的是賓語從句,定語從句等其他從句的翻譯也是遵循同樣的步驟,先將從句翻譯出來,再加至其所修飾的成分上即可。定語從句一般放在所修飾的中心詞前面,時間、地點等狀語從句一般放在句子前面。
三、結(jié)束語
總之,樹形圖在翻譯中的應用不僅能讓學生學會如何分析、處理翻譯材料中的語言難點,克服對復雜句子的恐懼心理,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快速獲取語言信息并進行準確翻譯的能力。在翻譯修飾成分復雜的長句時,樹形圖的應用有助于理清句子的層次結(jié)構及各成分之間的親疏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