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薇
雷鋒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撫順市雷鋒紀念館自1965年開館以來,接待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國際友人和港澳臺同胞共計5萬多人次,他們專程到撫順雷鋒紀念館了解雷鋒、學習雷鋒。
一個由40多人組成的日本代表團到館后,認真地聽取了講解員的講解,仔細觀看了每張照片和每件展品,并就雷鋒事跡和學雷鋒活動等有關問題同雷鋒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進行了3個多小時的座談。他們說:“雷鋒做的事,我們以前聽說過,很難理解,通過參觀后我們相信了。雷鋒很偉大,大家都應該向他學習?!?/p>
美聯(lián)社的4名記者知道了雷鋒的事跡后,專程來到撫順雷鋒紀念館進行采訪。在雷鋒事跡陳列館里,他們指著雷鋒給傷病員送蘋果、送老大娘回家的照片問:“雷鋒做好事是自覺的還是被迫的?為什么雷鋒做好事還有照片,是經過導演的嗎?”他們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向館里的工作人員提出了不少問題。工作人員對此進行耐心的解釋:“雷鋒助人為樂做好事是不留名的、不宣揚的,他經常把自己做過的事寫在日記里。雷鋒生前是個先進人物,部隊經常表揚他,報紙上也介紹過他的模范事跡,是連里的戰(zhàn)友從雷鋒日記中發(fā)現(xiàn)這些好事的。這些照片有些是當時的攝影記者根據(jù)報刊、雷鋒日記以及雷鋒部隊提供的雷鋒事跡材料邀請雷鋒和當事人事后補拍的。盡管時間上有出入,但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的,仍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美國記者還對在場的觀眾提出了很多關于雷鋒的問題,都得到了客觀的答復。他們信服地說:“雷鋒是真的,雷鋒精神是人類的財富。”
在撫順市雷鋒紀念館的留言簿上,國際友人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話語。雷鋒的事跡已經為很多國家的朋友所熟知,正如西方哲人所說:“凡是人類高尚的精神文化都是不分民族,不受國界限制的,它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p>
堀江義人是日本《朝日新聞》上海支局局長。1990年3月12日,他同《朝日新聞》北京支局局長新開弘志、朝日電視臺分局記者毛滕光正3人,專程到館進行采訪學習。他們一邊參觀,一邊采訪在館內參觀的觀眾,問道:“你們是自愿來的還是被組織來的?有沒有雷鋒這個人?學雷鋒學什么?參觀后是向領導匯報還是自覺學習?”所問都得到了中國觀眾客觀的、自然的、合情合理的答復。于是堀江義人代表他們3位寫下了“雷鋒屬于全世界”。
安懷世是一名美國留學生,于2000年10月15日來到雷鋒紀念館參觀。聽到雷鋒的感人事跡,看到雷鋒的真實照片,他發(fā)出了敬佩和贊嘆。他寫道:如此致力于為別人服務和奉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毫無疑問,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向雷鋒學習,研究他的精神和他的高尚一生。
2003年3月6日,來自加拿大的大海和凱麗一起來到雷鋒紀念館。他們仔細地聽了一遍講解,又回到展覽的開場處重新參觀。他們時而靜靜觀看,時而在一張照片或者一件文物前低聲交談,流露出敬佩的目光。參觀后,他們在留言簿上寫道:雷鋒是世界人民學習的榜樣。
2004年7月28日,撫順市雷鋒紀念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觀眾,他們是西點軍校的6名軍人。前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一秘田志芳參觀美國西點軍校時,發(fā)現(xiàn)該校招生簡章的圖片中有雷鋒頭像。2002年12月11日,他將這份招生簡章贈給了撫順雷鋒紀念館。撫順市赴美代表團在美國西點軍校展覽大廳,向西點軍校贈送了雷鋒的照片。
2004年7月28日,美國西點軍校師生一行參觀了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向一位普通士兵表達他們的敬意。
美國人雷夫·羅杰斯剛來到中國就從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口中得知了雷鋒的事跡,從此就迷上了這位“中國人民的典范”。為了更好地了解雷鋒、學習雷鋒,羅杰斯多次來到撫順雷鋒紀念館參觀,2012年12月4日,羅杰斯作為《雷鋒講壇》的嘉賓,做了題目為《雷鋒精神改變我的人生》的報告。他還把《雷鋒日記選》中的22篇日記翻譯成中英文對照的小冊子,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雷鋒精神,并把雷鋒精神遠播海外。
開館半個多世紀以來,來館參觀的國際友人絡繹不絕,傳承雷鋒精神可以說是“無問西東”。撫順市雷鋒紀念館為世界人民架起一座交流人類精神文化、探尋人生價值真諦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