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軍
1.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內壓升高,導致特征性的視神經萎縮、視野缺損及視功能降低的一組眼病。古代醫(yī)學又稱“綠風內障”或“青風內障”,是一種常見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人們眼球后部的視神經像“電纜”一樣,能將眼睛看到的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物像傳送到大腦的視覺中樞。眼內房水的生成與排出呈動態(tài)平衡,維持著正常眼內壓。青光眼患者因房水產生與排出的動態(tài)平衡失調,眼內積存房水過多而引起眼內壓升高,超過了視神經所能耐受的眼壓限度,導致視神經營養(yǎng)及供血不足,視神經出現進行性的損傷。如不及時治療,長期的高眼壓狀態(tài)會導致視神經萎縮,伴隨出現視野缺損、視力降低,最終致盲,見圖1~圖4。而要使已經失明的青光眼患者復明,到目前為止現代醫(yī)療技術還是無能為力的。
由于青光眼的病因復雜多樣,目前還不能從根本上對它進行防治,只有從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著手,控制病情發(fā)展,避免或減少視神經的進行性損傷,保護視功能。青光眼與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一樣,是一種終身性疾患,一旦患病就必須終身治療,且越早開始治療,療效越好。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可發(fā)生在從嬰幼兒到老年人的任何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光眼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隨著人口老齡化進展,青光眼患者的人數將大幅度增加,因此青光眼的防治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2.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
從剛出生的嬰幼兒到老年人,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發(fā)生青光眼。青光眼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以下人群容易患青光眼:(1)年齡大于40歲的人;(2)高度近視眼患者;(3)糖尿病患者;(4)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5)眼部受外傷或患有其他眼病的人;(6)定期或長期應用類固醇(糖皮質激素)者。
同時,青光眼發(fā)病的類型與人種也有一定的關系,如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以愛斯基摩人的患病率為最高,約為白種人的20~40倍,東南亞地區(qū)的人群患病率則次之。我國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為1.37%,同比高于白種人14倍。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上述人群的眼前段結構存在差異,即愛斯基摩人及東南亞地區(qū)人的眼前房深度明顯淺于白種人。另外,性格多疑、情緒不穩(wěn)的人也容易出現閉角型青光眼。我國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患病率低于閉角型青光眼,但隨著近視眼的患病率不斷上升,人群眼前段結構總體上發(fā)生新的變化,開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將會越來越高。
3.青光眼的癥狀是什么?
人們常認為眼睛有脹痛,或有頭痛等現象,才可能是患有青光眼。然而,許多人平時毫無癥狀,直到喪失了部分視力,經醫(yī)生檢查才發(fā)現已患上了青光眼。誠然,青光眼發(fā)病主要是由于眼壓增高導致視神經損傷,但其癥狀的明顯與否,與眼壓升高的時間快慢及程度有關。當眼內壓急劇升高,刺激眼球感覺神經,可以出現眼睛脹痛、頭痛、惡心嘔吐、虹視、視力明顯下降等癥狀,常見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急性發(fā)作時。當眼球內壓緩慢而小幅度增高時,患者不一定有明顯的眼部脹痛、頭痛癥狀,這樣的情況常見于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如近視眼患者合并開角型青光眼,有視物模糊、視力降低癥狀,患者往往只是認為近視度數升高了,要求重新驗光配鏡。此時醫(yī)生檢查發(fā)現眼壓增高,視神經有損害,才提示患有青光眼已經很長時間了。另外,嬰幼兒有怕光、流淚、眼睛不愿意睜開等癥狀,除了可能是先天性淚道阻塞以外,更重要的是考慮是否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要及早到眼科檢查。
4.患了青光眼為什么會失明?
眼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外界的光刺激,再將這些光刺激的信息通過復雜的視覺傳導通路到達大腦而形成視覺。人眼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軸突形成視神經纖維,匯集于眼球后極部的視神經乳頭處,組成視神經。外界的視覺信息由視神經傳送到大腦視覺中樞。
由于青光眼升高的眼壓作用于視神經篩板,使穿過視神經的篩板孔變形、扭曲、擠壓;以及因眼壓升高,視盤處動脈血管的灌注壓也會受阻而降低。上述兩種原因給視神經纖維造成損傷,導致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死亡。若這種病變狀況長期持續(xù),將會引起所有的視神經纖維出現損害,發(fā)生視神經萎縮,喪失視覺功能。就像電纜中的銅絲完全被折斷、電流無法通過一樣,視覺信息無法向大腦傳遞,最終失明。因此,要防止青光眼患者失明,最根本的方法是合理及有效地降低其過高的眼壓,同時給予保護視神經的藥物治療。
5.青光眼治療的目標是什么?
青光眼病理學家認為,眼壓升高造成的視神經纖維損傷和丟失是難以恢復的。目前,青光眼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激光或手術三方面手段來降低眼壓,使其達到視神經能耐受的眼壓值,從而使青光眼視神經病變停止或延緩發(fā)展,阻止視神經纖維的繼續(xù)損傷,防止視野的進一步缺損,保存現有的視功能。根據當前的醫(yī)學水平,對青光眼患者已經喪失的視功能是不能恢復的,更不可能將青光眼治愈。因此,青光眼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未來青光眼的治療將是綜合性治療,即采取降低眼壓的同時,保護視神經功能和促進視神經再生。
6.青光眼患者什么情況下要做手術?
目前,手術是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之一。雖然手術都是采用微創(chuàng)的顯微技術,但對眼球前段結構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而且存在發(fā)生手術并發(fā)癥的可能。因此,施行青光眼手術要有明確的指征,根據青光眼不同類型及其病情的發(fā)展階段而定。
(1)原發(fā)性先天性青光眼:一旦確診,建議盡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