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甚至還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學習了。然而家長真的了解孩子的學習過程嗎?“學習故事”—— 一套來自新西蘭的兒童學習評價體系——提倡從相信和接納兒童的視角來觀察、解讀、促進孩子的學習。本刊“學習故事”專欄,致力于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學習故事,記錄下孩子真實發(fā)生的學習事件以及成人給予的回應和支持。期待家長朋友們在閱讀同齡其他孩子的“學習故事”時,能漸漸把握住“觀察”自己孩子的積極視角,學習如何聆聽童聲,解讀童心。因為我們相信:只有懂得,才能更愛!
故事主角:高躍陽 馬靖瑤 齊妙 地點:活動室門口的花池旁
撰 寫 者:河北省定興縣幼兒園 代亞倩 孫娜
春天,幼兒園里的種植區(qū)越來越豐富了,花池里的月季長得郁郁蔥蔥。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月季旁開滿了一小片二月蘭,這種平凡的野花兒,隨著春風搖曳,淋漓盡致地怒放著。
午飯后,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女生蹲在教室門口的花池旁,對著花池里的花兒指指點點,還用手摸一摸紫色的花瓣。我走過去,高躍陽指著那紫色的小花問我:“老師,這是什么花?月季花為什么會這么???是因為還不夠暖和嗎?”馬靖瑤說:“這個不是月季花,月季花開得好大呢!”齊妙指著二月蘭后面那一排郁郁郁蔥蔥的月季大聲地說:“這些才是月季,這些小紫花只是和月季長在了一起,但它的葉子和月季不一樣,我也不知道叫什么花!”
恰巧牛老師走過來,她蹲下身對你們說:“妙妙說得很對,這些小花不是月季,它們是一種小野花,叫二月蘭……”齊妙迫不及待地打斷了牛老師的話:“為什么叫它二月蘭?為什么不叫三月蘭、四月蘭、五月蘭?”我撫摸了齊妙的頭:“因為它在農(nóng)歷二月前后開花,所以人們叫它二月蘭。”你們聽了,一個勁兒地點頭,看樣子是聽懂了老師的話。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把“二月蘭”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什么樣的學習在發(fā)生?
種植區(qū)里不起眼的野花,引起了你們的好奇心。在討論中,你們認識到了,雖然這些野花和月季長在一個池子里,但卻是有所不同的。通過比較,你們能從外形上區(qū)分出它們的不同,你們的觀察能力很強。另外,你們還能提出“為什么叫它二月蘭”這樣的問題,你們也有很強的好奇心。相信你們通過這次觀察,不僅認識了二月蘭,還會帶動更多的小朋友認識這些不起眼的小花!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我們的幼兒園有著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優(yōu)勢,這里春有繁花爛漫,夏有綠樹成蔭,秋有碩果累累,冬有可愛的小雪人,還有更多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你視線中的小花、小草、小蟲、小鳥,它們在等著你們去發(fā)現(xiàn)、去比較、去探究、去尋找,讓我們一起探索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奧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