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
你們氣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喊道:“老師,不好了,大樹下有兩只鳥寶寶?!闭f完拉著我就跑?!奥c,不要摔著?!蔽乙贿呎f一邊跟著你們走向校園的小樹林。
這時候,已經(jīng)圍了一圈小朋友在觀察,你們立刻拉開后面幾個小朋友,擠到前面說:“王老師來了,讓她看看?!蔽乙谎劭吹絻蓚€光溜溜的小東西趴在一小撮茅草上,還真是一愣。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是哪種鳥的寶寶。“它們是從哪里來的?”豐豐皺著眉頭問旁邊的小朋友,蕓蕓說:“它媽媽不要它了嗎?”非非說:“它怎么這么丑,不像小鳥?!绷硪粋€孩子說:“它身上連根毛都沒有。”涵涵說:“老師,它一直在叫,是餓了嗎?”……聽著你們的討論,我抬頭看向旁邊大樹上面的樹杈,發(fā)現(xiàn)一只不起眼的鳥窩在那藏著。我對你們說:“找找,樹上有沒有鳥窩?”在我的提示下,你們朝大樹的上面看去?!袄蠋煟野l(fā)現(xiàn)了,鳥窩在那個樹枝上面?!薄拔乙部吹搅耍欢ㄊ亲蛱旃未箫L把小鳥吹下來了?!?/p>
“鳥窩壞了,小鳥就沒有家了?!薄澳窃趺崔k呢?”“快去找個盒子來,我們把它們帶回教室去,不然野貓會把它們叼走的?!蹦銈冎钡赜懻撝?。萌萌和非非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一個餐巾紙紙盒:“王老師,快把小鳥放到盒子里?!痹谀銈兤谂蔚难凵裰?,我小心翼翼地把小家伙放到了盒子里。涵涵說:“我們到教室去給小鳥做個窩吧!這樣它們就有家了?!?/p>
什么樣的學習在發(fā)生?
兩只跌下窩的小鳥,讓你們疑惑、著急、擔心、想去照顧,還想為它們做個舒服的鳥窩,這一切表現(xiàn)都說明你們是一群具有愛心、喜歡探索的孩子?!八区B寶寶嗎?”成了你們探索的開始,“為什么小鳥會掉下來?”“它是什么鳥的寶寶?”“它為什么身上還沒有毛?”“它餓不餓?”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找資料、看圖書、詢問,最后落到一個大家都關(guān)心的問題上:“它掉下來,我們怎么辦”?經(jīng)過討論,你們最后一致認為給小鳥做個窩,把它們送到樹上去是最好的辦法。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在決定做一個鳥窩后,把鳥窩掛在哪里?如何掛?成了新的探索活動。為了支持和鼓勵你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我會組織你們討論:掛鳥窩需要什么材料?是掛高點,還是掛矮點?掛在樹枝的交叉處穩(wěn),還是枝條上穩(wěn)?隨著問題的不斷深入,你們會實踐、操作、再實踐,從而在互動中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