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琳
[摘 要] 信息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已對人類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近年來,教育界信息化教學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然而,作為學校工作核心之一的德育在這股浪潮中卻依然重復著原來的腳步。德育創(chuàng)新與改革已迫在眉睫。利用信息化平臺,以微班會、微情景劇、微案例等入手,實踐探索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微德育的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總結(jié)了一些經(jīng)驗,對中職學校開展德育創(chuàng)新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guān) 鍵 詞] 微德育;中職;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282-01
德育一直是學校工作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各級各類學校需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微課、微信、微博、微吧等大行其道,學校開展德育教育也應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探索“微時代”如何將“微”思想、“微”元素注入德育工作,走出一條創(chuàng)新之路。
一、當前中職學校德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落細、落小、落實的有效途徑
當前許多學校開展德育活動仍然是自上而下,以傳授、灌輸為主,內(nèi)容抽象、形式單一,而中職學生的知識、生活經(jīng)驗、社會經(jīng)驗有限,難以接受和理解,以致于德育無法落細、落小、落實,造成德育低效。提高德育效果,應當利用學生樂于接受的信息化手段,將德育日?;⒕唧w化、生活化,使學生不斷去體驗、感悟它,由外塑到內(nèi)化,由內(nèi)化到內(nèi)生,再外化為實際行動。
(二)中職德育的教育目標過高,內(nèi)容與生活斷層
當前,中職學校普遍重視德育,想盡辦法開展各種活動,其中也不乏一些走心的活動,甚至搞的學生、家長、老師當場哭得稀里嘩啦。從表面上來看,這些活動開展得風風火火,熱鬧非凡,但深入了解,這些活動普遍存在缺乏系統(tǒng)化體系、內(nèi)容滯后不貼近學生生活、德育活動的評價單調(diào)等問題。許多學生參加活動只是為了應付學校要求,或者當時有所感觸,事后拋諸九霄云外,并沒有取得長效、實效。筆者認為,中職學生其實什么道理都懂,但缺乏自律、自信,因此僅靠幾次活動不可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自律習慣和自信心。中職學生的德育應當從細處著手,從點滴做起,通過長期的微小活動,以小見大,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從而實現(xiàn)自律、自強。
二、微德育的實踐探索
(一)微德育的特點
1.體量微小
微德育,顧名思義,即德育微型化。以往的德育活動,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互動性、參與性明顯不足,學生對許多活動失去興趣甚至成為負擔,經(jīng)常出現(xiàn)上面開大會、下面開小會的現(xiàn)象。利用網(wǎng)絡(luò)平臺開展微德育,提高了師生參與其中的主動性,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參與討論,互動程度較高,提升了德育的實效。
2.針對性強
過去的德育活動,時間長、主題大、人數(shù)多,致使學生缺乏耐心和專注力,德育效果大打折扣。開展微德育,可以把一個主題細化到多個針對性強的微小問題上,利用平臺讓學生參與其中,在體驗中感受,在互動中交流,在交流中收獲。沒有了一堆大道理,沒有了刻板的說教,學生樂于參與,自然提高了德育的效果。
3.系統(tǒng)性強
微德育把原先德育活動中較大的主題分割成若干小模塊,每個小模塊既有獨立的任務和意義,模塊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又能夠形成系統(tǒng)化的德育體系,必然會提升德育效果。
(二)開展微德育的注意事項
1.“短小精悍”是核心
中職生的一大特點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開展微德育首先要把握好時間,既要開展豐富的活動,又要講究時間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使德育效果最大化。這就要求我們事前一定要精心策劃和準備,善于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選取貼近學生的內(nèi)容開展德育,浸潤學生心靈,啟迪學生智慧。
2.“形式新穎”是保障
中職學生心理還不成熟,好奇心強、好玩,缺乏自信但同時又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師應該在活動設(shè)計、活動形式上多動腦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等特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3.微德育的實踐
(1)微班會
班會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時間的限制,許多班級每周僅能開展一次班會,影響了德育的時效性。而微班會可以利用課前、課后甚至周末等時間開展,師生也不必集中到教室里,只要大家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即可自由交流、討論,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達到時間短、效率高的效果。
(2)微情景劇
近年來的許多研究表明,德育不僅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在此背景下,我們開展了微情景劇活動,鼓勵師生編排、制作短小生動的情景劇,通過這些情景劇傳遞生動、形象、真實的情感和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思考,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3)微案例
教育案例是近幾年我國教育界關(guān)注的內(nèi)容之一,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作為班主任,既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管理班級及其他日常工作,因此,微案例更適合一般教師的需要。通過微案例的撰寫、交流與研究,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加快了青年教師的成長,推動了學校德育的創(chuàng)新與提升。
通過近一年的研究與實踐,我發(fā)現(xiàn)微德育是中職生樂于接受的一種德育形式,利用網(wǎng)絡(luò)平臺開展微德育,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熱情,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學生積極的自我意識,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學業(yè)水平都有著積極和顯著的影響,可以說,微德育真正實現(xiàn)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錢宏偉.中職學?!?+4”分段貫通培養(yǎng)生德育工作初探[J].職業(yè),2015(21).
[2]曾長秋.以“互聯(lián)網(wǎng)+”促進學校德育變革[J].中國德育,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