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萍
[摘 要] 結合教學實踐和教學經(jīng)驗,找出在Visual Basic課程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應對策略,以期能夠達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 鍵 詞] 中職;Visual Basic教學;Visual Basic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128-02
Visual Basic簡稱VB,是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Visual Basic具有廣泛的功能,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實際需求,使用不同的版本開展教學,VB版本大致可以分成企業(yè)版、學習版和專業(yè)版幾種。由于中職學生學習的僅僅是基礎的編程邏輯和算法,學生在學習中經(jīng)常照貓畫虎,很少通過自身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也導致很多學生認為學習Visual Basic非常的枯燥,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出現(xiàn)抵觸情緒,不愿意學習Visual Basic課程。面對這一現(xiàn)狀,認清Visual Basic課程的定位,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加以探討、解決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Visual Basic課程的定位
Visual Basic課程是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參加浙江省高校單考單招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的必修課程。本門課程分值75分,占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總分的一半,地位非常重要。
而且面對社會的發(fā)展和對人才的需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社會對學生邏輯思維、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通過Visual Basic課程可以提高學生這些方面的素養(yǎng)。
因此,研究在Visual Basic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運用一定的策略,改善和提高Visual Basic課程的教學效果,顯得至關重要。
二、Visual Basic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在多年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Visual Basic課程現(xiàn)狀不容樂觀,在教學實踐中仍舊存在著以下問題:
第一,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過分關注理論教學,忽視實驗課程,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非常不利。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單純地采用理論教學獲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過多的理論課程會導致學生覺得課程非常無聊、知識點很難準確記憶,繼而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
第二,授課內容的選擇。課程教學不建立在學生的實際情況基礎上,盲目地跟隨教材展開教學。在課程教學中,存在部分教師僅僅關注Visual Basic教材的內容,忽視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在教學活動中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第三,教學手法存在問題。過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中出現(xiàn)非常嚴重的問題,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現(xiàn)階段,中職教學中主要采用教師講解的方式。假如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氛圍中,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被消磨,常常會被動參與課程,這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第四,課程的考核模式相對單一。以考試成績?yōu)闃藴实膯我坏目己朔绞椒浅2焕趯W生的學習,也很難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水平。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多會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期末考試的成績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學生抄襲作業(yè)的情況,影響教學的質量。在這種考核模式下培養(yǎng)的學生,只是明白代碼的書寫,實踐應用能力卻很欠缺。
以上問題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針對Visual Basic課程教學,綜合分析,采取一定的策略,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提升VB教學效果。
三、Visual Basic課程教學實踐問題應對策略
(一)理論上機配套教學,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
Visual Basic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通過上機操作和課程理論知識配套教學,提高上機教學在課堂中的課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教學中,我們需要摒除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這一階段教學中,大致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部分引導:
1.課前作業(yè)。在上機之前,我們需要結合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提前完成。題目可以包括選擇、編程或者是填空。為了確保學生作業(yè)完成的質量,這一部分可以通過紙質方式進行,在學生上機前就上交,教師批改。這一部分也作為學生成績考查的一部分。
2.課中內容??梢詫W生課前作業(yè)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整理成上機題目的形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主動選擇題目進行練習。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的課堂練習作出評比并指出問題。同時,上機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對自己事先已經(jīng)編好的程序在VB環(huán)境中加以調試,在出現(xiàn)問題以后及時改正,正確之后更正在作業(yè)本上。
3.課后反饋。在完成上機課程以后,課后的反饋也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在完成教師提供的練習題以后,將自己的答題文件夾提交。教師通過課后的批閱,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設置微課及答疑。針對學生常見的問題,要在接下來的課堂中進行進一步講解。對個別性問題,學生在課外時間,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選擇微課回顧學習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結合教材分析,教學內容輕重有別
Visual Basic課程分成上機教學和理論教學,在有限的學時內講解這兩部分的知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實踐中,有必要結合教學的實際分析,強化編程思想和算法的設計,淡化語言,分清輕重加以講解,這樣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傳遞更多的知識。如,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著重講解對象的程序設計思想,講解類、對象、屬性、方法、事件等概念。通過講解這些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講解中,可以先從現(xiàn)實中引入一些例子,然后再講解VB實例的類和對象。此外,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教學階段教師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加以講解。針對語言規(guī)則方面知識的講解,可以稍微弱化,避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鉆牛角尖的情況。
當學生掌握Visual Basic編程思想的精髓之后,再學習其他程序設計語言就會變得輕車熟路。
(三)完善教學手法,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中,轉變傳統(tǒng)“一言堂”的教學方法非常有必要。為了達到教學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已經(jīng)引進了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比較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型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
本部分結合其中的一種方法——問題教學法,簡要談一談如何開展Visual Basic課程教學。如,在講解數(shù)組概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請同學們借助編程計算全班50名學生的平均成績。在這個過程中,有學生會結合之前學過的知識,通過將簡單變量和循環(huán)結構相結合的方式,求得班級平均成績。為了引入數(shù)組的概念,我進一步設置了問題,讓學生統(tǒng)計高于平均成績的人數(shù)。如果學生仍舊運用原有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就會出現(xiàn)如下問題:(1)輸入數(shù)據(jù)的工作量增加;(2)如果輸入的成績和之前一次不同,就會出現(xiàn)錯誤的統(tǒng)計結果。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困惑,及時引入數(shù)組概念、性質,讓學生在問題的情境中,不僅解決了現(xiàn)實的問題,還可以加深對數(shù)組的認識,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善考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Visual Basic課程屬于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具有這樣的特點:看著會、聽著懂、不會做。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的基礎概念,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繼而提升使用Visual Basic語言解決計算機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考核的階段,也需要關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
在長期的探索中,筆者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筆試、上機和實踐訓練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對理論、概念的理解。上機考試是為了考查學生編程的基本能力。實踐考核,是進一步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綜合應用的能力,通過為學生營造實際操作的氛圍,引導學生借助自身的知識體系解決實際問題。最后,教師通過學生各個階段的表現(xiàn)和學生的答辯情況進行評比,得出學生的最終成績。
總而言之,Visual Basic是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在教學活動中,要經(jīng)??偨Y、反思,積極采取應對策略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僅能使學生在高職技能操作考試中取得比較滿意的成績,還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白靜紅.淺談《Visual Basic》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3):173.
[2]周天明.淺析《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學方法[J].教育文匯,2016(23):28-29.
[3]閆淼.《Visual Basic.NET程序設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4(8):25-26.
[4]王海坤.淺談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5,13(17):200-201.
[5]林友環(huán).淺談中職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J].科教文匯,201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