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胤盛 佘琳
【摘要】曲式分析作為一門嚴謹?shù)囊魳穼I(yè)課程,具有技術含量很高的特點。一直以來,對曲式分析課程教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與方法上,在教學運用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完善。隨著當今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音樂教育領域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不斷產(chǎn)生,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不斷涌現(xiàn)。如何將數(shù)字化教學方式運用于曲式分析教學中,已經(jīng)成為當前音樂理論教學研究領域的重點工作,Sibelius是一款集成動態(tài)曲譜功能與豐富音響功能的綜合音樂軟件,也是當前廣泛流行的、功能十分強大的樂譜制作軟件,對其的運用對促進曲式分析教學數(shù)字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數(shù)字音樂技術運用到音樂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強曲式教學的諸多特性,促進其在準確、靈活、趣味、形象等方面做出改善,推動音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曲式教學;音樂軟件;Sibelius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曲式教學的特點與現(xiàn)狀
(一)曲式教學的特點
曲式分析是我國高校音樂學專業(yè)各個方向學生的一門必修專業(yè)課程,對音樂專業(yè)學生能否較快較好地理解音樂作品和掌握音樂分析技能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曲式分析課程通過分析不同體裁、不同規(guī)模、不同時代的音樂作品來規(guī)范各種曲式的結構概況,使學生認識和了解到從各種作品中所總結出來的一些定型化的、較為規(guī)范的曲式結構模式和曲式結構的共同原則,從而在宏觀上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的整體框架以及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音樂時的整體構思。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聆聽音樂作品,掌握和熟練的運用曲式分析的基本技能才能實現(xiàn)并提高對認知音樂作品能力和分析音樂作品的效果。
(二)曲式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模式滯后
指導學生掌握音樂分析技能是曲式分析教學的主要目的所在,學生通過分析大量的音樂作品的過程能夠掌握到一定的分析技能。但是當前存在的普遍情況是,我國在曲式分析教學方面往往采用著不恰當?shù)姆椒?,通過識譜與聽力相結合、由小型至大型、逐個句逗劃分至段部的方法完成學習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挖掘,難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很多學生盡管進行了長時間的學習,但是依然未能準確掌握判斷音樂作品的能力。
2.理論脫離實踐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和弦及旋律音響效果大量的分布于曲式分析教學過程的影響,教師必須借助鋼琴演奏才能讓學生得到豐富的音響效果。這一過程給教師的鋼琴演奏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旦出現(xiàn)教師不善于鋼琴演奏,教學質(zhì)量便會受到影響。當音樂理論課程缺少音響時,便會出現(xiàn)理論與實踐脫離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
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教學方式單一的不良影響,當前我國高校音樂專業(yè)曲式分析教學效果欠佳、過于繁重的理論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學習負擔過重。
二、曲式教學中音樂軟件的運用研究
針對以上曲式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嘗試把音樂軟件運用到曲式教學中來。音樂教學軟件使用簡便,它能拓展豐富的音樂作品,并將復雜的音樂理論融貫于形象又生動的音樂畫面中,使課堂教學效果直觀而通俗易懂。
(一)Sibelius概述
以Sibelius軟件為例,Sibelius作為一款綜合型的音樂軟件,具有動態(tài)曲譜功能和豐富的音響功能,軟件設計包含完備的樂譜標記,可以實現(xiàn)各類五線樂譜的編寫。通過繪制總譜與分譜,實現(xiàn)樂譜各個不同聲部的編寫,支持樂譜的自動識別與掃描,可以進行鼠標錄入和鍵盤錄入。同時,Sibelius還附有“樂譜掃描識別”、“音頻辨識”兩個插件,通過這兩個插件可直接將PDF曲譜和音頻直接導入Sibelius中進行修改重新制譜。
(二)Sibelius的基本功能描述
Sibelius中的“Photo Score”程序可以準確地識別掃描出來的樂譜。閱讀一個頁面的樂譜只須幾秒鐘的時間,然后可以進行編輯、變調(diào)、播放、提取分譜、打印等,就像是自己輸入的一樣。
Sibelius可以理解并播放所有標準的符號,包括顫音記號、重復記號、漸強漸弱、八度音,也可以讀懂音樂術語或短語,如rit、 pizz、 allegro、 mute、 change to piccolo等。因為在一個建好的詞庫中已定義了多種語言的音樂術語,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新詞。
Sibelius能任意選擇特定的樂器或音樂片段來聽,通過聲卡或MIDI裝置自動播放正確的樂器聲音。表現(xiàn)力(Expressive)和速度的伸縮處理(Rubato)是Sibelius獨一無二的特征。Expressive可對音樂的力度做精細的動態(tài)調(diào)整,Rubato則有著多種多樣的自由的速度變化,就完全與真人演奏一樣,并且節(jié)奏感很好,從爵士樂到維也納華爾茲,有眾多的表演形式可供選擇。
Sibelius的回放是同類軟件中最棒的,要播放總譜,只須按播放鍵即可聽到音樂,相當真實。
(三)Sibelius 在曲式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1.實現(xiàn)視聽同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想要完成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分析指導,僅通過標記說教和符號指導的方法不能實現(xiàn)學生完全理解內(nèi)在含義的目的,尤其是減弱、漸強、顫音、琶音等音樂效果均很難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體會到其演奏效果。當視覺與聽覺不能很好結合時,強制要求學生集中精力欣賞會變得非常難。而音樂軟件中的多媒體視聽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實現(xiàn)曲式教學中的“視聽一體化”。例如,在Sibelius中能夠提供一個特別實用的音序功能,實現(xiàn)播放譜例的音響效果與展示譜例同時進行的效果(圖1)。
課前,可以將音響及譜例提前錄入到課件中,在增加學生閱讀量的同時為視聽化教學奠定一定的基礎。更為直觀地實現(xiàn)復雜譜例的分析與講解,讓學生通過視聽多重感覺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加直觀、準確的給學生講解作品中的細節(jié)和特點,提升教學質(zhì)量與講授效果。音樂軟件中的視聽同步功能可以確保課堂中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提高授課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和感染力,從而大大提升曲式分析的課堂教學效果。
2.理論結合實踐,提升教學效果
音樂軟件中的多媒體視聽功能既擺脫了對專業(yè)視聽設備的依賴還大大豐富了音響效果,從而提升了多聲部作品的學習效果。音樂專業(yè)軟件可以將譜例的音效轉換成各種各樣的樂器音色,能極大的開闊學生的聽覺視野。而對于多聲部的音樂作品則可展示更加明顯的音效。例如在展示一段弦樂四重奏的總譜譜例時,以往只是采用鋼琴進行分聲部的演奏示范或縮編為鋼琴譜例進行多聲部的示范,而現(xiàn)在我們只需要在Sibelius上將每個聲部按照弦樂四重奏的實際樂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分聲部進行音效設置,再點擊播放按鈕,就會出現(xiàn)模擬弦樂四重奏的演奏音效(圖2)。
在過去傳統(tǒng)的曲式分析課程模式下,教師只有當進行鋼琴譜例教學時可以將譜例演奏與學生讀譜同步進行,而對于其他管弦樂等樂器譜例的教學時,即便預先準備大量音響資料,依然會出現(xiàn)音像與樂譜難以同步的情況。Sibelius軟件的引用,使得曲式分析課程的音響與樂譜同步得到大大改善,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印象,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音樂教學環(huán)境得到改善,課程模式與教學方式變革效果顯著。
三、結語
音樂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抽象知識的傳授,要將這一抽象的教授過程變得形象生動、色彩豐富是很難的,但音樂軟件的出現(xiàn),使得音樂教學變的直觀化、形象化。在曲式分析教學中運用音樂軟件,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作品閱讀量,還實現(xiàn)了視聽化一體化,使師生在課堂中積極互動,提高了授課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和感染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將作品中各細節(jié)部分寫作特點更為準確地進行講解,尤其是部分較為復雜的譜例,學生也能通過視覺與聽覺雙重感受來對音樂作品進行解讀,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
音樂軟件已不再僅僅是一種科學技術手段,而是能與音樂專業(yè)中的曲式分析課程相結合,科學巧妙地將技術融入到藝術當中。如Sibelius、Tonica、Encore、midi等音樂軟件的充分應用可使音樂教育朝著更加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現(xiàn)代化和國際化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唐麗佳.新時期下高校曲式分析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音樂時空,2013,9(12):162-163.
[2]魏文娟.專業(yè)音樂軟件對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影響[J].大舞臺,2012(01):94.
[3]趙勝山.普通高?!肚椒治觥氛n程教學模式探究[J].大眾文藝(文化教育),2013,11(20):614.
[4]宋璐璐.音樂軟件在數(shù)字音樂教育與交叉學科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09(02).
[5]賀希格圖.Sibelius在現(xiàn)代音樂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
作者簡介:顏胤盛(1972—),男,湖南株洲,副院長,研究方向:音樂學;佘琳(1986—),女,湖南株洲,湖南工業(yè)大學音樂學院2017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