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彬
[中圖分類號]G622?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7-0102-01
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直是廣大一線教師夢寐以求亟待解決的難題。如何構建有效的科學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能力,使科學課堂成為陶冶學生性情、凈化學生思想的殿堂,是我們科學教師追求的目標。為此,我想在科學教學實踐中緊緊抓住衡量有效教學的標準,強化備課的有效性,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做中學,盡量讓自己的教學有效,成為有效課堂。
一、把握有效教學的尺度
人們做事都要講究一定的效率,都希望低投入、高產出。衡量一堂科學課的教學效率怎樣,主要看有效教學時間,即學生在教學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的時間,教師如果能以較少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更強的能力,那么這樣的科學課堂就是有效的課堂。
二、加強科學備課的有效性
科學課堂有效,備課先行。教師備課時應充分了解學生,看他的科學基礎怎樣,語感如何,找出學生學習上的動力不足和知識上的漏洞,明確教學的三維目標、重難點,因材施教,了解了學生的知識基礎,還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準備充足的各種教輔資料加以參考,利用自己所學之長,整合各種資源,在教學時作一定程度的發(fā)揮,讓學生既掌握現(xiàn)有文本上的知識內容,又能開闊視野,這樣教師不囿于教材的限制,又有幾分自己的把握,就能夠高屋建瓴,全面駕馭科學課堂。我建議,作為一名科學老師應多讀幾本書。
科學教師在備課時還應考慮到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每節(jié)課都應該讓學生學會一定的方法、技巧,教師應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自學成才”,自己學習,學習的效率才會體現(xiàn)出來。例如,在教學時要結合新課標,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注意相關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老師在教學時略加引導,通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歸納,就能輕松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形成技能。要加強一課一練一測,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形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由此看來,我們的科學課堂教學要真正有效,備課是前提,備學生,備教材教法,備學法,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一個都不能少”。
三、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構建有效課堂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人,科學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為組織好科學課堂教學,對怎樣開頭,要反復推敲,教師要設置好導入語,用精彩而恰當?shù)膶胝Z吸引學生,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積極思維,活潑愉快地學習新知。
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對話體,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科學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把課堂的實驗,課后思考題處理為學生學習交流的活動,直截了當?shù)匕褜W生置于學習的主體位置,教師應盡量挖掘教材或練習題的內涵,靈活設計活動,盡可能地尋找學生活動的載體,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充分安排學生質疑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思考問題,促進新知識的生成。
上課時,教師要真正關心每位學生,用情感感染學生,要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聽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教育,在讓學生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實踐操作時,優(yōu)秀的學生和后進的學生要區(qū)別對待,充分體現(xiàn)因材施教,要使優(yōu)秀學生感到有一定的壓力或困難,要讓后進生感到一絲的動力或進步。在教學中,不能只顧自己的教,忽視學生的學,不能只顧老牛拉破車,而不去抬頭看路,要與學生多交流互動,因人因時,合理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使課堂富有生命的律動,注意教學的動靜搭配,張弛有度,教學上抑揚頓挫,激情四射。學生學習有熱情,一堂課下來之后,學生要有值得回味的地方,哪怕就一句經典的話,這樣活教書、教活書,構建鮮活有效的科學課堂,就不是一句空話了。
教師在教學時對知識點和重難點的講解和分析中,應注重講解的藝術,要一語中的,字字珠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講得淺顯易懂,深入淺出,多在教學語言上下足功夫。
四、強調學生的體驗式學習
強調學生的體驗式學習,就是讓他們參與某個問題的實踐,讓他們自己改變自己。加強考后一百分,也可以讓每位學生圍繞所學內容自命檢測題,互相測評,互相講解。學生在做中學,教別人,自己也得到相應提高,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此方法不妨一試。尤其在具有一定難度、令學生頭痛的實驗教學時,學生要勤于動手,然后可以學生自評互評,對學生突出的、優(yōu)秀的地方,加以鑒賞分析,對不足的地方加以訂正指出。
總之,要使科學課堂有效甚至高效,師生的教學行為都很重要。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讓學生“愛上科學”,做到樂學、善學、勤學,這樣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