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 [目的]明確以氨基寡糖素為核心的葉面肥對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量。[方法]通過藥效試驗研究2%氨基寡糖素水劑及其配制的葉面肥對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結(jié)果]2%氨基寡糖素水劑和其配制的葉面肥能夠很好地控制辣椒病毒病,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對照,且對作物安全。[結(jié)論]試驗結(jié)果為氨基寡糖素的藥效評價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關(guān)鍵詞 氨基寡糖素;辣椒病毒??;防治;藥肥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S436.418.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2-01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lear the control effect of a new kind of foliar fertilizer based on aminooligosaccharin against pepper virus disease and its optimum dosage. [Method] The control effect of 2% aminooligosaccharin AS and its preparation of foliar fertilizer was studied through efficacy test.[Result] The 2% aminooligosaccharin AS and its preparation of foliar fertilizer could control pepper virus disease in a low incidence and had a better control efficiency than other pesticides without spray damage. [Conclusion] The resul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icacy evaluation of aminooligosaccharin.
Key words Aminooligosaccharin;Pepper virus disease;Control efficiency;Integrate medicine and fertilizer
辣椒(Capsicum annuum L.)為茄科辣椒屬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通常呈圓錐形或長圓形,辣椒的果實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欲,是常見的蔬菜供食用。我國是世界上辣椒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但辣椒病毒病害成為阻礙椒農(nóng)增收的障礙之一。辣椒病毒病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發(fā)生,危害巨大,至今已發(fā)現(xiàn)40 種以上的病毒能侵染辣椒,我國辣椒病毒病亦日趨嚴重,常導致辣椒落葉、落花、落果,可造成減產(chǎn)30%~50%甚至絕收,成為影響辣椒產(chǎn)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
氨基寡糖素又稱殼寡糖,是由2~10個氨基葡萄糖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寡聚糖,也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堿性氨基寡糖。氨基寡糖素是以海洋生物殼聚糖為原料,由幾丁質(zhì)降解得殼聚糖后再降解制得或由微生物發(fā)酵提取的低毒殺菌劑。氨基寡糖素本身含有豐富的C、N,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并作為植物生長的養(yǎng)分,可以防治多種植物真菌病害[2-3]和病毒病[4-7]。氨基寡糖素被植物吸收后,能增強細胞壁對病原菌的抵抗力;能誘發(fā)受害組織發(fā)生過敏反應,產(chǎn)生抗菌物質(zhì),抑制或直接殺死病原物,使病原物脫離,植株免受危害[8]。氨基寡糖素對西瓜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粗縮病、煙草病毒病、梨黑星病、棉花枯萎病、小麥赤霉病和蘋果斑點落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9]。近年來,關(guān)于氨基寡糖素在番茄病毒病、晚疫病和灰霉病[10-12],西瓜病毒病[13],黃瓜白粉病[14],辣椒病毒病等病害防治方面的作用已有相關(guān)研究報道。氨基寡糖素具有顯著防病、增產(chǎn)和改善品質(zhì)的功效,有水溶性好、安全無毒、易吸收等優(yōu)點,同時在保健品、營養(yǎng)劑、食品添加劑、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及飼料添加劑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筆者選用氨基寡糖素配制葉面肥在辣椒上進行了藥效試驗,以明確以氨基寡糖素為核心的葉面肥對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量,為其藥效評價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藥劑。氨基寡糖素為山東青島博智匯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chǎn)品;2%氨基寡糖素水劑葉面肥為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
1.1.2 供試作物。辣椒品種:芭萊姆。試驗對象:辣椒病毒病。
1.2 試驗地概況 土壤類型為臨沭縣當?shù)赝寥?,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為12.4%,全氮含量為0.79 g/kg,堿解氮含量為55.6 mg/kg,速效磷含量為27.2 mg/kg,速效鉀含量為107.3 mg/kg,pH 6.40。
1.3 試驗方法
試驗在山東省臨沭縣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溫室中進行。采用盆栽方式,共設(shè)4個處理: T1為清水對照(CK);T2為20%病毒A可溶性粉劑;T3為氨基寡糖素水劑;T4為氨基寡糖素水劑葉面肥。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盆(體積4 dm3)裝土10 kg,將土混合均勻后等量裝入盆中。將均勻一致的辣椒苗移栽到盆中,之后澆足等量的水,等苗緩過來并長至8個葉時再進行試驗。試驗期間未使用任何防治其他病蟲害的藥劑。
1.4 調(diào)查方法
藥劑處理前調(diào)查病指基數(shù);第1次施藥后7 d調(diào)查,第2次施藥后7 d調(diào)查,第3次施藥后7 d調(diào)查,共3次。 以株為單位調(diào)查總株數(shù)、各級病株數(shù),計算發(fā)病率、病情指數(shù)及防治效果。每次藥效調(diào)查的同時觀察各用藥區(qū)有無異常生長現(xiàn)象(如矮化、退綠、畸形等),以及各處理對作物產(chǎn)量、其他病蟲害和非靶標生物的影響。
1.5 數(shù)據(jù)處理
病害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
1級,心葉脈明或輕微花葉,病株無明顯矮化;
3級,1/3葉片花葉但不變形,或病株矮化為正常株高的3/4以上;5級,1/3~1/2葉片花葉,或少數(shù)或變形或主側(cè)脈壞死,或植株矮化為正常的2/3~3/4;7級,1/2~2/3葉片花葉,或變形或主側(cè)脈壞死,或植株矮化為正常的1/2~2/3;9級,全株葉片花葉,嚴重變形或壞死,病株矮化為正常株高的1/2以上。
藥害分級標準(參NY/T 1965.1—2010):-,無藥害;+,輕度藥害,不影響作物生長;++,中度藥害,可復原,不會造成作物減產(chǎn);+++,重度藥害,影響作物生長;++++,嚴重藥害,作物生長受阻。
病情指數(shù) = ∑(各級病株數(shù)×相對級數(shù)值)調(diào)查總株數(shù)×最高病級數(shù)×100
防治效果=對照的病情指數(shù)-處理的病情指數(shù)對照的病情指數(shù)×100%
采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SPSS 1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各藥劑對辣椒的安全性
通過觀察辣椒田間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各供試藥劑分別稀釋500、800、1 000倍時對辣椒生長安全,不影響辣椒開花結(jié)果。
2.2 各藥劑處理對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噴施各藥劑后,各處理辣椒的病葉率和病情指數(shù)均是T1>T2>T3>T4,防治效果均是T4>T3>T2>T1。
2.3 各藥劑處理辣椒生長情況
在辣椒各個生長時期,施用2%氨基寡糖素水劑或2%氨基寡糖素葉面肥對辣椒生長農(nóng)藝性狀都有改善,對辣椒免疫誘抗能力都有提高,對辣椒產(chǎn)量都有增加作用(表2、圖1~3)。對辣椒生長影響方面,各藥劑處理對辣椒株高、株重、莖粗、葉綠素和產(chǎn)量的影響大小順序為T4>T3>T2>T1。
3 結(jié)論與討論
植物免疫誘抗劑本身及其代謝物無直接的殺菌活性,但作為一類新型生物農(nóng)藥,它可以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統(tǒng),從而誘導植物產(chǎn)生具有廣譜性、持久性和滯后性的系統(tǒng)獲得性抗病性能[15]。它具有對人畜無害、不污染環(huán)境的特點,符合國內(nèi)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16],是21 世紀無公害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方向。氨基寡糖素是一種由海洋生物原料甲殼質(zhì)中提煉得到的新型生物制劑,根據(jù)免疫學機制,以誘導作物產(chǎn)生抗性為作用機理的殺菌劑。 氨基寡糖素無毒害,不污染環(huán)境,符合當前及以后無公害農(nóng)業(yè)發(fā)展。氨基寡糖素,作物可迅速吸收,活化抗性基因并誘導作物產(chǎn)生抗病物質(zhì),溶解病菌的細胞壁,破壞病菌的生長點,抑制并殺死病菌;印化病毒,干擾病毒的復制。特有的氨基寡糖素成分具有細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復,增強作物的抗逆性,壯苗促根,改善品質(zhì),提高產(chǎn)量。該研究表明,氨基寡糖素在防治辣椒病毒病時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和促進植物生長。氨基寡糖素添加至葉面肥和液體肥料中使用對作物的防病、促生效果更好。以氨基寡糖素為核心的新型葉面肥實現(xiàn)了藥肥合一、省工省時,為藥肥一體化做技術(shù)積累。
參考文獻
[1] 林燕春,羅明云,林江,等.辣椒病毒病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技術(shù)研究[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48(9):2142-2144.
[2] 戚克耀,李洪波,潘晶.2%好普水劑防治大豆根腐病藥效研究[J].大豆通報,2005(3):9.
[3] 徐作珽,李林,李長松,等.中生菌素和氨基寡糖素對西瓜枯萎病防治試驗[J].中國蔬菜,2003(3):10-12.
[4] 蘇小記,賈麗娜.2.0%氨基寡糖素水劑防治煙草病毒病藥效試驗[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5(3):55-56.
[5] 趙小明,李東鴻,杜昱光,等.2%氨基寡糖防治蘋果花葉病[J].植物保護,2002,28(5):15-17.
[6] 趙小明,杜昱光,白雪芳.氨基寡糖素誘導作物抗病毒病藥效試驗[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4,20(4):245-247.
[7] 黃國洋.農(nóng)藥試驗技術(shù)與評價方法[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12-15.
[8] 彭昌家,白體坤,封傳紅,等.5%氨基寡糖素AS 在辣椒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6,32(28):116-124.
[9] 氨基寡糖素5%(AS)水齊 海島素[EB/OL].(2015-09-28)[2016-01-04].http://www.nongyao001.com/sell/show-94207.html.
[10] 蘇小記,王亞紅,賈麗娜,等.氨基寡糖素對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作用[J].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2004,13(2):79-82.
[11] 孫光忠,彭超美,劉元明,等.氨基寡糖素對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農(nóng)藥科學與管理,2014,35(12):60-62.
[12] 肖征軍.5%氨基寡糖素在番茄上的應用試驗[J].南方園藝,2014,25(2):19-21.
[13] 蘇小記,賈麗娜,王亞紅,等.2.0%氨基寡糖素水劑防治西瓜病毒病藥效試驗[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4(4):8-9.
[14] 馬清,孫輝,杜昱光,等.氨基寡糖素對黃瓜白粉病菌浸染的抑制作用[J].菌物學報,2004,23(3):423-428.
[15] 范志金,劉秀峰,劉鳳麗,等.植物抗病激活劑誘導植物抗病性的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學報,2005,32(1):87-92.
[16] 李萍,張善學,李國梁,等.氨基寡糖素在豇豆上的應用效果[J].中國植保導刊,2013,33(7):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