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程
【摘要】積極實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通過音樂渲染情境,語言調動激情,讓學習充滿興趣;視頻帶入情境,突破重、難點,讓學習更輕松;角色體驗情境,品讀人物,讓形象更豐滿??傊?,精心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靈動豐厚,更情真意切,更有滋有味。
【關鍵詞】生活教育;情境;教學做合一;有滋有味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兒童是真正的主體。使兒童主動投入,快樂地沉浸其中,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通過自身的感悟、操作、體驗,從而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只有積極實踐生活教育理念,充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孩子們做前問,做中學,做后思,教學做合一,從而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成為趣味無窮的課堂。
一、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習充滿興趣
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具有一定的感知強度,能引起強烈的感動,從而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馬上要學習《黃山奇松》了,可是,孩子們沒有親眼看見過黃山奇松,能學好課文嗎?當然能。
在《跟我出發(fā)》的歌曲聲中,我胸掛導游證,手舞導游旗,激情四射地對孩子們說:“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這個星期,我將帶領大家走向我國的名山大川,感受我國秀麗的風景和悠久的歷史。大家愿意跟我出發(fā)嗎?”
孩子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種學習形式,個個喜笑顏開地說: ? “愿意?!边@樣的導入,教師以飽滿的激情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把學生帶入情境,利用美去激發(fā)學習動機。學生在優(yōu)雅的音樂中,品讀著課文,欣賞著精美的黃山松圖片,好像已經走在黃山上,成了一個快樂的游客,正欣賞著美麗的黃山風光呢!在教學過程中,我臨時聘請小導游,請他來為伙伴們介紹自己看到的黃山松的姿態(tài),請“游客們”來評點這位導游是不是合格,有沒有介紹出黃山各種松樹的特點。學生在情境中反復琢磨體味詞語的精當、得體,讀出詞的感受,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他們把自己當成真的游客,學生一個個興趣盎然,對學習充滿了熱情。
二、視頻帶入情境,讓學習更輕松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在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知其美。美好的情境,讓學生通過他們的視覺、聽覺獲得了美感,他們感到愉悅、興奮以致忘我,逐漸加深對情境的體驗,就形成了審美體驗,從而引發(fā)聯(lián)想或展開想象。
學生是通過鮮明的形象來認識世界的。但語言是抽象的,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仿佛看到課文描寫的形象,如入其境,如聽其聲,如悟其感。《黃果樹瀑布》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為我們展現(xiàn)了黃果樹瀑布的形態(tài)、聲音,還生動再現(xiàn)了游人感受。教學時,教師不能從字面進行抽象的理性分析,而要緊密聯(lián)系課文情境,把瀑布的雄偉氣勢,“訇然作響”的瀑布聲,同端坐谷底,與瀑布咫尺相望的人結合起來,使其察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并與人的生命活動聯(lián)系,這也就體現(xiàn)了大自然對人的性情的陶冶。這時,我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富有感染性的語言、動作,再配以生動的畫面,一定會讓學生恍如身臨其境,走近了黃果樹瀑布。
圖畫使語言文字變得具體生動,給學生真切的感覺,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聲音的渲染富有刺激力,震撼學生的靈魂。老師適當點撥,把學生帶入情境,成為審美主體。他們在情境中設身處地,紛紛把自己當作了游客,結合課文內容,爭先恐后地把自己游玩的感受和其他游客分享。學生的感受精彩紛呈,教師再適當點撥,自然而然就解決了課文的難點。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從而把訓練語言和發(fā)展思維相結合,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促進了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
三、角色體驗情境,讓形象更豐滿
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fā)展自己。學習《艾滋病小斗士》時,學到恩科西因為入學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時,我精心設計情境,讓學生對恩科西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更加深刻地體會了他頑強不屈的抗爭精神。
我:恩科西9歲時,養(yǎng)母帶著他來到一家小學報名上學?,F(xiàn)在我們一二兩組的同學就是反對恩科西入學的家長、老師,三、四兩組的同學是恩科西的支持者或代言人,從不同的角度來談談恩科西能不能上學。
學生(不滿):我是學生的家長。我不同意恩科西來上學。艾滋病可是會傳染的,萬一我的孩子被傳染上了,那我們不是倒了大霉了。
學生(為難):我是學校的老師。要知道艾滋病可是不治之癥,來我們班一定會引起恐慌,影響平時的教學秩序。我覺得恩科西還是在家好好休息吧!
學生(憤怒):你不能剝奪恩科西學習的權利!你太沒有愛心了!我們不能對他們另眼相看,他們需要關愛。要知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p>
讓學生進入角色,他們唇槍舌劍,各抒己見,述出大多數(shù)家長、學生和老師面對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時感到恐慌和畏懼,也說出了愛心人士對恩科西上學的同情、支持。他們入情入境,充分感受到恩科西的不幸遭遇,對他充滿了同情,對不屈不撓的恩科西的敬意油然而生,對艾滋病也有了科學的認識。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進入到課文的境界中去了。
人生大課堂,生活皆情境。讓我們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讓情感進入課堂,讓孩子走進文本,點燃學生感情的火花,與作者同呼吸;展開想象的翅膀,激起心靈的強烈共鳴。相信我們的語文課堂會更靈動豐厚,更情真意切,更有滋有味。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