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貴
清晨,伴著陣陣秋風,迎著屢屢朝霞,阜寧縣益林中心小學的學生開始陸續(xù)進入校園。這里沒有喧嘩,沒有吵鬧,只有孩子們靜靜地自由閱讀的身影。此時,你走進校園,一定會被撲面而來的書香氣息和映入眼簾的讀書美景所吸引。
近年來,阜寧縣益林中心小學立足校情,深入開展大閱讀工作。目前,全校大閱讀工作呈現(xiàn)“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喜人局面。
環(huán)境課程,為兒童閱讀織就“華彩霓裳”
環(huán)境促讀。走進益小校園,隨處可見的閱讀標語和“好書推介”吸引著學生的目光。該校在學生經(jīng)?;顒拥牡胤皆O(shè)置了誠信漂流書吧,以便學生隨手閱讀。 “雅園”是孩子們最愛去的地方,該校定期布置“童話王國”“詩詞經(jīng)典”“百科知識”,將最適合學生閱讀的作品展示出來,用經(jīng)典滋養(yǎng)童心。
教師范讀。一些優(yōu)秀學生對于經(jīng)典名著以及獲國際大獎的兒童文學并不感興趣,為了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向,益林中心小學在經(jīng)典名著的書架上加了一塊小小的桌牌,上面寫著:某某老師、某某主任、某某校長正在讀《青銅葵花》或《小王子》之類的書。這樣的引導(dǎo),悄悄地改變了學生的閱讀方向,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質(zhì)量。
親子共讀。益林中心小學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號召每個學生家長為孩子建立家庭小小圖書庫,鼓勵孩子們節(jié)省零花錢自購圖書。該校倡導(dǎo):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孩子讀書!每學期,該校都舉辦“親子共讀”展示活動,學校圖書室、閱覽室也面向家長開放。
學科課程,為兒童閱讀架設(shè)“成長空間”
開發(fā)校本課程。益林中心小學在閱讀課程開設(shè)上立足校本、師本、生本,組織骨干教師編寫了《兒童經(jīng)典誦讀》《快樂數(shù)學》《西方節(jié)日英語》《校園體育游戲》等校本教材。大力推廣“40分鐘長課時+20分鐘短課時+5分鐘微課時”的課時模式,用于學生背誦古詩詞和輪流展示閱讀成果。
注重教學研討。益林中心小學利用微信教研群、教研組活動、閱讀講堂等平臺組織青年教師開展閱讀研討活動。低中高各年級,圍繞學校的閱讀教學工作重點,定期開展主題教研活動,研究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解決閱讀工作中的疑難困惑,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
重視評價激勵。每學期益林中心小學都要對各班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檢查評比。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教師評、家長評等形式,對學生的閱讀狀況進行科學評價。對學生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學校舉行儀式,邀請家長向他們頒發(fā)《收藏證書》。
活動課程,為兒童閱讀打開“綠色通道”
快樂讀書節(jié)。每年四到五月份,益林中心小學都會舉辦主題式的讀書節(jié)。活動形式主要有:作家進校園,講故事比賽,讀書手抄報評比,讀書知識競賽,圖書跳蚤市場,“閱讀明星”評比。一年一度的讀書節(jié),校園里的閱讀盛宴,豐滿著孩子們的童年記憶。
“手中的閱讀”。 益林中心小學將學生的課外閱讀與技能展示相結(jié)合,用剪紙、貼畫、做手工等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讀書成果,取名為“手中的閱讀”。低年級主要通過仿影、臨摹、拼貼等形式再現(xiàn)人物形象或特定場景;中年級學生側(cè)重于反映自己對字、詞、句的理解和感悟;高年級則以系列作品的形式來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或展示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
“博雅銀行”。 益林中心小學制訂了《兒童“悅讀”方案》,將一二三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博雅銀行”的形式統(tǒng)一起來。學生可以通過自主讀書、推薦他人閱讀、展示閱讀成果、參與讀書活動、獲得閱讀稱號等多種方式來換取購書券、學習用品等。
“課外閱讀學習護照”。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持續(xù)的刺激和挑戰(zhàn)。對于四五六年級學生,益林中心小學有針對性地開發(fā)了《課外閱讀學習護照》。護照分為“書香小學士”“書香小碩士”和“書香小博士”三個臺階,學生只要完成規(guī)定和自選的閱讀任務(wù),就可以獲得相應(yīng)稱號。獲得“書香小博士”稱號的,該校邀請家長一起授博士服,戴博士帽,頒發(fā)學校圖書室專用鑰匙,設(shè)立個人圖書專柜。
總之,該校開展大閱讀工作,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就讓我們以書為侶,引領(lǐng)學生沉浸在書香的世界里,向著閱讀更深處漫溯!
(江蘇省阜寧縣益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