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晨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的發(fā)展,網絡作為一個重要的工具,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對大學生的思想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產生很多的影響。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先行者,能夠更加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對新鮮的事物的好奇心強,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文章基于網絡的影響下,對高校的大學生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提高高校大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完善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更大地運用網絡技術提高大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加大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道德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在二十一世紀網絡信息的時代,網絡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網絡的興起也為一些產業(yè)帶來的發(fā)展和興起。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給大學生們帶來學習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讓大學生們沉迷網絡,荒廢時間。因此,在網絡信息時代,如何在網絡信息的條件下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1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網絡作為信息載體,介于現(xiàn)實和虛擬之間,網絡不僅僅是信息獲取和交流的載體和工具,更是發(fā)展成為人的一種新的存在方式。從廣義上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在時空中快速發(fā)展的前提下,利用互聯(lián)網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運行的虛擬實踐。從狹義上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互聯(lián)網虛擬時空的基礎上,遵循互聯(lián)網的特點,在虛擬社會中形成和發(fā)展人們的思維行為。有效地對受教育者進行有目的、有意識和動態(tài)的影響,形成了適應虛擬社會和現(xiàn)實社會的雙向或多向交互式虛擬交流活動。
2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來源于對網絡危害的認識。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lián)網在我國剛剛起步。一方面,年輕大學生受到互聯(lián)網的負面影響,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對互聯(lián)網知識和技術知之甚少。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建立沒有足夠的上網經驗,為大學生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缺乏有效的干預方式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往往是被動的。在宣傳教育方面主要集中在防范互聯(lián)網傳播,網絡信息傳播現(xiàn)象以及互聯(lián)網上的網絡言論和行為,如防御、阻斷和管理。現(xiàn)如今,隨著技術知識的不斷更新,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在不斷的變化,對網絡知識和技術越來越了解,信息獲取的手段也在不斷的多樣,讓大學生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豐富。但網絡上存在著很多虛假的、不良的信息充斥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們正處于對辨別能力的懵懂時期,對一些信息的辨別能力和自控能力有待提高,對此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3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網絡技術的使用為人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現(xiàn)如今支付寶(電子貨幣支付)、微信(網絡通訊)、微博(獲取最新新聞)成為了年輕人手機中必備的軟件,網絡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網絡語言的暴利、網絡上的虛假信息、網絡游戲都在影響著大學生們的思想和行為,因此,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地方,更加地需要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加大重視,取得一定的作用?,F(xiàn)如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網絡信息建設落后
在網絡信息建設中,我國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時間相對比較晚,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研究主要采取校園網的建立,在校園網上發(fā)布一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專題的信息,更新學校相關的信息動態(tài)和校園資訊,有著多樣豐富的內容,但校園網上的內容僅限于說教的形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少,讓學生對內容缺少學習的興趣和吸引力,減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網站上的信息瀏覽量少,信息成為了擺設。
現(xiàn)如今,網絡信息的建設提倡人人有權利用信息、發(fā)布信息,提倡平等和公開的原則。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財富。但是,網上的信息真假難辨,一些高校的大學生們還不能準確辨認正確的信息,高校對大學生上網的引導和行為規(guī)范管理相對落后,除了在校園網進行監(jiān)管,更應在學校范圍內的各類工作學習場所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3.2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網絡意識不強
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的進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的交流和溝通主要采用QQ和微信等方式,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來獲取一些有關的信息。但另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到工作習慣和培訓的限制,不可能深入了解互聯(lián)網的特點,互聯(lián)網意識不強,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過是利用電腦,利用互聯(lián)網發(fā)布信息,發(fā)送電子郵件,上傳“紅色圖片”等,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教學的同時主要采用灌輸?shù)姆椒?,對網絡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不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處于較低水平。
3.3 網絡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
傳統(tǒng)的網絡道育的方法在高校一般是灌輸理論的方式,單向地傳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運用網絡技術課件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但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不能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
4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決對策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面對網絡教育在高校中存在的問題,更應該充分地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網絡已成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也在不斷地提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所帶來的機遇和有利條件, 成為了高校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1 完善網絡信息建設
在完善網絡信息建設方面,應加強校園網站建設過程,在大學要根據(jù)學校本身和當?shù)卮髮W生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該地區(qū)文化特征和學生特征的校園網站,豐富校園網站的內容,完善校園網絡信息建設的相關制度,促進網絡信息技術的科學和規(guī)范。
4.2 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網絡意識
在網絡信息時代,建設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網絡已成為當務之急,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應聘和選拔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要有較強的專業(yè)知識,更加需要有著較高的個人素質。第二,網絡技術不斷更新,所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不斷地學習和培訓。組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在實踐中改進業(yè)務能夠組織團隊人員進行日常練習,例如瀏覽電子郵件、論壇,熟悉和掌握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并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并提出問題,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更多地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4.3 增加多樣的網絡教育創(chuàng)新方式
在二十一世紀網絡信息的時代,在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除了運用一些APP軟件和一些自媒體的宣傳,更可以建立特色的教育網站和進行校園公眾賬號的推廣。因此,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網絡信息載體進行創(chuàng)新的網絡教育方式。第一,建立校園特色公眾賬號。在校園公眾賬號中,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設立不同的教育版塊內容,內容設置上更加的貼合學生地實際生活,建立學生和教師之間互動問答的方式,在公眾賬號中解答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更加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第二,建立特色的多樣的媒體宣傳。大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多數(shù)的大學生們主要運用QQ、微信、微博、貼吧等一些媒體論壇來獲取知識。因此,可以增加利用這些媒體和論壇對大學生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快速的獲取大學生們的意見和動向。第三,可以利用多樣社交工具,和學生進行互動,增加在教學中的趣味性。
5 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的發(fā)展,網絡成為了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網絡不僅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問題,應完善網絡信息建設、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網絡意識、增加多樣的網絡教育創(chuàng)新方式,正確地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不斷地增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賈洪鑒,淺析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文教資料,2007(12).
[2] 唐文慧,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和對策[J].考試周刊,2018(10).
[3] 唐艷紅,張小勇.網絡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