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趙俊濤
一次上課,孩子們都在默讀課文,教室里安靜極了,只是偶爾聽見翻書的沙沙聲。突然,“嘭”的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轉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原來是小智一不留神從凳子上跌落,摔倒在地上。我走過去,輕輕把他扶起來。
“怎么樣,摔疼了嗎?”
“沒,沒有!”平時膽大、聲音洪亮的小智,在面對我的關心時,卻不好意思了。
“老師,小智的下巴流血了!”一個孩子驚呼道。我急忙俯身查看,發(fā)現(xiàn)小智下巴左側有一個約半寸長的傷口,正在往外滲著小血珠?!翱欤本认?!”我的話音剛落,急救箱就已被衛(wèi)生委員遞來。
“疼嗎?”處理傷口時,我輕聲問。
“不疼!”小智咧著嘴回答。我看到他倔強的臉上掛著兩顆晶瑩的淚珠。是什么原因讓一個8歲多的孩子流著淚,卻堅持說“不疼”呢?是他顧及著平時“老大”的身份?還是他平日里欺負的人太多,怕人笑話?我環(huán)視了一下班里的孩子,并沒有人幸災樂禍,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小智的傷口上,滿是關切的神情。
“同學們,你們有話要對小智說嗎?”
“小智,你以后上課要坐穩(wěn)呀!”
“小智,疼了就哭出來吧,哭完就好了?!?/p>
……
聽著大家關切的話語,小智嘴里不?;貜汀爸x謝,謝謝!”
“除了謝謝,你還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嗎?”我適時打斷了孩子們的話。
“以前我經常欺負同學,對不起!”小智說。
我?guī)ь^給小智鼓掌,教室里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剛才小智流淚了,大家知道為什么嗎?”感受到教室的氛圍后,我沒有繼續(xù)教學。
“他摔疼了呀!”“可是,他說不疼?!薄八榔綍r做錯了,現(xiàn)在是不好意思吧?”“我相信小智會知錯就改的!”……
“說得好,老師今天不僅不會批評小智,還要表揚他。因為,一個知道自己錯誤的孩子還是好孩子!”說完,我舉起了手中的卡紙,“知錯”兩個大字呈現(xiàn)在孩子面前。
“老師建議在教室里設立一個‘知錯角,如果誰犯了錯誤,我們就請他到‘知錯角去反思,好不好?”
在孩子們的呼聲中,我把“知錯”兩個字貼到教室后面,并在那里放了一個凳子。
起初,“知錯角”是由我和科任老師來觀察、監(jiān)督的,發(fā)現(xiàn)沒有認真聽講,或者是影響別人學習的孩子,就請他到“知錯角”去坐坐。后來,孩子們開始互相監(jiān)督,“你上課玩小電珠了,還不去‘知錯角!”“你上課說話了,還不去‘知錯角!”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孩子竟主動提出要去“知錯角”反省。
“嗯,你班的做法很好,很有新意。不過,孩子們只是知道錯誤還不夠,你還得讓他們養(yǎng)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呀!”年級主任語重心長的話語,令我深思。于是,一周后的班會課上,我又在“知錯角”對面的墻壁上開辟了一塊“進步墻”。我告訴孩子們,這個“進步墻”是專門為知錯就改的孩子準備的。在“知錯角”坐過的孩子,如果改掉了不好的習慣,就可以榮登“進步墻”。
隨著“知錯角”到“進步墻”的升級,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習慣也有了質的改變,班上逐步形成了從“知錯”到“進步”的評價體系。后來,在全班的努力下,我們又設立了“明星榜”,表彰每天、每周、每月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當然,評價內容也由單一的課堂表現(xiàn),逐步增加了文明、禮貌、衛(wèi)生、安全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作者單位:湖北省棗陽市環(huán)城候井小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