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摘 要:欣賞教學屬于現(xiàn)代全新教學模式,主要是對學生情操及品格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欣賞主要是指個人對其周邊的人或事物進行的評價,且在具體條件中會出現(xiàn)相應好惡,同時其多數(shù)情況欣賞知識則主要是表現(xiàn)于感情層面,屬于情緒中直接性的反映,但并未將其歸為理智范疇。相反,目前在教育知識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輸,過于注重相關技能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在品格及情操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逐漸缺少甚至忽略。
關鍵詞:高校 體育欣賞 教學 理論 探析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a)-0077-02
隨著社會教育改革,社會逐步發(fā)展,素質教育逐漸被人們重視,且其發(fā)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在我國高校體育理論教學中,其重要性則更為突出。我國高等院校與社會的體育鍛煉相銜接的重要橋梁則為體育教學,在高校中對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進行培養(yǎng)為最佳時期。且在現(xiàn)階段,科技技術正快速發(fā)展,在教學中各類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正逐漸被運用,例如多媒體等設備的運用,而在體育的理論教學中即可將欣賞教學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既可滿足現(xiàn)代化新課程的教學需求,同時也能實現(xiàn)促使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要求。本文將對高校體育理論教學中欣賞教學的運用進行分析。
1 高校體育中欣賞教學的具體實踐表現(xiàn)
1.1 體育新聞導報
隨時代的逐漸變化發(fā)展,體育事業(yè)在社會中的地位逐漸增強,其可促使人們身體素質的提升,同時能夠激發(fā)民族愛國情懷[1]。因此在我國各大高校體育的理論教學上,體育教師需將體育理論知識和社會具體體育新聞相結合,從而促使學生加深在所學的體育知識中認識與理解。例如,可利用多媒體的形式,播放北京奧運會的相關賽事,使學生的感受更為具體,同時可激發(fā)起愛國精神。在理論課中,若知識涉及籃球相關知識,則可播放男籃的相關視頻;在涉及女排時,則播放女排比賽的先關視頻;在播放視頻的同時體育教師對相關比賽的規(guī)則、精彩環(huán)節(jié)及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從而可提升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學習興趣。
1.2 明星形象利用
根據(jù)相關心理學家的理論分析,多數(shù)高校學生皆存在自己崇拜明星,因此其會無意或是有意地模仿其行為舉止,故在高校中體育教師則可充分利用學生的崇拜心理,對明星形象加以適當利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校體育運動的興趣[2]。在現(xiàn)代會體育理論的教學過程中,可適當運用明星效應,使體育教師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得以逐步提升,且可促使學生提升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最終提升整體教學效果,使教學質量達到最優(yōu)化。例如在涉及游泳知識時,則可利用被大家廣泛熟知的50m仰泳冠軍傅園慧的形象,教師可在上課前,積極收集傅園慧相關訓練及比賽的資料及視頻,運用明星效應,促使學生提升對游泳知識的了解,激發(fā)起興趣。在明星效應充分發(fā)揮的情況下,可使體育理論教學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可使欣賞教學發(fā)揮更為積極的效果。
1.3 理論實踐結合
注重理論結合實踐,為現(xiàn)階段高校的體育工作中重要發(fā)展方向,其中教學理論在教學實踐的工作中存在重要指導意義,因此若將兩者相結合,一方面可使體育教學的工作效益提升;另一方面可使理論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指導意義。高校的體育理論教學過程中,部分技術動作無法進行語言描述,因此則需通過欣賞教學模式,由體育教師將相關理論知識與具體的時間教材相結合,從而以幻燈片形式逐步呈現(xiàn),由此則能夠區(qū)別于傳統(tǒng)式的語言教學,使上課的形式多樣化,同時可使教學內容簡單化,在學生的直觀條件下使其掌握情況更為顯著。例如在乒乓球的教學過程中,對其基本概念、類別、比賽規(guī)則等知識的講解,則以具體的乒乓球錦標賽視頻為示范,在講解的過程中對比賽動作、重點技巧等方面進行注解說明,使學生更易理解,同時能夠更快地掌握相關技巧,進而提升體育欣賞教學的整體質量及效果。
1.4 體育健康結合
高校中體育教學處于逐步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階段,因此對體育理論教學的相應要求更高。其中要求學生能夠對體育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進行熟練掌握,同時要求高校中體育教學能夠立足學生實際需求,從而能夠促使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逐步形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3]。高校的體育理論教學中,欣賞教學主張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健康第一,其強調體育的理論知識和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高度統(tǒng)一及融合。欣賞教學有區(qū)別于傳統(tǒng)式體育教學言傳身教的模式,欣賞教學能夠將復雜、抽象的技術及動作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體育教學過程更具直觀性及生動性,使學生對體育活動興趣增加的同時,逐步適應現(xiàn)代化高校體育的教學改革及創(chuàng)新目標。
2 高校體育中欣賞教學的作用
2.1 提升學生體育文化的素質
我國高等院校與社會的體育鍛煉相銜接的重要橋梁則為體育教學,在高校中對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進行培養(yǎng)為最佳時期,高校的體育理論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因各類客觀因素而受到影響,因此教學的預期目標實現(xiàn)極為困難,從而也導致高校的體育理論課教學受到忽略[4]。但在體育理論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欣賞教學模式,使體育教學的需求逐漸得以滿足,同時能夠增加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認識及了解。且隨體育教學逐步改革,體育事業(yè)逐漸發(fā)展,高校學生接觸到的相關體育理論知識逐步豐富,因此可在無形中,使學生體育文化的綜合素質逐步提升。因此高校體育的欣賞教學模式應用于體育的理論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體育文化的綜合素質。
2.2 陶冶學生體育素養(yǎng)及情操
高校的體育理論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同時要求需注重對學生體育素養(yǎng)及情操的陶冶[5]。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加以欣賞教學,可使學生對真實技術及動作進行更加全面地掌握,通過欣賞教學,使教學技術呈現(xiàn)更為直觀,因此學生掌握情況則會相應提升;同時學生對體育文化魅力的感受可更為深刻,進而逐漸陶冶學生體育素養(yǎng)及情操。
2.3 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及效率
傳統(tǒng)式體育教學中,其中理論知識運用語言描述進行教學,學生對整體理論知識的掌握效果不佳。而在現(xiàn)代體育理論教學中運用欣賞教學,則可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逐步的激發(fā),因此在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得以提升,同時可相應促使教學的總體效率和質量得以提升。欣賞教學中注重以學生學習為主體,體育教師為引導,從而更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體育教學理念,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提升教學質量,進而促使高校體育發(fā)展符合現(xiàn)代化體育教學目標[6]。
3 結語
欣賞教學主要是通過相應方式,結合知識、想象、實踐,對學生愛好及興趣進行培養(yǎng),進而使學生在體育教育內容中產(chǎn)生一定欣賞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同時可促使體育教學水平逐步提升。體育中欣賞教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其可促使體育理論和實踐高效結合,因此在高校的體育理論教學中應用欣賞教學存在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蘇小波.體育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對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8):134-136.
[2] 孫增贊.當前初中體育的欣賞教學的實踐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7):60-61.
[3] 杜建華.體育欣賞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0(4):174.
[4] 馬宏偉.體育理論教學中體育欣賞教學的應用分析[J].體育時空,2017,10(9):91.
[5] 盧愛麗.試論體育欣賞在普通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
[6] 戴暘.淺述高校體育選修課中增設體育欣賞課的意義[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