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燕
【摘要】近幾年,高速公路綠化工程建設的發(fā)展前景越來越可觀,我國已經擁有較為完善的綠化理論和技術。由于其一直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因此,可以借用路線所在位置的地理條件,對人文、環(huán)境和植物進行建設,進而成為具有觀賞價值的景觀大路,也為人們出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因為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上升,前期的高速公路綠化已經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善。鑒于此,本文就高速公路綠化工程建設現(xiàn)狀與植物配置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速公路;植物配置;景觀綠化
一、不同條件下植物配置對司乘人員的影響
(一)高速行駛
根據權威機構研究指出,司乘人員如果開車的速度越高,可以看清前方景物的水平視角就會越低。通常情況下,如果行駛速度在60km/h,水平視角為30度就可以看清前方的景物,如果行駛速度為100km/h,水平視角為25度時可以看清前方景物,視隧道就是這樣形成的。由于經過視隧道看到的景觀會比較片面,很難看清景觀的每個細節(jié),這樣人體感官會被景觀映像所刺激,具體體現(xiàn)為,景觀體積是從大變小,顏色則由深變淺。在配置植物時,需要充分考慮到這種視覺差異,可以由高到低錯落配置喬、灌、草本植物,以滿足視覺變化的需求。
(二)明暗過渡
高速公路影響行車的明暗過渡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由明到暗的過渡。開敞空間路段進入密閉空間隧道,視紫紅質的生物化學變化緩慢,一般適應性1min左右,即使隧道中照明系統(tǒng)能夠滿足要求,隧道中明度仍然較隧道外低,尤其是剛進入隧道的短時間內司乘人員視覺適應還需要一定時間;二是由暗到明的過渡。密閉空間隧道進入開敞空間路段,眼睛明適應要比暗適應快,大約需20至30秒;三是較密閉的路緣植物或地形構成的側向密閉空間,對司乘人員視覺影響與進出隧道不同,視野變小程度不大,主要產生心理作用,長時間處于這種空間,使人感覺壓抑和約束。根據高速公路明暗過渡的不同情況以及各類植物的有關特點,恰當配置植物,以適應人的視覺和心理變化的特點。
二、高速公路線型、綠地特點和綠化景觀配置的要素
(一)高速公路線型特點
目前,我國現(xiàn)有的高速公路線型特點主要分為四種:一是存在較少的彎道,但是彎道的彎度相比之下過大;二是存在大量的豎向破面;三是存在較多的匝道且過于彎曲,和其他的干線公路連接方式為立體交叉;四是單向行車道,其為主要的行車線路,且雙行道很少,因此,一般都是匝道,大部分的距離較短。
(二)高速公路綠地特點
通常情況下,存在的主線邊坡面擁有較寬的護坡綠地,高路堤護坡綠化地和前者相比更加寬闊,對于普通高速公路的寬度而言,低路堤和其相比也更寬。隔離防護欄一般是存在于土路肩綠化地,司乘人員的視線一般都會受到隔離柵的阻擋。隔離柵一般可以對邊溝和邊溝外擋土埝起到防護作用,并且是由地方負責隔離柵外的防護綠化帶。如果存在中央隔離帶,具有的防眩功能必須符合高水準。另外,互通立交區(qū)綠化地是由匝道圍成,服務區(qū)庭院對于綠化有更高的要求。
(三)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要素配置特點
大植物群體構成大模紋圖案、大色塊,以滿足高速行車速度下視覺特點。全程線路全封閉條件下,植物景觀生態(tài)穩(wěn)定性較強。多形式立交互通區(qū),內有環(huán)線段和直線段圍合的多種綠地斑塊,既有一定的破碎度又有相對連通性。較大路基坡面及其承載植物景觀,多數不能被單一觀賞者的視線所達到。由于高速公路限車限速要求,沿線綠化景觀觀賞者以司乘人員為主。而路堤較高、路面較寬,對沿線生態(tài)區(qū)域的割裂較為嚴重。為此,對高速公路沿線公路景觀要素配置要本著“遠看和諧、近看整潔、經濟繁榮、生態(tài)健康”的視覺效果進行合理地配置。高速公路綠化應充分應用園林植物個體特征和季相變化造景。各個區(qū)域植物造景要求盡量選用鄉(xiāng)土植物,體現(xiàn)鄉(xiāng)土氣息。認為在植物造景的形式上公路景觀節(jié)點處可以自然式、規(guī)則式結合配置,其它區(qū)域應以自然式布置為主,強調變化、活潑、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調,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自然氣息。自然式植物配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叢植、群植、密植、曲植、境栽、層植等。規(guī)則式植物配置方法有對植、行列植、圍植、模紋造型等。在公路景觀的種植設計中應充分應用這些植物配置手法,將園林植物豐富多彩的變化展現(xiàn)在公路沿線的各個角落。
三、高速公路綠化養(yǎng)護管理
當前,我國主要以社會化管理模式展開高速公路綠化養(yǎng)護工作。具體來說,養(yǎng)護管理主要由國家進行組織,然后以招標的形式,公開招募負責綠化養(yǎng)護管理的部門或單位。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技術部門需要展開必要的技術指導并對綠化養(yǎng)護工作予以管理;管理處需要按照合同內容以及技術部對工作提出的要求展開管理與監(jiān)督,其管理與監(jiān)督的對象既包括高速公路綠化養(yǎng)護中涉及到的事項,也包括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在綠化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企業(yè)應當定期對實際管理情況進行考核,從當前的綠化養(yǎng)護管理模式來看,考核的模式分為不定期與定期兩種。管理人員需要對不同路段的綠化植被進行考核,按照相應的標準評價綠化養(yǎng)護的有效性,并將考核結果作為依據,制定下一階段的綠化養(yǎng)護管理方案,同時,要對綠化養(yǎng)護效果進行維護,保證綠化養(yǎng)護效果具有長效性。
參考文獻
[1]柏朝銀.淺談高速公路綠化工程后期養(yǎng)護對策[J].智能城市,2017,3(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