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在園林建設很重要,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視。那么,進行的樹木移栽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還有樹木本身的特點,再進行移栽。用科學合理的辦法,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選擇不同的移栽方式和保養(yǎng)的方式,這樣才能促進樹木的成活。達到綠化的目的。本文對風景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yǎng)護管理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風景園林綠化;大樹移栽;養(yǎng)護管理技術
園林綠化施工對于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身體健康聯(lián)系緊密,其中大樹所起到環(huán)保作用是巨大的。大樹的移栽工作不僅對于園林綠化事業(yè)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也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做出一定貢獻。園林綠化施工應當重視大樹移栽工作的規(guī)范操作和樹木移栽后的養(yǎng)護工作。在保證大樹成活率的基礎上對大樹整體美觀進行改善,為人們的居住生活和健康出行提供更加環(huán)保的綠色環(huán)境。
1、大樹移栽的基本原理
1.1 樹勢平衡原理
樹勢平衡是指樹木的形態(tài)長勢上下部分能分須平衡。在移植樹木的時候,如果樹根受到了傷害,就應該按照根須分布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處理,才能保證樹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長形態(tài)達到平衡。因為提供根部發(fā)育的物質主要來源于地上的部分,對樹枝進行過多的修理不但影響了大樹的美觀性,還會對根部的生長情況造成影響。
1.2 近似生境原理
大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指氣候環(huán)境和土壤環(huán)境的結合,是一個綜合性的結構。假如把山地上的樹木移栽到平地,把生長在亞熱帶地區(qū)的樹木移植到熱帶地區(qū),環(huán)境條件相差巨大,就會使移植的成功率較低。假如移植后的環(huán)境比之前的生存環(huán)境要好,那么移植成功率就會提高。所以,移植的生存環(huán)境應該與原植地環(huán)境相似。
2、風景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技術
2.1 移栽時期選擇
大樹移栽最好選擇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一般在早春和秋季樹木落葉后。如需在樹木生長季節(jié)移栽,應選擇在連陰天或降雨前后進行,但必須加大土球、加重修剪,并注意遮陰保濕。
2.2大樹移栽處理技術
大樹移栽工作最好是在樹木處于休眠時進行,以春季萌芽前與秋季落葉之后作為最佳移栽時期。移栽期確定后,如果選擇的是野生樹木(未移植過),要進行斷根技術處理。一般干徑小于15cm并且容易移栽成活類的大樹,當在正常季節(jié)進行移栽時,可以不用實施斷根處理工作。而干徑大于20cm的樹木,尤其是品種名貴的大樹必須在移栽前進行斷根處理。苗圃地的大樹一般不需要再斷根處理。
為確保樹木在地下及地上水分的代謝平衡,需要采取修剪樹冠措施。修剪的強度應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對于生長較快及樹冠容易恢復的楓樹、槐樹以及柳樹、榆樹等可以采取去冠重剪措施。此外,在修剪時要注意確保保留枝及樹形框架錯落有致,并用塑料薄膜或者傷口涂抹劑進行包封。
2.3挖樹和包裝
(1)起挖。提前考察地形,以樹干直徑和生長狀態(tài)為標準計算土球半徑,通常情況下為樹干半徑5倍,已經縮坨斷根的樹木要加大寬度15cm左右,保持土球底部的鍋型,而起挖方法根據樹木半徑、移植土質進行調整,以偏扁、大為佳,給予樹根足夠的生長空間。(2)草繩包裝法。草繩包裝移植法應用最廣泛,先采取土塊起掘措施,選擇樹木主干中心線和箱壁中部對齊的位置,土塊要高于上口沿,用木條頂住箱壁四周,利用鋼絲繩收緊板條,挖出寬2cm的坑后固定第二塊底板,利用側釘穩(wěn)固好土塊面樹干,釘好板條呈井字狀。
2.4吊裝和運輸
通常情況下,對于大樹移栽可以使用吊車裝卸、汽車等運輸方式,對于距離較近,數量不多的樹木,可以使用吊車進行直接吊移,對于距離較小的特大樹木,可以使用軌道平移的運輸辦法。在樹木裝車過程中,車廂內首先應該墊上草袋,這樣能夠有效防止車板磨損苗木,在土球下也應該墊木板,并且使用繩將土球綁緊縛在車廂兩側。在樹干表面包裹柔軟材料,然后放置在木架上,用繩捆緊。
2.5大樹定植技術
定植時,要把大樹斜吊在定植穴中,并配合吊車把樹冠扶正。同時根據樹形及環(huán)境特點,移動并調整樹冠的方位,將樹冠最美一面朝向穴中最寬最深一方,并確保定植的深度適宜。最后再拆除土球外的包扎繩包以及箱板等,將土球埋于地下并夯實。
3、風景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技術
3.1 包干
為防止水分蒸騰過大,我們可以用草繩將樹干全部包裹起來,經包干處理后,即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又能減少樹干、樹枝的水分蒸發(fā); 二可貯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經常保持濕潤;三可調節(jié)枝干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枝干的傷害,效果較好。
3.2 搭支架
大樹移栽后必須進行樹體固定,以防止被風吹歪,同時固定根系利于生長。一般采用三角支架固定,將樹牢固支撐,確保大樹穩(wěn)固。一般一年之后大樹根系恢復好后進行拆除。
3.3 噴水
樹木移栽后,因樹體還未恢復,樹木因葉面的蒸騰作用很容易失水,造成樹木干枯,所以必須及時進行補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濕潤的小氣候環(huán)境。
3.4 遮蔭
樹木移栽初期或高溫干燥季節(jié),要搭制蔭棚全冠遮蔭,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fā)。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jié)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
3.5 抗?jié)?/p>
雨水多時,空氣溫度大,這時主要應抗?jié)?。由于樹木剛移栽補救,根部傷口尚未愈合,往往會成樹木死亡。雨季應及時對積水的地方進行排水,避免樹木被水浸泡。
3.6 防凍
新植大樹的枝梢、根系萌發(fā)遲,年生長周期短,積累的養(yǎng)分少,因而組織不充實,易受低溫危害,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并逐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以提高樹體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在入冬寒潮來臨之前,要做好樹體保溫工作,可采取草繩、覆土、地面覆蓋、設立風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護。
3.7 大樹的輸液、灌根
在樹體長勢較弱的情況下,對樹木直接補充營養(yǎng)及水分,通常在夏季輸液濃度不易過高,在春秋兩季輸液濃度可相應提高,選擇樹體鉆孔位置一般在樹干基部距地面15~20cm,鉆孔角度向下傾斜30°,適宜深度為7~10cm。對前3次澆定根水時易在水中加入適量的大樹根動力或生根劑等,促進大樹發(fā)出新根,有利于提高大樹成活率。
綜上所述,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栽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程,要想提高移栽大樹的成活率,必須同時做好移栽前的準備工作、移栽時的技術操作和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
參考文獻:
[1]何小釬,王海波.試析風景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yǎng)護管理[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8(04).
[2]何建農,盧鴻平.大樹移栽的關鍵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17(10).
[3]湯曉紅.探討園林工程中大樹移栽及養(yǎng)護技術[J].低碳世界,2017(16).
作者簡介:
王劍鋒,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園林管理處,山東棗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