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偉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fā)展,人們對路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對鷹瑞高速項目的工程上部箱梁結構的預應力后張法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探討,以提高預應力箱梁的施工質量,提高橋梁工程整體的穩(wěn)定性,促進路橋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后張法;預應力箱梁;施工工藝
1、工程概況
某大橋全長176m,上部結構采用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后連續(xù)小箱梁,下部結構采用肋板臺柱式墩,基礎采用群樁基礎。箱梁長度為32m和24m,截面類型為單箱單室等高度簡支箱梁,梁端的底板、頂板和腹板局部向內部加厚。其中32m箱梁跨中為31.5m,梁高為3.05m,橫橋向支座中心距為4.5m;24箱梁跨中為23.5m,梁高為3.05m,橫橋向支座中心距為4.5m。上部箱梁結構采用預應力后張法施工工藝,具體施工工藝如下所示。
2、后張法預應力箱梁施工準備工作
(1)預制場的布置。由于箱梁預制數(shù)量較多,需要結合工程施工現(xiàn)場場地的基本情況,確定預制場地的位置,可以將預制場地布置在橋梁的尾部,減少與其他工程施工之間的沖突。同時,在選擇預制場地時,需要滿足箱梁存放和安裝的便利。
(2)場地處理及底模要求。為了確保預制施工順利進行,以及預制箱梁施工質量,需要預制梁場地地面平整,并具有充足的承載能力。因此,在確定預制場地后,首先應該對預制場地進行平整處理,并進行壓實施工。
3、后張法預應力箱梁施工工藝
3.1 鋼筋綁扎
在梁體鋼筋綁扎施工前,需要確定鋼筋的位置,工程中多采用定位架和臺座標紅漆的方法。同時,在鋼筋骨架安裝過程中,若出現(xiàn)鋼筋位置妨礙波紋管時,需采取鋼筋避讓的措施,但箍筋需要閉合,不可截斷鋼筋。對于行車道板的施工,采用厚度為8mm的梳型板,并利用掛線調整頂部的位置,再利用16的鋼筋綁扎固定頂部,從而可以避免層次不齊、波浪現(xiàn)象。
3.2 波紋管安裝
在波紋管安裝施工中,采用半圓型定位筋固定波紋管,且在波紋管出現(xiàn)彎起部位定位筋間距為0.5m,直線部分定位筋的間距為1.0m。且對于定位筋位置,多采用尺桿刻度定位法,在腹板上標出定位筋的位置。即按照箱梁鋼筋設計圖紙中鋼絞線的坐標,計算出波紋管的定位筋位置,并在腹板上做標記,從而可以確保定位筋的精度,確保了波紋管位置與設計圖紙保持一致。對于波紋管的接頭施工方法,多采用套接的方式,且為了避免波紋管接頭部位出現(xiàn)漏漿現(xiàn)象,需要用塑料膠布進行包裹。
3.3 模板工程
(1)外模。外模板采用厚度為5mm的鋼板拼裝而成,并用角鐵作為外模板的的加勁肋和支架。且為了確保模板間的穩(wěn)定性,對不同模板采用法蘭連接。并且在外模板和底座之間采用橡膠條進行莫風,從而可以避免注漿時的漏漿現(xiàn)象。
(2)內模。內模采用剛模板,且內模板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模板拼裝,并在箱梁的腹板鋼筋和波紋管安裝到位后進行內模板吊裝。同時在內模板吊裝到位后,需要對其位置進行復測,確保其位置的準確性。此外,在內模板與鋼筋之間應防止塑料墊層,實現(xiàn)對內模板的固定。
(3)封頭模板。封頭模板多采用定型鋼模板,且封頭模板的表面傾角應與設計值相符,并且端頭模板與波紋管相交部位留有孔口,可以實現(xiàn)波紋管自由伸出端模板,從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澆筑混凝土時,混合料進入到波紋管中堵塞波紋管。
3.4 箱梁澆筑養(yǎng)生
箱梁澆筑混凝土級配由實驗室進行確定,確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攪拌由拌合站集中拌合,并運至施工現(xiàn)場。箱梁澆筑施工分兩次進行,且澆筑施工應對稱、分層進行澆筑,一般澆筑混凝土時應先進行澆筑箱梁的底板和腹板,然后再進行澆筑頂板部分,在澆筑每層混凝土后應及時進行振搗施工,采用插入式振搗方法。同時,對于混凝土施工縫的施工質量需提高重視,在面板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需要先鑿除梁肋混凝土表層的砂漿浮層,再利用水沖洗灰塵方法,提高面板與梁肋混凝土之間的澆筑質量。
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需要安排專人對混凝土箱梁進行養(yǎng)護,一般采用灑水養(yǎng)護和土工布覆蓋相結合的方式,保障了箱梁經常處于濕潤的環(huán)境中。此外,為了檢測箱梁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需要澆筑混凝土時,制備2組混凝土試塊,并置于同環(huán)境中進行養(yǎng)護,待養(yǎng)護標準時間后,對試塊的抗壓強度進行檢測,以判定是否可開展下一工序。
3.5 預應力施工
(1)張拉依據
預應力張拉施工的依據是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一定的要求,且滿足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
(2)張拉準備
預應力張拉施工的設備需要定期進行檢驗和標定,且千斤頂和油泵需要配套進行標定,配套使用,不可單獨標定和單獨使用。對于預應力筋張拉施工技術人員需要經過技術培訓和相關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且在預應力張拉施工中班組人員需要固定,不可臨時更換施工人員。張拉施工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且監(jiān)理人員需要進行旁站監(jiān)督。此外,為了確保預應力張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施工現(xiàn)場需要設置安全警示牌,無關人員禁止入內,且在張拉施工中千斤頂后方不可站人,防止夾具飛出傷人。
(3)預應力張拉
預應力筋張拉可以采用兩端張拉和一端張拉兩種方式。例如某工程中箱梁預應力張拉采用YZQ150型穿孔式千斤頂整體兩端雙向張拉,在張拉施工中橫向對稱同時張拉,豎向采取間隔張拉方式。且預應力張拉應均勻、連續(xù)。同時,在預應力筋張拉過程中采取張拉力和預應力筋伸長量雙向控制,并已預應力筋伸長量作為復核,且在預應力張拉施工中,應有專人測量伸長量,且對伸長量進行準確的記錄。預應力筋張拉操作如下:
在預應力筋張拉施工時,需要嚴格按照張拉順序進行張拉,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且左右對稱、豎向間隔張拉。并且在預應力筋張拉施工中需嚴格按照作業(yè)指導書進行張拉,確保箱梁兩端的千斤頂緩慢進油,實現(xiàn)均勻施加預應力,千斤頂操作人員給油和回油過程需要緩慢進行,嚴禁突然回油和給油。此外,在預應力筋張拉中,需要確保軸線、錨具、千斤頂三者中心在同一軸線上。
3.6 孔道壓漿
3.6.1 設備放置與控制臺的設立
箱梁預應力壓漿機應置于待壓漿波紋管道的端口,且距離不可過大,最大程度上減少進漿、返漿管的長度。而壓漿機的控制臺應與壓漿機保持在50m以內的距離。
3.6.2 管路連接與循環(huán)模式
(1)雙孔循環(huán)模式:確定合適長度的高壓管,將梁端的進漿口與梁端的進漿口、梁端的返漿口與臺車的出漿口連接;
(2)單孔外循環(huán)模式:針對預制梁長度超出30m或者長度較長的預應力管道,需要采用單孔外循環(huán)壓漿模式,采用三通將進漿管、返漿管、壓漿嘴三者連接起來,同時在返漿管與進漿管上面安裝閥門,并在出漿管的口部安裝閥門和出漿嘴。
(3)漿液配置。根據規(guī)范的基本要求,橋梁預應力管道灌漿施工中應用到的漿液水膠比控制在0.26~0.28范圍內,且漿液的初始流動度應大于10~17s,在漿液配置好后0.5h的流動度應不大于20s。
(4)壓漿施工。在壓漿施工中,應連續(xù)進行,不可中止灌漿,且注意漿液滲透,確保管道中漿液密封良好。
(5)壓漿結束。在壓漿施工完成后,需要按照關閉智能灌漿機軟件、電機,并切斷電源,拆卸下高壓管。同時對灌漿機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yǎng)。
3.7 封錨
在封錨施工前,需要先清洗錨具上面的雜質,若錨具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需要對鋼絞線和錨具進行一定的遮蓋,并采取防銹措施。并對箱梁端頭進行鑿毛處理,清洗鑿毛部位,且需要在錨具的周圍和鋼絞線端部涂聚氨酯進行防水處理。此外,還需要對壓漿的密實度進行檢測,確保壓漿密實。若檢測合格后,進行立模板澆筑封錨混凝土,且封錨混凝土的強度需要與梁體混凝土標號一致。
3.8 移梁、堆放
在箱梁移運前需要在梁端標注梁號和生產日期,采用兜拖梁底的捆綁方式吊裝,且吊運借助有軌龍門吊。存梁場地面應平整、壓實,避免地基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且表面無積水,預先做好排水系統(tǒng)。箱梁存放時的支點為理論支撐線上,采用枕木支墊。此外,為了確保箱梁存放 時的穩(wěn)定性,需要對箱梁增設支撐。且,為了減少箱梁存放過程中產生較大的預拱度,箱梁存放時間不得超過2個月。
結論:
綜上所述,在后張法預應力箱梁施工中,首先需要選定適宜的預制場地,并確保場地壓實度符合要求。然后按照一定的施工順序開展箱梁施工。并在預應力張拉施工中,需要確保張拉力符合設計要求,提高預應力梁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胡友好.預應力預制箱梁施工工藝探析[J].科技傳播,2013(9).
[2]孫玉窺.淺談橋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澆注施工[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29):121.
[3]李良峰.預應力智能張拉法在公路橋梁建設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2013(7):208-209.
[4]謝勇.談箱梁智能張拉及管道壓漿施工技術[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6):95-96.
[5]劉芳,劉志成.預應力智能張拉技術在炎陵高速中的應用[J].湖南交通科技,2013(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