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青
最近,“不小心摔了一跤”的照片在網上火了。原本是個別人的“炫富摔”,卻引起各行各業(yè)、各色人群競相模仿,從考研摔、吃貨摔,到醫(yī)生摔、消防員摔……花式“假摔”令人目不暇接,用摔落一地的物品曬出生活的個性,曬出職業(yè)的特色。有媒體說得好:炫富挑戰(zhàn)關注多,原是生活有話說。
不過,一種始于庸俗的“行為藝術”為什么能成功實現(xiàn)脫胎換骨,不是止于反感或批判,而是轉換為充滿正能量與生活趣味的個性化表達,也很值得討論。在我看來,這證明了當前網絡環(huán)境或以年輕人為主的社會心態(tài)正在變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
炫富這事兒,古往今來都有,不論在什么時候,只有面對著物質與精神雙重貧瘠的對象,炫富者才能讓對方羨慕,而不是發(fā)笑。想起一個故事,上世紀80年代以前,某地農村有位老鄉(xiāng)進城買了一塊手表,鑲了一顆金牙,中午回村后絞盡腦汁想要顯擺,于是問村民:“同志們,現(xiàn)在幾點啦?”不等對方回答,就敲敲自己的手表,說:“12點半了!”然后指指自己的牙齒:“該吃飯了呀!”
露骨的炫富行為,暴露的不只是財富,還有炫富者的淺薄與粗鄙,看不出這一點的人,才可能對炫富者心生艷羨;如果是極度缺乏自信的人,則可能產生仇富心理。近幾年,在網上炫富跟嘩眾取寵差不多是一個意思,有時被群嘲,更多被無視,這說明越來越多的網友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雙重提升,已經超越了會被炫富者牽著鼻子走的階段;而當人們更進一步,在善意的嘲諷或寬容之余,甚至欣然參與“改編劇本”,反客為主、反守為攻,把“沒意思”的笑話變成“有意思”的演出———這是多么自信、有趣的人啊。
在形式上模仿“假摔”,可視為一種表演;既然是主動表演,就必然傳遞了一種自信的態(tài)度。因為自信,所以勇于展現(xiàn)自我,勇于通過真實的個人或職業(yè)形象,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對職業(yè)的尊重,并通過各種“自黑”和創(chuàng)意十足的點子,反映出各自的品位與幽默感。與“炫富摔”相比,“生活摔”透露的價值觀是,個人選擇與努力生活,比擁有金錢更具價值和意義,也更值得驕傲。
這么多網友自發(fā)地用“生活摔”來取代“炫富摔”,或許只是一起事出偶然的網絡現(xiàn)象案例。但從這個小小的視角折射出的,是我們的社會心態(tài)正在趨向更加健康、成熟,這個結論本身,與這些現(xiàn)象一樣充滿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