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雍
或有人質(zhì)疑:怎么能把這么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兒放在一起寫文章?答曰:喝咖啡者,補水也;而上廁所,排水矣!您能說喝咖啡與上廁所沒有關系嗎?它們分明一個是因,一個是果,關系密切著呢!
不過,正常的喝咖啡與上廁所,是人的生命進程中,一種自然而然的循環(huán)程序,沒有誰在分別做這兩件事時,會刻意把二者聯(lián)系在一起思考(或論說)一番。而我這篇短文則不然,所記述的,是2017年4月在歐洲旅行期間,為了上廁所,卻不得不先去喝咖啡的有趣經(jīng)歷。
盡管辭書里有盡善盡美這么一個讓人不勝神往的說法,但眼下的大千世界之中,總會存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無法十全十美,即使是所謂發(fā)達的歐洲,也不能例外。我從那里旅行歸來,除了要算一算經(jīng)濟賬,看花銷是否超出了預算,也會算一算“感受”賬,回憶一下旅途中的方便和不方便、愉快和不愉快;而由不方便導致的不愉快,就是當?shù)厣鐣挠写纳浦帯?/p>
比如在歐洲的上廁所,就讓我大感不便;方便之事卻大不方便,能叫人愉快嗎?當然,在歐洲旅行,如果是呆在下榻的酒店里或進入飯館用餐,那上廁所不是問題;但倘若外出東游西轉(zhuǎn),要使用公共廁所,那可就麻煩了許多?。?/p>
一是旅游景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的廁所統(tǒng)統(tǒng)收費,1歐元一人次,在不使用歐元的捷克、匈牙利,則收取價格大體相當?shù)漠數(shù)刎泿趴死屎透A?。如廁的要價不是太高,也絕非很低,在入口處給投幣機中先行投入硬幣,方可入內(nèi)。如果不巧身上沒有硬幣呢?那就必須先去兌換,有時還得排隊。要知道,旅游景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可都是游人聚集之處啊!在這里,為了上一次廁所,不但麻煩,而且還要付出相當6元多人民幣的代價,這讓在國內(nèi)用慣了免費公廁的我們,未免小有不滿,在心中禁不住暗暗嘀咕:怎么發(fā)達的歐洲,在公廁建設這件事上,還遠不如屬于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呢?想不通!但不滿歸不滿,想不通歸想不通,入鄉(xiāng)隨俗、循規(guī)行事,卻是絲毫馬虎不得!
有意思的是,矗立在廁所入口處的投幣機,在接收到1歐元以后,還立馬會“吐”出一張“發(fā)票”。這玩意兒拿回國內(nèi),到哪兒去報銷?不過,對這種稀罕物件,我還是保存了幾張作為紀念,回家后隨手夾在一本與歐洲有關的書里,一時找不到了,否則,就可以拍成照片,和這篇文字一同發(fā)表,讓大家開開眼。
再者,我們此次旅歐,屬于那種半自由行性質(zhì),脫離導游,自己四處瞎轉(zhuǎn)的時段較多,這樣,尋找?guī)统闪艘粋€不大不小的難題。十好幾天過去,印象中,歐洲城市里的公共廁所,數(shù)量似嫌不足———當然,這也許和我們在那里人生地不熟、不了解當?shù)毓矌荚诤翁幱嘘P。不過,同樣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內(nèi)城市旅行,卻不曾遭遇如此難題,原因一是沒有語言障礙,方便打問;二是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就曾寫過一篇題為《去肯德基上廁所》的文章,先后在北京等地的報紙發(fā)表,根據(jù)自己的實踐體會,向大家介紹在陌生城市尋找如廁之處的捷徑,非常管用。孰料歐洲這地方,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美式快餐店少得多,于是,把肯上校那張笑容可掬的臉以及醒目的黃色大寫英文字母M當成公共廁所的符號來尋找,也就艱難了許多。民諺有言:“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惫蝗绱?!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我們那位可愛的宋導游,早就針對此事向大家耳提面命:“歐洲城市里的咖啡館非常多,各位如果急著方便,不妨找一家咖啡店,要一杯咖啡、來幾塊兒甜點,既享受正宗的歐式咖啡文化,又理直氣壯地使用咖啡館檔次不低的廁所。”我照此辦理,感覺果然是好極了。
只是好極了的感覺是要用錢來購買的。比起單純使用歐洲的收費廁所來,這種把喝咖啡與上廁所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的消費方式,積少成多,十好幾天下來,要多花不少“銀子”。所幸的是,忽然收到銀行發(fā)來的短信,得知我收到了一筆稿費,于是趕忙給那家雜志的編輯發(fā)出如下內(nèi)容的微信:“在歐洲收到您發(fā)放的稿費,真是不勝欣喜,因為,我繼續(xù)進咖啡館消費的底氣更足了!”至于消費的具體項目,當然不能一一列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