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雍
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的第五大城市,聽起來挺氣派,是吧!但如果告訴你,這個城市的居民總數(shù)還不到20萬,你會不會大吃一驚:天啊,這也叫城市,而且還是全國第五大城市!放在中國,不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嗎?
是的,作為城市,因斯布魯克可以說是小到微不足道。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城市也一樣,只要歷史上有地位、現(xiàn)實中有貢獻,世人就不會(也不敢)由于它的人口少、規(guī)模小,而心生半點兒藐視———對因斯布魯克,就是如此。
先來說因斯布魯克的現(xiàn)實貢獻。舉辦冬奧會,那該是多大的榮耀!北京和張家口兩座城市聯(lián)手,第一次為中國獲得了舉辦冬奧會的資格,神州大地立馬舉國歡騰,萬民同慶。我看理應如此。因為,能舉辦這樣一屆體育盛會,顯示的是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和文明程度;當然,還有冰雪運動水平。不簡單啊!可你知道嗎?人口和地盤比起北京加上張家口,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因斯布魯克,已經在1964年和1976年,先后兩次成功舉辦了冬奧會??磥恚瑢π〕且蛩共剪斂?,我們真的不能不肅然起敬!
至于因斯布魯克在歷史上留下的深深腳印———包括這個城市在內的歐洲歷史太過復雜,三言兩語根本無法說清楚。這樣吧,容我刪繁就簡,只說因斯布魯克的黃金屋頂。
在歐洲歷史上,有一個曾多年統(tǒng)治奧匈帝國及后來奧地利帝國的皇族,名曰哈布斯堡家族,而這個家族權力與版圖開始走向巔峰的地方,就是因斯布魯克,這座小城在歷史上的顯赫存在,由此即可窺得一斑。公元1500年,為慶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第二次婚姻,給城區(qū)中心廣場一座皇家建筑的三層陽臺,裝飾上2657塊貼著金箔的銅瓦,黃金屋頂遂告誕生。最初,黃金屋頂是皇帝觀賞廣場上演藝或慶?;顒拥膶S冒鼛髞?,則成為因斯布魯克的地標性建筑。
附帶多說幾句的是,當時歐洲皇族的婚姻,多屬政治聯(lián)姻,感情上遠非那種傾心相愛的兩情相悅,而近親繁殖導致皇族后代的多有夭折或質量不高,也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婚姻,即就是用黃金屋頂來裝飾,怕也是乏善可陳!
在從慕尼黑駛向因斯布魯克的旅行車上,曾對黃金屋頂這個早就聽說過的名勝,有過那么一點兒想象、甚或向往,但真的和它咫尺相向,卻未免大失所望,是由于歲月的“揉搓”(我想不出更合適的詞兒),還是因為那一天是個飄雪的陰天,沒辦法借太陽的光,黃金屋頂顯得灰頭土臉,毫無精氣神可言。若進一步發(fā)問:好好的一個陽臺,為什么偏要用非建筑材料的黃金,給它整上一個屋頂呢?我對身旁的老伴兒小聲說道:“這和咱們中國人過去喜歡鑲金牙,不就是一回事嗎?”倆人會心而笑。是啊,拜金、炫富,從來都是人類的一大弱點,從古到今,好像一直進步不大。只不過錢多的皇帝大整,錢少的百姓小整,而大整與小整的目的,則并無不同。難得的君與民心心相印啊,一嘆!
在黃金屋頂近旁呆了不到10分鐘,未能免俗地拍照,以示曾“到此一游”,然后去不遠處的一座教堂。教堂里既沒有當?shù)亟堂瘢矝]有外來游客,安靜極了。我在這兒坐了許久,追思1980年9月逝去的母親。母親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在教會學校讀書。在教堂里,應該會距離她老人家近一點兒吧!教堂門外,有一片盛開的郁金香,一場春雪的輕輕覆蓋,給美麗平添了圣潔,讓人久久不忍離去。
讓我難忘,并激發(fā)我還沒離去、就想再來的強烈愿望的,還有因斯布魯克舊城區(qū)毫無暴發(fā)戶惡俗氣息的古樸建筑、老舊小街,以及它那種寧靜安詳、從容不迫的優(yōu)雅范兒。當然,更有那里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清新空氣;也有我非常想,但這一次卻沒能乘坐的通向城市四周許多山峰的高山纜車。抱歉,唯獨沒有那個大名鼎鼎、常被旅行社用來招徠游客的黃金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