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水
我愛雅讀。雅讀就如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中所說:“不用心,不費心,拿這做消遣?!痹谝槐Х?,溫柔的燈光,窗明幾凈,夜深人靜之時,手捧一卷,美在景,妙在閑,樂在趣,是一種心情的愉悅,其妙味更非常人可以體驗。
雅讀美在景。讀書需要一個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晚明作家吳從先說得好:“齋欲深,檻欲曲,樹欲疏,蘿藤欲青垂;幾席、闌干、窗竇,欲凈滑如秋水;榻上欲有云煙氣;墨池、筆床,欲時泛花香。讀書得此護持,萬卷盡生歡喜?,樑啥?,不足羨矣!”能坐在這樣的書齋中才可以算作雅讀,可見此位藝術(shù)和情趣大師講究雅讀。他又進一步告訴我們在什么環(huán)境讀什么書最為宜:讀史宜映雪,以瑩玄鑒;讀子宜伴月,以寄遠神;讀佛書宜對美人,以挽墮空;讀《山海經(jīng)》《水經(jīng)》、叢書、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無垠之游而約縹緲之論;讀忠烈傳宜吹笙鼓瑟以揚芳;讀奸佞論宜擊劍捉酒以銷憤;讀《騷》宜空山悲號,可以驚壑;讀賦宜縱水狂呼,可以旋風;讀詩詞宜歌童按拍;讀神鬼雜靈宜燒燭破幽。他則遇境既殊,標韻不一。故雅讀雖講究,到是一種享受。
雅讀妙在閑。一個人整天為生計而奔波,過著數(shù)米計薪的日子,那無異于低頭覓食的螻蟻。人在牢記心中道德律令的同時,亦應(yīng)讀書來仰望頭上燦爛的星空。雅讀是一種休閑,是一種解脫。當我煩悶,雅讀可以解悶;當我愁苦的時候,雅讀可以忘憂。從而使我由瑣碎雜亂的現(xiàn)實提升到一個較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觀者的冷眼回顧自己的忙碌和沉迷。一切日常以為大事的焦慮、煩擾、氣惱、悲愁,以及一切煩擾紛爭,這時都不值得那么認真了。閑是一種澄明的心境,而閑的最好的方法是吸取智慧,吸取智慧的方法是雅讀。
雅讀樂在趣。有人認為讀書必大塊文章,觀必圣賢,然后知為人,閱必史冊,而后知盛衰,憑理智抱著實用的目的去讀書那是苦讀;頭懸梁、錐刺股,面對經(jīng)典史籍,不眠不休,那是為了成功而讀;或皓首窮經(jīng),爬字梳文,數(shù)十載于一部,考訂整理,在這些人眼里,為了學問而估量著書中的每一個字的價值,進而定取舍,這是在“購物”而不是在讀書。
真正喜愛讀書者,讀書不是負擔,不是責任,而是一種享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命的必需。把書當作一個真正平等對話的朋友。憑感情讀自己的書是一種享受,所得到的是一種靈魂上的游泳與自由自在??梢詰{興之所至,一冊在手,悠游其間,這樣的讀書幾乎與娛樂相差無幾。書對于我,是朋友,促膝談心。正如林語堂所云:“或在暮春之夕,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經(jīng);或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哲學經(jīng)濟詩文,史籍十數(shù)本狼藉橫陳于沙發(fā)之上,然后隨意所之,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宋大儒朱熹詩云:“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
美國作家琳·施瓦茨說:“讀書賺不回大把的錢,贏不來熱烈的掌聲,也沒有歡樂和安慰可以傳達給別人,它唯一可以贈予的就是對于思維的愉悅練習?!泵慨斠股钊遂o的時候,每當公休或者假日的早上或者午休之后,或者就是工作的間隙,亦或正在旅途之中,或在書房,或在公園草坪的凳子上,甚或是在田野、車間、辦公桌旁,即就是候車候機的大廳,或者行進中的車上機上,我打開書本,或是“聽”遠古哲人、先賢的教誨,或是與現(xiàn)代當代的科學家、作家、專家教授對話,就開始進入了一種境界。隨著這種境界的攀升,在一種不由自己的狀態(tài)中,慢慢地,宣囂的紅塵離你而去,平常日子里的矛盾、糾紛、恩怨、煩惱以至于進退榮辱等,一切的一切,便都離我而去,我享受著與高人傾心交流的快樂。在不知不覺中,我的知識增加了,我的精神純粹了,我的境界提升了,我的心靈找到了一個安妥和愉悅之處。皮日休就說:“惟書有色,艷于西子;惟文有華,秀于百卉?!边@種愉悅心靈的過程,就是雅讀之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