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茂
最近的兩件小事,使我產(chǎn)生了對“領導藝術”這個老掉了牙的陳舊話題的寫作興趣。
一件是:我所居住小區(qū)的女保潔員老趙,60歲出頭,一天,兩眼紅腫,神情沮喪,往日的滿臉堆笑不見了。沒等我開口問,她告訴我,前天她媽去世了,老太太本來沒什么大病的,說走就走了。她給物業(yè)的領導請了兩天假,為老娘送殯??伤裉焐习嗪蟊桓嬷?,因兩天缺班,她一個月的工資要被扣去600元。又不是沒請假走的,為什么還要被扣工資?她邊說邊流淚。沒等我插話安慰,她繼續(xù)說,自己的妹妹在附近一家單位也是干保潔。妹妹請假奔喪,人家那里不但不扣工資,還準了兩天假,送給她妹妹1000元慰問金。“老彭你給評評理,咱這里的物業(yè)該扣我工資嗎?”聽她這么哭訴,我安慰她:“這事管理部門原是做得不對。你也別太激動,靜下心來,好好向管理部門的領導反應一下情況?!笔虑檫^去兩天,當我再見到老趙時,她對我講,她向物業(yè)的幾位領導反映情況后,領導們決定不扣她的工資。
另一件是一位羽毛球球友告訴我的:他們單位的一個同事,今年孩子高考。新到任不久的單位一把手知道這事后,沒等這個同事開口,在高考前一天上午便找到這位同事,告訴他:“下午你不用來上班了,陪著孩子去看看考場吧,反正這幾天我們工作也不忙?!边@個同事猛然間聽領導這么安排,喜出望外,激動得一時不知說啥好。
上面兩件事,一反一正,截然不同,真乃“冰火兩重天”:前者,事情中的管理者,在他們手下的一個保潔員80多歲的老母親去世后,也許受條件限制,做不到送上一份慰問金,以表同悲;臨時工身份的喪母者也不會、不敢在這方面有啥奢望。但人家老母親去世了,準人兩天假,不扣人家工資,應該算不上出格,屬于人之常情。你準假了,卻因此要扣人家600元工資(這接近于她1300月工資的一半?。?,這算哪門子假,不是假“假”嗎?做得確實不近人情。雖然,經(jīng)過當事人的哭訴和努力,600元工資最終沒被扣,但管理者們的這種做派,頗有點兒“挨了鞭子才過河”的味道,為智者所不齒。
后者,那位甫一上任,就超前一步,把事情辦到單位職工的心坎上:雖是小事一樁,但“小事”里面有情感,接地氣,很溫馨,春風化雨般,融進了領導者的領導藝術?!案腥诵恼?,莫先乎情”。一位領導,發(fā)現(xiàn)或得知屬下有某項需求(或困難),有兩種態(tài)度供選擇:A,為顯示領導人的威權,端著架子,高高在上,在辦公室里坐等群眾上門請示,然后才是“行”與“不行”,同意與否地表態(tài)、決定;B,心中時刻裝著群眾,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主動到群眾中去,到有事待辦、有事要急辦的某個職工那兒去,帶去問詢,送上關愛。實踐證明,球友單位這位新來領導的舉動,被溫暖、受感動的,絕不僅僅限于家有高考學子的那個職工一個人,而是陸陸續(xù)續(xù)知道這件事的單位全體職工。
此后,該單位昔日紀律松弛,人心渙散,職工普遍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智,“放牛小子熬日頭”,挨過一天算一天,消極怠工情緒蔓延的不良現(xiàn)象為之一掃,代之而起隨之而來的是人心思變,人心思干,上下同欲,干群關系從懸崖邊掉頭轉向,撥馬而回。短時間內(nèi),單位風氣昂揚向上,煥然一新,贏得了行業(yè)內(nèi)外和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的關注和稱贊。大家看,這是不是領導藝術,是不是“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