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
【摘 要】 公路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在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公路病害的出現會大大阻礙交通的順暢,因此,及時有效地治理路基路面病害成為了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本文介紹了幾種常見的路基的病害類型,著重探討了這幾種病害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 公路 路基 病害 治理措施
一、路基常見的病害
1、路基沉陷
1.1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路基沉落,另一種是地基的沉陷。
1.2 路基沉落的原因:填料選擇不當,填筑方法不合理,壓實不足,荷載、水及溫度的綜合作用。
1.3 地基沉陷的原因:軟弱涂層,例如:泥沼、流沙、或垃圾堆積等,填筑前未經換土或壓實,造成承載力不足,發(fā)生側面剪裂凸起,地基沉陷從而引起路基沉陷。
2、邊坡病害
常見的有:崩塌、落石、滑坡、坡面沖刷、坍塌、剝落和泥石流等
2.1 崩塌和落石
2.1.1 崩塌是巖體突然而猛烈地從陡峻地斜坡上崩離翻滾跳躍而下的現象,分為 ①滑移式崩塌;②傾倒式崩塌;③錯斷式崩塌;
2.1.2 落石是巖石碎塊的一種剝落現象,其范圍較剝落嚴重。產生原因為:路塹邊坡較陡,巖石破碎和風化嚴重,在振動及水的侵蝕和沖刷下,塊狀碎屑沿坡面向下滾動。
2.2 滑坡
滑坡是路基山坡山體或巖石,由于長期受到地面水、地下水活動的影響,使其結構破壞,逐漸失去支撐力,在自重作用下,整體沿著軟弱面向下滑動的現象。坡面沖刷是風化的巖層形成一定厚度的殘積層。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坡或溝岸泥沙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不斷的坍塌、碎落或滑坡而落入溝道,在暴雨的沖擊下形成泥石
3、路基的凍脹與翻漿
潮濕地段的路基在冰凍過程中,土基中的水分不斷的向上移動聚集,引起路基凍脹。春融時,路基濕軟,強度急劇降低,加上行車的作用,路面發(fā)生彈簧、鼓包、冒漿、車轍等現象發(fā)生,稱為翻漿。
4、公路沙害
在風沙地區(qū),沙害是公路常見的病害。其危害主要表現為風蝕和沙埋,其中尤其以沙埋為主。
5、其他病害
如:雪崩、溶洞陷落、路基滑動、巨型滑坡等,路基破壞原因總結:不良地質水文條件;不良水文與氣候因素;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不合格。
二、公路工程路基的處理策略
1、路基治理措施
1.1針對路堤填料的問題而言。在具體的公路建設之中。需要采用符合規(guī)范的路基土,要絕對保證路基所用的填土的質量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砂礫及塑性指數和含水量。
1.2 針對路基質量建設而言,車輛的荷載力,外界的自然條件都是作為考察路基建設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作為公路建設的設計者而言,做好路堤填筑前原地面處理工作是極其必要的。
1.3 針對壓實填土路基的工作。在實際的壓實過程中,要采用適宜的松鋪厚度、最佳的含水量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以來進行整體的施工建設。及時有效的保證填土路基的壓實工作得以順利進展和運行。
1.4 進一步完善排水設施,建立全線的管道、溝渠、橋涵的完整排水體系,將水損壞的危險降到最低。主要的排水問題主要有漫流、下滲和聚積,針對這些排水問題所帶來的危害,在地基的整體建設中,必須保持路面的長期干燥,路基的穩(wěn)定及堅固。另一方面,也需要攔截影響路基穩(wěn)定的地面水。同時,針對影響路基建設的地下水滲透的問題,也需要雙管齊下,疏干、降低水位,將影響地基建設的地下水并引導到路基范圍以外。
1.5 加強特殊地基的建設。我們應該嚴肅對待軟土地基的較強破壞性的問題,因為一旦地基的自身荷載力不足,軟土地的地基建設很容易出現變形和強度不足等諸多問題。針對這種現象和問題,我們一般處理地基和路堤兩個位置,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這種問題的出現。
2、邊坡防護與加固措施
2.1 植物防護
植物防護作為一種常見的防護方式,是指為減緩雨水對邊坡的沖刷力度和水流速度,以植物作為加固邊坡土壤的工具,從而實現防護邊坡的效果。通常植物防護一般都是將大面積草或樹木種植到邊坡上,來減輕水土流失,加固邊坡。植物防護是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因為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美化公路環(huán)境,也可以起到固結邊坡的作用,因此這種相對簡單、經濟、實用的加固方式被廣泛使用。
2.2 工程防護
工程防護與植物防護的使用對象不同。以護面墻防護、干砌片石防護、錨桿防護、水泥混凝土預制塊防護、擋土墻等為主要類型的工程防護是針對自然環(huán)境較為惡劣、植物難以生長的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往往土壤貧瘠,風化嚴重,常規(guī)的植物加固很難實行,因此,需要采取人工構造物進行防護的措施。
2.3 柔性支護
柔性支護相對簡單,主要指運用三維植被網和鋼繩網進行防護的措施。
3、路基沉陷對策
3.1 針對填料不符合規(guī)范導致路基下沉的現象,在技術上我們通常采用經濟并操作簡單的填土復填法來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治。這種復填法對于路基沉陷的面積,深度都有明確的要求,一般而言面積不得過大,沉陷較淺。
3.2 針對十米以內的路基沉陷,在技術上我們通常采用粉噴樁法來調整和防治路基沉降問題。在具體實際施工,所謂的粉噴樁法對土樣的含水量,固化劑的劑量,粉噴樁齡期等條件都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嚴格遵守。
3.3 針對路基填料數量有限的問題,在技術上我們通常采用在原來的填料中添加固化劑的方法來調整和防治路基沉降問題。而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那些在實際的沉陷中,受條件和時間迫切限制的路基條件而言的,這種固化劑法在要求不多,在必要的條件下可以采用。
3.4 針對路基沉陷深度較深,面積較大的問題,在技術上我們通常采用注漿法。以滲透灌漿,壓密灌漿,劈裂灌漿等為主要形式的注漿法,它通過適當的壓力將水泥漿液填進原有路基的空隙之中,這樣做不僅僅可以全新的路基實體,也可以提高整體路基的質量和可承載力。
結 語
為了能有效根治公路建設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危害現象,提高公路建設的整體質量,針對公路工程路基的病害必須做到,思想上重視,管理上到位,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要各盡其職,從而方能切實保障我國公路工程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設計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方向池,柏松平.高原山區(qū)高速公路邊坡防護[J].公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