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衛(wèi)
摘要:除了認知因素外,自卑、畏難、厭學、焦慮等心理因素同樣影響中職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本文分析提出以下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寬松課堂環(huán)境、改變教學方法、合理利用焦慮來克服學生的不良心理,提高中職生英語口語學習效果。
關鍵詞:中職學生 英語口語 心理因素
中職學生的英語普遍較差,口語更加糟糕。影響中職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英語基礎、學習環(huán)境、能力因素、心理因素等等。長期以來,人們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往往只重視智力因素,不關注心理因素?,F(xiàn)對影響中職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心理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心理因素分析
1.自卑心理
中職學生大多是中考的失敗者,總認為自己的英語基礎薄弱,發(fā)音不標準,在英語課上怕說錯被嘲笑,怕被批評而不敢說、不想說,沒有信心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別人用英語交談。長此以往,這些學生因自卑心理在英語課上保持沉默,嚴重影響了口語能力的提高。
2.畏難心理
中職學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品質(zhì),一遇到困難或挫折便停滯不前,甚至放棄。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剛?cè)雽W時在老師的引導下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英語課上還是很活躍的,愿意與老師交流,與同伴對話,但由于基礎差或自身能力等原因,其口語水平在短期之內(nèi)難以見到成效。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加深,這部分學生便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對口語學習漸漸失去了信心。如果此時老師沒有及時關注,給予表揚與鼓勵,他們的聲音就會在課堂上漸漸消失。
3.厭學心理
部分中職學生小學英語口語就沒學好,到了中學以后,出于“中考”主要是筆試(即使有口語考試也是機考,師生們認為在考前突擊朗讀、背誦就可以了),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偏重于詞匯與語法的教學,導致學生對口語學習也不重視,口語能力薄弱,學的是“啞巴”英語,對口語已經(jīng)失去了興趣。到了職業(yè)學校以后,他們的英語學習習慣難以改變,如果老師再不注重口語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英語,那么學生就會越來越討厭口語學習。
4.焦慮心理
由于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不良,老師在口語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操之過急,給他們不斷地“敲警鐘”,強調(diào)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不學好會如何如何地“處理”他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下,一些學生產(chǎn)生了過度焦慮。每當上英語課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他們便會語無倫次,甚至腦子一片空白,說不出話來,后來索性保持沉默。
二、對策
1.上好入學第一課,讓學生覺得老師“有意思”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初到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對新的學習充滿了期待。第一節(jié)英語課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學生今后對英語課的認可度。為了讓學生覺得中職英語“不難”,筆者在第一堂英語課通常不會跟學生講規(guī)矩,也不完全按教材內(nèi)容上課,而是笑嘻嘻地用他們熟悉的詞匯與他們打招呼,同時觀察學生,此時膽大的學生便會舉手回答。對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學生,筆者給予大力表揚。接下來筆者發(fā)現(xiàn)舉手的學生越來越多,大家爭先恐后地上臺表演。盡管他們的語音語調(diào)不是很準確,甚至有錯誤,出現(xiàn)“冷場”,筆者也不指出錯誤,而是給予鼓勵、圓場,并要求其他同學鼓掌鼓勵?!坝H其師,信其道”。老師要通過第一堂課讓學生覺得老師和藹可親、風趣幽默、富有激情與活力,在課堂上沒有壓力,在心理上悅納老師,消除對英語口語的恐懼感、自卑感,為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課堂“有意思”
中職學生認知旺盛,接受新事物快,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形式。要讓口語課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就得動腦筋,不斷改變教學方法,讓中職生覺得課堂充滿新鮮感。
1.把時空留給學生
在語言學習中,必須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并讓學生充分利用語言環(huán)境進行實踐。所以在口語課上,教師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設情景,在課堂上扮演“導演”的角色,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指導學生“說”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2.因材施教
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實際來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在內(nèi)容上,教師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難度上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每個學生都能說幾句。目前江蘇中職英語課本的聽說內(nèi)容做到了這一點,教師只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稍做增刪就可以了;在方法上,教師可采用比賽或游戲的方式。例如在英語課上筆者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對話比賽、朗誦比賽、唱英語歌曲比賽、英文電影配音比賽等活動,有效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在課后,筆者利用學生對電子游戲喜愛的心理,讓學生下載“英語流利說”“英語趣配音”“VOA”等APP聽說軟件,鼓勵學生在課后利用軟件進行聽說訓練。游戲激發(fā)了學生口語學習的興趣,對口語能力的提高有很好幫助。
3.消除過度焦慮,保留適度焦慮
焦慮有兩種,一種是適度焦慮,一種是過度焦慮。適度的焦慮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態(tài)度端正,思維活躍,對學習知識有促進作用。過度的焦慮則會使學生處于較低的喚起狀態(tài),導致注意力集中程度偏低,從而抑制學生的學習。一方面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營造安全、良好的課堂氣氛。安全、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緩解學生的焦慮緊張感,使他們感到放松、自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融入課堂活動中,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寬容”,因為中職生英語水平和能力畢竟有限,不要期望他們說得很流利,不犯錯誤。犯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必然現(xiàn)象,只要不影響理解,就讓學生全部說完,還要給予鼓勵,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成功者”,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消除過度焦慮。教師還要選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比如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緩解個體競爭帶來的緊張感,更容易在合作中讓更多學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從而保持充分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教師應適當利用焦慮產(chǎn)生的內(nèi)驅(qū)力,來促進學生口語學習。如筆者在平時教學中會適度組織單詞聽寫、對話默寫、自由會話、APP練習結(jié)果統(tǒng)計等活動讓學生保持適度的焦慮感。測試結(jié)果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實踐證明,適度的焦慮對學生口語學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