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南
(河南省中醫(yī)院周圍血管科,河南 鄭州 450003)
丹毒起病急驟,病情發(fā)展迅速,遷延難愈,易反復(fù)發(fā)作[1-2]。筆者用五神湯內(nèi)服及熏蒸治療濕熱下注型下肢丹毒效果較好,總結(jié)如下。
共85例,均為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研究組42例和對照組43例。研究組女19例,男23例;年齡22~70歲,平均(46.02±23.17)歲;病程2~8天,平均(5.06±2.92)天。對照組女18例,男25例;年齡21~69歲,平均(45.02±23.75)歲;病程3~8天,平均(5.57±2.01)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醫(yī)濕熱下注型下肢丹毒的診斷。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腎功能、肝功能不健全,對所用藥物過敏,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皮膚過敏、損傷、潰爛嚴重,存在血液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以及重大感染。
對照組用青霉素(山東振東泰盛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4020377)100U,溶于150mL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10天。
研究組用五神湯。牛膝10g,黃柏10g,甘草10g,紫花地丁10~15g,丹皮10g,車前子15g,茯苓10~15g,金銀花15~30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另用五神湯于HHQL中藥汽療儀(無錫華亨醫(yī)療設(shè)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進行中藥熏蒸,每日2次,療程10天。
臨床癥狀積分:①疼痛:無疼痛記為0分,疼痛輕度記為1分,疼痛中度記為2分,疼痛重度記為3分。②膚溫:正常記為0分,稍高記為1分,溫熱記為2分,灼熱記為3分。③腫脹:無腫脹記為0分,偶有腫脹記為1分,腫脹明顯記為2分,足部、小腿均腫脹記為3分。④膚色:正常記為0分,沉著色素記為1分,淡紅記為2分,焮紅記為3分。
顯效:紅腫熱痛等癥狀基本消失,膚溫、實驗室指標恢復(fù)正常。有效:紅腫熱痛等癥狀可見顯著好轉(zhuǎn),膚溫、實驗室指標基本正常。無效:紅腫熱痛等癥狀、膚溫、實驗室指標改善不明顯。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自覺疼痛 膚溫 腫脹程度 膚色研究組 42 1.21±0.11 1.02±0.14 1.21±0.14 1.28±0.17對照組 43 1.69±0.14 1.51±0.21 1.77±0.18 1.81±0.26 t 17.5492 12.6266 15.9848 11.095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下肢丹毒患者的癥狀主要是紅腫疼痛,起病急驟,同時伴有發(fā)熱、寒戰(zhàn)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極易出現(xiàn)敗血癥、膿性淋巴管炎,合并膿毒血癥[4]。中醫(yī)認為病機主要是外感毒邪,血熱內(nèi)郁。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涼血祛瘀[5]。
五神湯中紫花地丁、金銀花清熱解毒,茯苓安神寧心,黃柏清熱燥濕,車前子利濕消腫,丹皮涼血散瘀,甘草調(diào)和諸藥[6]。五神湯內(nèi)服及熏蒸治療濕熱下注型下肢丹毒療效較好。
[參考文獻]
[1] 高永昌,呂樹芹,劉團霞.大黃牡丹湯加味外敷治療丹毒研究[J].光明中醫(yī),2016,31(3):358-359.
[2] 潘超,馬朝群.中藥內(nèi)服外敷治療急性下肢丹毒23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6,48(6):43-45.
[3] 楊揚.五神湯合萆薢滲濕湯加減治療下肢丹毒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1):197-198.
[4] 朱群霞.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下肢丹毒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8):46-47.
[5] 馬朝群.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急性下肢丹毒4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yī)藥,2014,46(6):45-46.
[6] 王娟.五神湯內(nèi)服熏蒸治療濕熱下注型下肢丹毒療效及對血清NO、TNF-α、IL-1β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7,26(22):2405-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