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徐 征
(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yī)院,四川 德陽 618000)
肛門濕疹(perianal eczema )以不規(guī)則皮疹、分泌物滲出、瘙癢以及容易復發(fā)為主要特征。病變常局限于肛門口及周圍皮膚,有時也蔓延至會陰、陰囊、陰唇處[1]。筆者用肛竇切開引流術配合中藥熏洗治療慢性肛周濕疹療效滿意,總結如下。
共79例,均為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科診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21~63歲,病程6個月~5年。對照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齡25~66歲,病程4個月~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慢性肛門濕疹診斷[2]。
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心、肺、肝、腎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疾??;②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物;③3周之內肛周局部外用過任何抗真菌類藥物;④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⑤有混合痔、肛裂、肛瘺、慢性結直腸炎和肛周性傳播疾病等肛腸相關疾病。
治療組腰麻滿意后會陰部消毒鋪巾。彎鉤探針于肛周皮損嚴重處向肛內探查,探及病變肛竇,沿彎鉤探針作放射狀切口切開肛緣皮膚及對應肛竇,適當延長切口以利引流并適型修剪切口邊緣變性皮膚,并于切口之間可適當放射狀切除增厚皮損。術后取肛潔舒熏洗散(地膚子、川椒、黃柏、野菊花、大楓子、苦參、白花蛇舌草、千里光、苦參、冰片,由我院藥劑科提供)加入2000mL沸水,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坐浴,時間10~15min,早晚各1次,2周為一療程。
對照組用溫水坐浴后以派瑞松(國藥準字H20000454)涂于濕疹皮損處,輕輕按揉以使藥物均勻分布,每日2次,2周為一療程。
觀察術后1個月、2個月的臨床有效率及復發(fā)率。
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
按《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臨床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皮損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皮損明顯減輕、減少。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皮損較治療前減輕、減少;無效:臨床癥狀及皮損均無明顯改善。
兩組療效見表1、表2,復發(fā)情況見表3。
表1 兩組術后1個月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術后2個月療效比較 例(%)
表3 兩組治療后3個月及6個月復發(fā)比較 例(%)
慢性肛周濕疹是一種病因尚不明了的可能有多種原因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可能與肛門局部病變有密切關系。隨著現(xiàn)代解剖學及病理學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肛隱窩具有儲存黏液,且具有一定“潤腸通便”作用,而與之相連接的肛腺組織具有分泌這種黏液的生理作用。各種肛門及腸道疾病等因素導致肛隱窩感染,肛腺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增多,加之受刺激肛隱窩的彈性變弱,黏液的儲備功能降低,最終黏液溢出肛隱窩分布于肛門外,肛周皮膚的酸堿性平衡遭到破壞,長期刺激使其過敏而形成慢性肛門濕疹。慢性肛周濕疹會導致肛周皮膚增粗、增厚從而影響藥物的吸收,加之局部搔抓,致皮損及苔蘚樣變加重,又進一步阻止了藥物的吸收[3]。目前治療方法眾多,手術方法如肛周皮損切除術、神經離斷術、亞甲藍液局部封閉療法等,但都因其未針對疾病的根本原因對癥治療而療效欠佳。藥物保守治療常用抗組胺藥(一、二代)和含類固醇激素藥物外用,但是抗組胺藥不良反應較多,如中樞抑制作用、頭痛、精神運動性損傷和抗膽堿作用、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4]。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激素類藥物派瑞松為中強性的糖皮質激素,停藥后易反彈,并有可能使?jié)撛诘母腥静≡罨顒雍蛿U散。對于曾經未接受過激素類藥物治療的慢性肛周濕疹患者,前期效果往往比較滿意,患者癥狀能一過性緩解,長期用藥會由于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未能對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對證治療,導致臨床療效欠佳及復發(fā)增加。
從慢性肛周濕疹的基本病理改變入手,采用肛竇切開引流術治療有良好的效果。手術切開破壞病變肛隱窩使其重新修復,使肛竇炎的局部癥狀消除,從而間接減少了肛周分泌物,達到治本的目的。術中于濕疹病損皮膚處用放射狀切口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斷肛門周圍皮膚的末梢神經,緩解肛門瘙癢,阻斷“瘙癢-反復瘙癢-皮膚苔蘚樣變加重”的惡性循環(huán),達到治標的目的。
中醫(yī)認為,慢性肛周濕疹的病機主要為濕熱久蘊、血虛夾風。肛潔舒洗劑是我科前輩根據肛周濕疹的病機在苦參湯的基礎上加減而成。方中地膚子、川椒、黃柏、野菊花、大楓子、苦參、白花蛇舌草、千里光、苦參、冰片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痛、祛風透疹等功效。野菊花、苦參、冰片等藥物具有對多種細菌及真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因此,手術后用中藥熏洗可提高療效,減少復發(fā)。
[參考文獻]
[1] 金虎.現(xiàn)代肛腸病學[M].北京: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379.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37.
[3] 張東銘.肛腸外科解剖生理學[M].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22-30.
[4] 陳文平,張平.手術配合局部外用藥治療慢性肛門濕疹臨床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7,13(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