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彩仙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部提出各級中小學校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教學要求,圍繞著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許多的教育專家學者和中小學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和策略。小學語文的學科素養(yǎng)包括人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語文積累、語文知識和學習習慣,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人文素養(yǎng),就是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努力打造學生的語文情感,從而增強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語文能力。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談談自己的見解和培養(yǎng)舉措。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語文學科素養(yǎng);語文情感;培養(yǎng)策略
語文教學主要是文章的解讀教學,也就是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結構、寫作手法以及表達情感。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著重對文章的內(nèi)容、結構、寫作手法這三個方面進行解析,對于文章的情感表達的解析不夠透徹,分配的教學時間比重也相對較少。自教育部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科素養(yǎng)以來,情感教育的教學比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所提升,但其教育方法不夠系統(tǒng)化,教育手法單一化,仍然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情感教學情境,由境生情
環(huán)境是影響情感產(chǎn)生以及情感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情感教育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考慮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輔助教學。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類似文章發(fā)生環(huán)境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學習文章的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對作者產(chǎn)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課文學習效率。例如,筆者在講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十二課《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就采用了情境教學法。筆者先展示出攝影作者拍攝的西沙群島美麗的相片,比如顏色豐富的珊瑚礁、種類多樣的海洋動物、陽光海岸和金色沙灘、藍藍的海水和海防崗哨等西沙群島的特有景光,把同學們先帶入到美麗的西沙群島情境中去,給予學生們一種較為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隨后,筆者再讓學生們誦讀一遍課文,在設定的情境中去深入感受作者在西沙群島的所見所聞以及情感體驗,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增進課堂樂趣。
二、品味語文的藝術魅力
語文課本是文章的集合,而文章是作者將字詞通過藝術化的手法加工處理連接成語句,再通過進一步地起承轉合而構成的。所以,在小學語文課文中,藝術化、抒情化的寫作手法鱗次櫛比,小學語文教師應著重把握住課文中的藝術化部分和抒情部分,為學生們分析藝術化、抒情化的寫作手法的妙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情感。語文的藝術魅力是無窮的,而藝術具有直達人心的奇妙功能,因此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可以多開展品味語文的藝術魅力的課程體驗,提高學生對語言靈感,增進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筆者在講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課《火燒云》時就重點講解文章的藝術化寫作手法。文章的第四、六段描述的火燒云的形狀變化,分別將火燒云比作“馬”“大狗”“大獅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火燒云的形態(tài)描繪地惟妙惟肖。另外,文章第五段“那條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面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還運用了想象的藝術手法,把相對靜態(tài)的火燒云想象成動態(tài)的,為學生們描繪了一個動態(tài)的獨特景光,可以說是魅力無限了。最后,文章的第六段“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使學生們?nèi)菀茁?lián)想到印象中的石獅子的樣子,能夠更加形象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三、寓情感教育于實踐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實踐,因此小學語文的情感教育要從實踐出發(fā),讓學生在社會的實踐當中去親身實地地感受語文所帶來的情感體驗。小學語文教師進行的情感教育是要多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多發(fā)現(xiàn)和思考,運用語文所學的知識去體會,去感悟,從而得到完美的情感體驗,充分感受語文的魅力。例如:筆者在講二年級下冊第六課《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讓學生們仔細品味詩的最后兩句“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哪里?!边@句話的表面含義是雷鋒叔叔是一個熱衷于獻愛心的人,但其深層含義是只要你能夠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獻出愛心,你也可以是雷鋒叔叔,人人都可以是雷鋒叔叔,也就是說要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習雷鋒叔叔的無私和無畏的偉大精神,要將這種精神應用于實踐當中,切身實地地去幫助有需要的有困難的人,將雷鋒精神落實到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當中。在實踐中感悟雷鋒精神,能夠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雷鋒精神的真正含義,從而激發(fā)出內(nèi)心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情感,這是情感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行情感教育,既是符合教育部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科人文素養(yǎng)的要求,又是契合小學生的心理和學習需要的體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行情感教育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本文所提到的情境教學方法、藝術解析法和實踐教學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教學辦法,但歸其根本,都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感為根本目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住情感教育的根本宗旨,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教育方法和理念,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情感。
參考文獻:
[1]杜宏偉.小學語文教育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
[2]吳鳳棉.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快樂閱讀·經(jīng)典教學,2010(12).
[3]張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0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