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銀燕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養(yǎng)成以及心理養(yǎng)成的重要的階段,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日常的管理者以及生活的參與者,是學生在校的第一管理人與責任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班主任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引導工作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本文重點闡述了班主任工作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相關(guān)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健康成長;重要性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班主任在小學生的日常心理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細致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并盡可能的找到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chǔ)上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進行改善,對學生的思想以及心理進行引導,最大限度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日常的班級管理與學生的指導,簡而言之就是管理班級的內(nèi)務以及同學關(guān)系。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接近學生,也是最能夠了解學生的管理者。教師能夠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并能夠科學的觀察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在通過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課上的表現(xiàn)情況以及心理狀況,并能夠在管理的過程中直接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1]。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班主任是學生心理以及生活的引導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心理健康具有可傳遞的功能,能夠影響他人,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可以促使學生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不開心,并能夠在遇到生活困惑時向前發(fā)展。與此同時,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具有協(xié)調(diào)同學人際關(guān)系的功能,并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生活的幸福感。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chǔ)。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盡可能的圍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客觀的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內(nèi)在需求,在此基礎(chǔ)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對心理萌芽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例如,在學生關(guān)系的對待上,要盡可能的平等,并充分的發(fā)揮人文主義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班主任要重視自己的言辭,并盡可能的愛護學生,增強班級內(nèi)部的凝聚力。班主任要及時的與學生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話語權(quán),了解學生的需求,并對學生的不良心理進行疏導,保持學生健康的心態(tài)。當學生的行為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不要立即的去責罵學生,首選要通過溝通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原因,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只是一味的責罵學生,會導致學生的情緒低落,在小學時期還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最終導致其行為更加惡劣。及時的溝通以及心理疏導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2]。
(二)多樣化的班級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要積極的開展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班會,并積極的開展班級內(nèi)部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生活以及學習環(huán)境。首先,教師要定期的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學生在班會上將自己心里的想法闡述出來,教師能夠在班會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特質(zhì),在此基礎(chǔ)上對心理陰暗面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學生進行疏導。班主任可以在班會之中教導學生梳理情緒以及心理的方法,可以以實際的案例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心理的啟發(fā)。教師可以教導學生深呼吸法、自我情緒調(diào)節(jié)法、換位思考法等,最大限度的降低學生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其次,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課外活動可以以集體讀書或者集體娛樂的形式進行,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校的趣味,還能為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條件。開展多樣化的班級活動是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路徑,能夠保障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進而實現(xiàn)班主任工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三)了解學生需求,重視學生心理狀態(tài)。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需要能夠準確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并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首先,班主任要具有全面的心理學知識,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班主任還要盡可能的了解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生的不同行為,能夠給予合理的解釋,當學生失落以及困惑時,要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當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時,盡可能的為二者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學生不良心理的產(chǎn)生。其次,班主任要給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的重視,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愛心、責任心、耐心,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繼而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十分重要,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并具有一定的責任心、耐心以及愛心,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并通過班級活動讓學生感受校園生活的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活目標。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教師要掌握科學的心理引導策略,培育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肖淼祿.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滲透措施探討[J].中華少年,2017(27):262.
[2]何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四年級班主任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