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榮
摘 要:高考結束后與被高校錄取前的這段真空期,是每一個高考學子及家長思考的問題。本文分析高考后的這一時期,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存在的心理問題,并且探討了如何平穩(wěn)度過這一時期的策略,考生們都能做些什么而從中獲得成長,為廣大學生和家長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考結束;調整心態(tài);心理問題
高考已經結束,在走出考場的一刻,有人談笑風生,有人一言不發(fā)。雖然考試已經結束,但備戰(zhàn)已久的學生從心理上卻難以松弛下來,特別是在等待“能否被錄取”的漫長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試成績和自己預期有較大差距而產生的焦慮和自責,又要承受因等待錄取而產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對自己內心對前途命運的主觀猜測,又要面對來自周圍人的各種詢問和議論。有的家長反應說:自己的孩子高考結束后,這兩天蒙頭大睡,一言不發(fā),他非常擔心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有的學生說:現(xiàn)在特別茫然,高考前所設想的各式放松的行動都沒有興趣去做,看一天電視也不知道演的是什么?!币灿胁簧賹W生采取徹底放松的方法,通宵達旦地上網、K歌,賣掉高中的所有課本或者將其燒掉撕掉,已獲得一種徹底“解放了”的感覺。
所以,如何應對高考結束與被高校錄取前的這段真空期,是值得每一個高考學子及家長思考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是建立在對問題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的。那么,高考后這一時期,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如何?存在哪些心理問題呢?
1.焦慮自責心理
從高考結束到知曉成績這一時期,有的考生認為自己考得不好,對不起家人多年的悉心照顧與支持,辜負了父母長輩的殷切期望,整天把自己關在家中,不敢見人。他們有可能陷入自怨自艾的狀態(tài),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陷入自責和惶恐之中,甚至出現(xiàn)“自閉癥”現(xiàn)象,這些考生如果不及時調整心態(tài),很有可能由于長期心境低落引發(fā)抑郁癥。
2.迷茫心理
高考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明確的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高考。但是伴隨著高考的結束,目標消失了,他們一下子就變得沒有目標而無所適從,甚至有的學生不適應突然松懈下來的生活節(jié)奏,導致身體方面的不適,比如感冒發(fā)燒等。這時候很多考生天天上網、睡覺、甚至無節(jié)制的聚會喝酒,實際上在這些熱鬧的瘋狂的放松背后,他們是很空虛的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到底要干些什么。
3.放縱心理
很多考生走出考場之后,剎那間感到如釋重負,事實上心理還處在一種應激的狀態(tài)下,壓抑情緒需要一段時間慢慢地消退。但有的考生卻選擇一種放縱的方式來惡補三年來心中的欲求。有的通宵上網打游戲;有的吃飯都在看美??;有的夜不歸宿地K歌,甚至有的考生以報復式的極端方式,把成堆的輔導材料燒毀,這種從長期壓力到突然松弛的巨大心理反差,引發(fā)多種問題發(fā)生,比如親子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等。
那么,如何平穩(wěn)度過這一時期呢?考生們都能做些什么而從中獲得成長呢?
1.理性看待高考,正確看待自己
勇于面對自己失敗的地方,總結教訓認識到高考已經結束,成績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食、臨場發(fā)揮等因素的綜合結果,不管最后結果如何,都要接受這一客觀現(xiàn)實;坦然面對別人的評價,主動和別人溝通,既能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請別人給自己好的建議學會主動和別人溝通,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表達出來,和父母、親朋好友溝通。適度的自我內心暴露正是宣泄負面情緒的好方法;找到自己做的好地方,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性格的弱點,并不斷完善自我。
2.適度放松,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比如旅行,和三五好友一起出行,在旅行中放松身心,交流思想,增進友誼;適度健身,在酣暢淋漓中得到放松和宣泄,建議盡量進行室內活動,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外出活動,特別是爬山,避免出現(xiàn)中暑、呼吸困難等癥狀;進修外語,有的學生打算出國,可以利用暑假長假期進修外語,為出國做好過渡和準備,即使不打算出國,進修外語也可以為大學通過四六級奠定不錯的基礎;學做家務,上大學后面臨的是自己打理生活,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解決,所以這一時期是增強獨立性的好時機,為大學獨立生活排除后顧之憂。
3.為上大學做好物質和心理準備
積極認真選擇大學和所感興趣的專業(yè),清晰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規(guī)劃好大學生活,還可以找已經上了大學的學哥學姐,交流一些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等經驗;每天讀一些與大學專業(yè)相關的書籍,參加外語學習。
那么這時候,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呢?
1.當孩子談論高考成績,出現(xiàn)的有負面情緒,家長首先要傾聽,認真聽孩子在講什么內容,他們的情緒和內心感受是什么。努力理解他們的感受和內心,切不可插話,隨意打斷他們的傾訴?;蛘叱鲋饕?,甚至指責他們。給孩子提供適當?shù)臋C會和途徑,發(fā)泄出他們心中的情緒。
2.高考過后,多陪伴孩子一起度過家庭美好時光。比如一起去旅游,一起去散步,體育活動,健身,美食等。
3.和孩子一起研究各個大學及專業(yè)設置,根據(jù)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結合高考成績,給孩子具體填報志愿和專業(yè)的引導,供孩子參考。切不可,替孩子做主,選擇大學和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