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朱蕾
(宜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 宜都 443300)
現(xiàn)階段,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不斷變化,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顯著增多,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胰島素泵主要是通過微型電子計算機來對胰島素輸注進行控制,對正常人胰腺分泌胰島素進行模擬,是強化治療糖尿病的一種重要方式[1-4]。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患者因為嚴重缺乏對胰島素泵相關知識的了解,可能會出現(xiàn)胰島素應用不合理現(xiàn)象,進而對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5-9]。為此,本研究對持續(xù)皮下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綜合護理干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5.23±12.68)歲,平均病程(7.26±2.68)年;文化程度為大學、初高中、小學及以下的患者分別有10例、26例、14例;并發(fā)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分別有18例、19例、13例。對照組患者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齡(68.59±12.28)歲,平均病程(7.26±1.03)年;文化程度為大學、初高中、小學及以下的患者分別有11例、24例、15例;并發(fā)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分別有17例、18例、15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對比價值。本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在自愿情況下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自愿參與研究者。排除標準:不愿參與研究者;精神異常者;存在嚴重肝腎心疾病者;配合度低下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采用胰島素泵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前,醫(yī)護人員要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使其明白胰島素泵的具體工作原理以及日常使用方式,告知其并發(fā)癥出現(xiàn)時的具體處理方式,演示特殊情況下如何正確使用胰島素泵;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干預與運動干預。
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除了采用與對照組一樣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干預外,還要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因為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嚴重缺乏對胰島素泵的了解,所以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焦慮、緊張、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為此,醫(yī)護人員要及時向患者講解胰島素泵的特點,采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的安全性、必要性與優(yōu)越性;對相關資料進行查詢,或者制作胰島素泵使用相關知識使用手冊,促使患者對其進行更加全面、直觀的了解,將其不安心理消除,進而樹立起治療信心,提高治療配合度與依從性。②對患者加強認知干預: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教育,包括糖尿病的具體發(fā)病原因、治療方式以及臨床表現(xiàn),將其自我護理、管理能力增強。③對患者加強行為干預:對患者加強行為干預的主要目的在于將其不良生活方式改變,將其體重、身高、性別、年齡、個人愛好以及勞動強度作為依據(jù),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運動方案與飲食方案,以此來促使其更好更快恢復健康,對工作與生活進行合理安排。④為患者建立起家庭支持系統(tǒng):鼓勵患者家屬多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給予其充分支持與鼓勵,為其構建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囑咐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用藥監(jiān)督,避免漏服或者誤服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此來將消極情緒克服,對疾病康復進行有效促進。⑤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出院指導:將患者心理狀態(tài)、生活習慣與工作情況作為依據(jù),由健康管理專職護士為患者提供運動、飲食等方面的個體化指導。⑥胰島素泵置泵護理:采用超短效人胰島素與短效人胰島素類似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優(yōu)先選擇腹部為注射部位,這主要是因為該位置的胰島素能夠以較快速度吸收,不受活動影響。注射部位應該在臍周三厘米以上,將經常摩擦、疤痕、皮膚皺褶、硬結、疼痛以及紅腫等位置避開。置泵3 d之內,每天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8次監(jiān)測,將監(jiān)測到的血糖水平作為依據(jù),對胰島素餐前最大劑量與基礎率進行調整。置泵3 d之后,將患者血糖控制情況作為依據(jù),以此來將監(jiān)測次數(shù)減少。置泵3~7 d后屬于胰島素劑量的調整期,應該觀察是否有低血糖出現(xiàn)。與此同時,要了解是否有高血糖出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情況下,要對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是對胰島素泵的具體工作情況進行仔細檢查,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將胰島素泵管路更換。囑咐患者不能亂按胰島素泵的功能鍵,做好防摔、防水工作;囑咐患者避免注射部位進行活動,防止針頭彎曲或者脫出;對胰島素泵的運行情況、藥物剩余量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囑咐患者采用快速分離器沐浴,脫開泵,并且將防水帽套上;患者在做放射線檢查時,要將胰島素泵分離出來,并且將其取下,避免射線給其帶來不利影響。⑦做好并發(fā)癥預防工作:指導患者對低血糖出現(xiàn)的先兆癥狀進行識別,包括面色蒼白、惡心、饑餓感、出汗、心慌以及頭昏眼花,并且積極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應對;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能力通常較弱,為此,要避免其注射部位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每天對注射部位進行2次檢查,了解其是否有脫出、過敏、感染以及出血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通常情況下,建議每隔5~7 d將輸注部位更換1次,并對胰島泵的運行情況進行仔細觀察。
1.3 觀察指標
1.3.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
1.3.2 對比兩組患者胰島素泵使用過程中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包括Somogyi現(xiàn)象、黎明現(xiàn)象、酮癥酸中毒與低血糖。
1.3.3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將其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3個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相較于護理前,兩組患者護理后各項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更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between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between two groups(±s)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餐后2 h血糖(mmol/L)16.25±2.16 11.08±2.29a 15.92±2.92 8.20±1.81ab時間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糖化血紅蛋白(%)8.85±1.92 7.82±1.14a 8.98±2.05 6.01±1.25ab空腹血糖(mmol/L)8.98±1.58 6.85±1.06a 9.08±1.42 5.22±1.01ab
2.2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沒有患者出現(xiàn)Somogyi現(xiàn)象、黎明現(xiàn)象與酮癥酸中毒現(xiàn)象,只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了低血糖,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00%;對照組患者沒有出現(xiàn)Somogyi現(xiàn)象與黎明現(xiàn)象,由5例患者出現(xiàn)了酮癥酸中毒現(xiàn)象,7例出現(xiàn)了低血糖現(xiàn)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4.00%。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00%,相較于對照組的24.00%更低(P<0.05)。
2.3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護理依從性為96.00%,相較于對照組的70.00%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ing compliance between two groups[n(%)]
臨床上,糖尿病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的一種,其主要特征為高血糖,該疾病是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疲乏無力、肥胖、多食、多尿、多飲。該疾病對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均造成了嚴重影響,除了采用合理方式對其進行治療外,為其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也是十分必要的[10-11]。本研究中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了常規(guī)護理與綜合護理,結果顯示,相較于護理前,兩組患者護理后各項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更大;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00%,相較于對照組的24.00%更低(P<0.05),可見通過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更好控制,將各種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降低。這主要是因為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將每例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jù),為其提供全面、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本研究患者采用胰島素泵進行在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性了系統(tǒng)、全程、全面的綜合護理干預,向患者講解胰島素泵的相關知識、置泵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護理方式、并發(fā)癥處理方式以及家庭、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教育與護理,能夠將護理針對性加強,促使患者對疾病進行系統(tǒng)化的了解,進而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行為。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應用于持續(xù)皮下注射胰島素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推廣價值顯著。
[1] 王春秀,付慶敏,張淑榮,等.不同胰島素注射方式及護理干預治療糖尿病療效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23(9):65-67.
[2] 金蘭,李惠芬,董琴,等.影響糖尿病胰島素患者使用胰島素泵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9):101-103.
[3] 羅寶萍,侯文利,劉美宏,等.反饋-漸進式培訓法在非內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筆注射技術培訓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6,32(6):15-16.
[4] 徐新紅.對糖尿病患者正確使用胰島素筆注射胰島素的護理教育干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9-120.
[5] 劉小英,劉紅梅,譙艷,等.糖尿病護理門診個體化指導在起始皮下注射胰島素患者局部皮膚感染中的作用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5,25(16):132.
[6] 陳婷.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糖尿病的護理風險探討[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7,15(5):105-106.
[7] 吳慶宴,張燕,劉艷,等.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對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護理風險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22):153-154.
[8] 戴慧芳,蘇小游,潘碧林,等.基于網絡醫(yī)療平臺的延續(xù)護理對初始使用胰島素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浙江醫(yī)學教育,2016,15(6):32-34.
[9] 伍云婷.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致夜間低血糖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飲食保健,2017,4(22):296.
[10]高芳,楊虹琳.胰島素聯(lián)合藻酸鹽銀離子敷料治療糖尿?、笃趬函徎颊?例的護理[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8):9639,9641.
[11]陳瑛.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5,29(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