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杰 鐘文文 高翠娟
摘要:本文結合作者微生物學雙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闡述了在高等院校專業(yè)基礎課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詳細論述了作者在微生物雙語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情況及成果,對高校培養(yǎng)具有國際合作意識、國際交流與競爭能力的外向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微生物雙語課;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6-0153-03
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迅速發(fā)展和生物技術的廣泛應用,微生物學已成為當今發(fā)展最為迅速的科學領域之一。目前,生命科學領域的許多新知識體系都以英文的形式出現(xiàn)在國際期刊、互聯(lián)網及各種資料中。英語作為一種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使用其進行英文翻譯與寫作已經成為各國科研工作者的基本技能。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微生物產業(yè)將成為21世紀的重要產業(yè)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微生物學雙語教學的探索,完善教學內容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適合于21世紀的國際化人才將是微生物學教學改革的導向。如教育部在高教[2001]4號文《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提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zhàn),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山東省高等教育內涵提升計劃(2011—2015年)》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引進國外優(yōu)質課程資源,推行雙語教學,提高課程建設的國際化水準”。國家教育部有關“淡化專業(yè),加強基礎,拓寬面向”的新的專業(yè)調整精神,以及開展“雙語教學”的有關要求,都說明實行雙語教學可以讓學生直接了解微生物學的學科發(fā)展趨勢、研究的熱點問題,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必然趨勢,對于跟蹤國內外微生物學發(fā)展前沿、教學內容與國際接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注重微生物雙語教材建設,實現(xiàn)科學選材
雙語教學選材是關鍵,選材要兼顧課程專業(yè)特點和學科前沿理論進展情況,并能反映專業(yè)的特點與需求。我校高度重視雙語課教材建設,鼓勵選用優(yōu)秀原版教材、影印教材或自編教材,2011年全校資助出版教材30部,2012年計劃資助出版教材20部,近幾年來我校資助出版教材數(shù)量逐年增加。在雙語教材方面學校提出以下要求;教材既要內容合適、水平先進,也要符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同時還要便于教師教和學生學。首先,因地制宜,科學選材。針對我校目前微生物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我們選擇國外知名出版商McGraw-Hill出版的《Microbiology》(fifth edition)、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y外文原版教材、影印版速覽教材和英漢對照教材,作為基礎教材素材,同時兼顧周德慶主編的、武漢大學沈萍《微生物學》等教材基礎內容。并且在此基礎上,按照我校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和制藥工程三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設置情況,建立了雙語教學圖書庫、教材庫,讓學生從中自由選材。無論學生選取那種教材,必須保證每個教學班級選取教材種類不低于5種,這樣有利于學生互相傳閱教材,既能使學生學習到重點難點知識,也能使學生學習到每個教材獨特的內容,以此達到學生自由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和各取所需的目的。其次,注重實效,選用自編教材。本著“先漢后英,英漢對照,同步進行”的教學理念和思路,自編微生物雙語教材。自編教材內容上與中文版教材吻合,章節(jié)順序安排也一致,只是內容上進行了適當濃縮,即將每章節(jié)內容以英文摘要形式進行概述,且要求每篇外語文章摘要都能涵蓋主要的微生物專業(yè)詞匯和基礎理論知識。這樣的自編教材使學生學到扎實的知識理論,同時還能學到外語專業(yè)詞匯;既能使學生產生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專業(yè)外語語感和外語表達能力,最終使學生體會到雙語教學的優(yōu)越性。
二、改革課程設置方式,實現(xiàn)自由選課
我校在制藥工程專業(yè)實施了分層次教學,一個層次是全英語教學,即教材、講義、課堂語言、考試等全程為純英語教學,授課對象為卓越班學生:另一層次為英漢對照的雙語教學,即教材、講義、考試為純英語,但課堂語言同時使用英語和漢語,授課對象為普通班學生。除此之外,每個層次至少有2名教師同時開課,兩個層次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考試內容完全相同,本院學生可根據自身外語水平情況自由選擇上課班級和授課老師,從而解決雙語教學“課堂授課一刀切”和學生學習質量參次不齊的問題。比如:英語沒有通過國家4級英語水平考試的可選擇普通班級上課,4級以上的同學可以選擇卓越班上課。最終實現(xiàn)雙語課選課自由,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微生物雙語學習質量。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yè)設置高級班和普通班,高級班主要對四級以上學生開設,普通班針對未通過國家英語CET4級考試的同學開設,打破班級和專業(yè)界限,實現(xiàn)雙語課程選課自由和因材施教。
三、明確教學目標,優(yōu)化授課內容
微生物雙語課不是教給學生單純的英語知識,而是著重要教給學生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外語。2006年以來,我校分別在生物技術專業(yè)、生物科學專業(yè)和制藥工程三個專業(yè)開設微生物雙語課程,同時確立了微生物雙語課的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微生物專業(yè)素質和外語水平,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熟練閱讀外文資料和文獻。為此我們對課堂內容進行了優(yōu)化,首先,無論什么層次的教學班,都要按照“先講授漢語后講授英語”的模式先講解每章節(jié)的內容,讓學生首先掌握好漢語形式下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為學習英文專業(yè)詞匯和知識打下前期基礎。其次,講完每一章節(jié)內容后,接著列出每章節(jié)專業(yè)詞匯和英文摘要或者短文,讓學生掌握每個章節(jié)的專業(yè)詞匯和重點內容,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通過這種課堂教學內容的設置,切實保證了我校微生物雙語教學的質量。
四、跨院系優(yōu)化師資隊伍,實現(xiàn)雙語教學資源共享
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關鍵。要搞好雙語教學,首先需要一支勝任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要求任課教師不但有廣博的專業(yè)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還需具有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為此,我校采取了多種措施加強雙語教學隊伍的建設,首先鼓勵跨院系組建雙語教學團隊,實現(xiàn)了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微生物雙語教學的師資共享。其次,學校高度重視雙語教學課程建設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雙語教學師資培訓,鼓勵教師開展雙語教學,大力支持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制訂了雙語教學建設基本要求及實施方案,從制度建設、政策支持、經費支持等方面入手,切實保障了雙語課程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做法如下:1.鼓勵中青年教師參加雙語教學脫產培訓,強化英語寫作和口語水平;2.引進留學海外的歸國人員,提高雙語教學整體素質;3.選送國內骨干教師赴出國進修;4.鼓勵教師網上學習國內外高校微生物教學相關課程視頻材料;5.聘請多位英國和美國的大學教授對微生物課程教師進行外語培訓;6.每周五下午4—6點,教研室教師舉辦英語“Seminar”,要求每位教師準備10分鐘的專業(yè)英文報告PPT。通過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我校微生物雙語師資的水平,也進一步推動了我校微生物雙語教學的質量。
五、增加視頻材料,增強視聽效果
首先,從互聯(lián)網相關網站和數(shù)據庫搜集國內外微生物教學視頻材料、微生物雙語精品課程講課錄像等視頻材料,將其整理、加工和剪輯成專業(yè)授課視頻短片,在課堂上安排播放,通過這種方式大大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專業(yè)外語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們學到了一些新的課外知識。其次,向學生提供外語學習網站,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微生物專業(yè)詞匯、進一步增強學生閱讀能力,不斷強化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間接地為提高聽說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我們向學生推薦美國英文網站“微生物世界”,該網站上面的資源很多。對微生物學雙語教學來說最有用的是其微生物學相關英文動態(tài)廣播及可以免費下載影像資料.英文程度好的同學,還可以從該網站在線觀看主頁上的即時采訪。在開課前就給學生提供一些網絡資源,方便學生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這樣對于教師的發(fā)音的認同及信任大有好處,也能提升學生上外網瀏覽的信心與積極性,最終激發(fā)學生學習微生物學專業(yè)外語的興趣。
六、強化課外輔導,充分發(fā)揮網絡課程作用
為保證微生物雙語課程學習效果和質量,我們特別注重課外輔導環(huán)節(jié)。為此,我們建立了微生物學雙語示范課程網站。將微生物學課程的教學大綱,中英文課件,微生物學基礎知識,課后習題,考研輔導習題,考試大綱等全部上傳,同時設置網上即時交流欄目、有問必答欄目等。再者,要求任課教師自制理論課和實驗課教學錄像,將錄像上傳到相關網站,讓學生預習和自學,以此提高、補充和加強對微生物雙語課的學習。比如:對微生物實驗課,進行規(guī)范性實驗操作進行錄像,并且對錄像實施雙語講解,讓每個人通過視頻都能清晰地看到操作規(guī)范從而達到優(yōu)化實驗的目的。除此之外,我們還有計劃、有目的地將教學錄像格式轉換后上傳到相關網站,讓學生通過QQ群、微信群觀看學習,以此來強化學生課下學習質量和效果。
七、強化雙語教學考核手段,切實保障雙語教學質量
為切實保障雙語示范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學校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雙語課程的開設,同時要求全校雙語教學要適時進行課程建設和改革,具體做法如下。
1.單獨設置工作量計算方法和標準,鼓勵和支持我校雙語課教學。教師采用雙語教學的課程,其工作量的計算將在普通課時的基礎乘以3.0的系數(shù),并隨著雙語教學的改革可以適當調整計算標準與方法。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深化和改革,雙語課教學的考核辦法會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最終達到以考核促提高的目的,工作量計算方法和標準會得到更為合理地設置。這為我校微生物雙語課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2.改革考核內容與要求:對考核內容試題部分進行改革,要求期末考試題以雙語形式出題,題目類型涵蓋名詞解釋、填空、選擇、判斷、簡答和論述題幾種類型;同時改革雙語答題方式,根據班級不同情況,學生答題方式可以采用兩種,比如,卓越班各題型全英文作答,普通班要求名詞解釋、填空和簡答題用英語作答。
3.改革微生物實驗課考核方式與內容:將基礎實驗以英語的形式撰寫實驗課教程,并將實驗課部分內容納入期末考試范圍,所占比例為10%—20%,以此強化學生對雙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專業(yè)外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通過以上的考核方式改革和實施,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均有很大提高,學習效果亦顯著提高。
八、結語
現(xiàn)階段我校針對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和制藥工程專業(yè)本科學生開設了微生物雙語課程,而且制藥工程專業(yè)還設置了卓越工程班和普通班兩個層次;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設置了高級班和普通班。因此,鑒于上述狀況,微生物雙語教學不可能套用統(tǒng)一的模板。對于我校微生物雙語教學來說,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基于某些共性基礎上的摸索和創(chuàng)新,同時結合我校各專業(yè)特征總結教學方法,通過設計合理的個性化教學模式,采取積極高效的管理和教學方法,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雙語教學研究,構建雙語課程框架,以此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和外語能力的雙重收獲。雙語教學是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的良好教育模式,也是一種正在嘗試中的教學方式,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探討和總結,這里我們只是拋磚引玉,將我們的經驗和體會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君,范延輝,張韓杰,劉俊華,姚志剛.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微生物學雙語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25):176-177.
[2]余冉,王玉敏,楊安康.“環(huán)境微生物學”全英文教學探索與實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6(s2):172-173.
[3]成妮妮,郭春雷.談現(xiàn)代生物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57-58.
[4]郝繼偉,邢晉祎.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產學研結合培養(yǎng)模式探討[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6(12下):237-240.
[5]馮桂芳,許俊杰.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臨沂大學學報,2014,(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