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和媽媽準備去外婆家,剛走出家門,雨點便“滴答滴答”地落在雨傘上。我向前走著,雨也一直伴隨左右。雨點一會兒強,一會兒弱,一會兒密,一會兒稀,仿佛在雨傘上演奏著不同的曲調(diào),仔細一聽,多么像一首《雨點交響曲》呀!我驚喜地看著周圍,尋找著更多的變化。
柏油馬路被雨水打濕了,黑亮黑亮的,顯得格外干凈。車子飛馳在馬路上,車輪帶起一朵朵水花,晶瑩剔透,漂亮極了。車燈、紅綠燈倒映在如同鏡面般的馬路上,猶如夜晚閃爍的霓虹燈。路旁的牽?;ㄖ挥袀€別的還在堅持,跟大雨搏斗,雖然弱小但很頑強。再看看路邊花壇中正開得燦爛的菊花,全部昂首挺胸,展示著頑強的生命力!我們邊走邊看,感受著熟悉景物的新變化。走過小橋時,我們站在橋頭,只見河水一波一波地向我們涌來,好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雨中的景物都散發(fā)著與眾不同的魅力,讓我著了迷。
由遠而近,還沒走進外婆家的小區(qū)門口,我就看見了幾棵茂密的大樹和青青的綠草。雨水把大樹淋得更加翠綠了,小草更加嬌嫩了,似乎一切都充滿了生機。樹葉搖晃著腦袋向下滴著雨水,好像在享受大地和天空所賦予它的一切。地上的落葉緊緊地擁抱著大地,好像孩子對媽媽的眷戀。小區(qū)兩旁的房子倒映在路上,自有一股偉岸的身姿。前面的倒影隨著我們前進,慢慢變小,像是我們的導游;后面的倒影又被燈光打亮,向我們延長、靠近,追隨著我們,像是我們的崇拜者。地面上還有樹、汽車等倒影,隨著我們漫步向前,好像是一幅流動著的水墨畫!我情不自禁地舉著傘在“水墨畫”中歡呼跳躍起來。媽媽在旁邊一路笑著看著我,說我像《雨中曲》里的主人公,為這場雨的到來歡呼雀躍。我回應著媽媽的話,歡笑著跳過前面的水坑。一陣風吹來,幾滴雨點落在我的手上、臉上,冰涼冰涼的,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
不知不覺外婆家已經(jīng)到了。雖然我的褲腳、衣服都有點兒濕,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我看到了平時看不到的雨景,體驗到雨中漫步的快樂??粗巴怃冷罏r瀝的雨滴,想象著窗外一切被雨滋潤的場景,我的嘴角在不經(jīng)意間掛上了笑容。在雨中漫步的感覺,真好!
小作者對生活認真觀察、細膩把握,把夏天一場雨中的景色寫得分外出神。小作者通過一次雨中漫步,在行進中把路上的所見所聞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魅力十足;大量運用的比喻手法更是為文章添色不少,如把雨滴落在傘上的聲音想象成樂曲、車燈和紅綠燈倒映的馬路,想成夜晚的霓虹燈;把河水一波一波涌來,想成歡迎來賓,似乎把雨中景物寫活了。細致的描寫,大膽的想象,身心的體驗,三者相互配合,使文章有了真實存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