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伊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jié)終于在我們的期待中,風風火火地趕來了。街道旁掛滿了紅色的燈籠,家家戶戶門上都貼上了春聯(lián),路上川流不息的人們的臉上也都洋溢著笑容。
對于中國人來說,春節(jié)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在外打拼了一年,家始終是他們心中的一片凈土,承載著他們的希望,給予他們拼搏的動力。春節(jié)到了,想起家鄉(xiāng)從小的玩伴,桌上飯菜熟悉的味道和日思夜想的父母親人,回家的心就變得十分迫切。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對于中國人來說,家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牽掛。春運時車站的人山人海,蘊含著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熱愛。
在我的記憶里,過年是一件喜悅的事。買新衣服,貼春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還有去鄉(xiāng)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鄉(xiāng)人都在家閑著,打撲克,搓麻將,許久不見的人站著聊聊天。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特殊的味道,這大概就是年味吧。
年味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春聯(lián)迎接新年的喜悅;就是甭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祥和。年味在哪里?年味應該就在父母忙前忙后做的一頓年夜飯中;就在多年不見的朋友飯桌上的天南海北中;就在屋外閃耀的煙火和孩子們的嬉笑中。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過年的習俗?!吧R熬透?,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孟浩然的《田家元日》寫出了在田家過年時的和諧自然?!氨衤曋幸粴q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元日》則寫出了人們過年的無盡熱鬧。
民間過年有許多習俗,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講究。我的家鄉(xiāng)呢?從年前四五天開始,家家戶戶就忙碌開來,先是掃蓬塵;然后就做一系列吃的:一般是廿四五磨豆腐、熏豆腐干,廿六七做饅頭,廿七八殺過年豬,廿九卷餅,大年三十泡泡鲞、炒花生……總之,在新年到來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以用于新年的享受和親朋來訪的招待。記憶中,剛出鍋的豆?jié){的醇香是最令人回味的;而最令人大快朵頤的則是外婆的泡鲞……
過年的重頭戲當然是年夜飯、看春晚,而爺爺家的過年大餐則安排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許是寓意著全年餐餐豐盛的良好祝愿。大年初一,爺爺奶奶一大早起來,雞鴨魚肉全燒好,然后催促我們起床,無論過去的一年經(jīng)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都不重要了,全家人圍坐在桌前,擺上一桌豐盛的飯菜,感受著團聚的氣氛,爺爺和爸爸肯定少不了喝上兩口。吃罷早飯,大人們?nèi)宄扇海蚺?、聊天。孩子們則放鞭炮、玩游戲;或者去郊外,爬山戲水??傊?,喜歡干什么就干什么。
新年第二天開始,去許久不見的親戚家串門,送去最誠摯的祝福,收獲最真切的喜悅,這樣的歡樂往往要延續(xù)一段時間。到吃過十四夜羹、十五夜咸酸粥,過了元宵節(jié),年味才逐漸淡下來,等到二月二,龍?zhí)ь^,年才算過去了。
過年,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節(jié)日,更是一股巨大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它是團圓的激動、親情的釋放、祝福的凝聚和快樂的彰顯。過年維系了家庭成員之間血濃于水的親情,是人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體現(xiàn)。
(推薦教師:華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