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jié)夜晚,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游玩時,被歹人掠走。歹人要勒索王韶一筆錢財。南陔被歹人抱著逃跑時,正巧看到朝廷的車子經(jīng)過,便大聲呼救。于是,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宋神宗得知此事后,賜予了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從此過年給“壓歲錢”成為民間習俗。
不要錯失壓歲錢的教育作用
長期以來,“沒收壓歲錢”成為許多家長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
許多父母替孩子保管壓歲錢,是擔心孩子缺乏自制力,亂花錢??墒牵@樣善意的初衷,如果脫離了真誠的溝通和有技巧的教育、引導(dǎo),難免會讓孩子產(chǎn)生心理落差和被剝奪感。雖然這些社會經(jīng)驗不足的孩子對人情往來缺乏經(jīng)歷和體會,但父母可以通過孩子們易于理解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壓歲錢不能想花就花,而要花得有價值、有意義。
在“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借口下,一些家長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管教孩子。這樣的做法盡管有效,卻不可避免地給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帶來了負面效應(yīng)。在主體性缺失的情況下,孩子往往成為被教育、被約束的對象,成為成人意志的施加對象?!皼]收壓歲錢”說到底是一種教育“偷懶”,父母方便、省事了,卻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
壓歲錢并非洪水猛獸,要發(fā)揮其正功能,離不開父母的愛與關(guān)心。一方面,父母應(yīng)該向孩子解釋保管部分壓歲錢的初衷,取得他們的理解;另一方面,父母要因勢利導(dǎo),鼓勵孩子將壓歲錢花在學習、健身等興趣愛好和公益活動上,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一旦財富教育的種子生根發(fā)芽,會對孩子的成長、成才大有裨益。
父母挪用5,8萬元壓歲錢被判歸還
2018年2月,云南一名女大學生因父母離婚后不愿支付學費而將父母訴至法院,討要5,8萬元壓歲錢交學費。經(jīng)法官調(diào)解,這名大學生的父母最終同意每月定期向她支付大學期間的學費及生活費共計1500元,直至她大學畢業(yè)。
律師表示:壓歲錢屬于長輩對孩子的財產(chǎn)贈予,所有權(quán)屬于孩子,監(jiān)護人可以代管壓歲錢,但私自挪用要賠償。
壓歲錢可以這樣用
小小的壓歲錢考驗著父母的智慧,幫孩子認識金錢、學會正確地使用金錢,才能為孩子的財商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讓孩子受益一生。壓歲錢可以這樣用:
1.讓孩子自主支配一部分。有了壓歲錢孩子高興,所以一定要給孩子一部分讓他自己來支配,比如自己購買學習用具、課外讀物、玩具、零食等。
2.開設(shè)銀行賬戶存一部分。帶孩子一塊兒去銀行,以孩子的名字開一個賬戶,這樣能讓孩子從小意識到理財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養(yǎng)成積累財富的良好習慣。
3.獻一份愛心。鼓勵孩子給長輩送一些小禮物,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之心;告訴孩子,還有很多人過得很艱難,比如災(zāi)區(qū)的孩子、貧困山區(qū)的留守兒童等,他們很需要大家的幫助,可以捐一點錢獻一份愛心。
4.做家庭小管家。這個很好玩,某一天或者某一周,讓孩子當家做主,拿出一部分壓歲錢作為家庭開支,讓孩子負責買菜、買饅頭、買醬油等。這種方式能讓孩子體會到擔當?shù)目鞓罚材茏尯⒆用靼赘改傅牟灰住?/p>
男孩用壓歲錢資助環(huán)衛(wèi)工
從2014年春節(jié)開始,西安市“暖心男孩”耿浩愉每年都會拿出壓歲錢,給春節(jié)不能回家過年的環(huán)衛(wèi)工們發(fā)紅包。2018年3月8日,他又拿出《三秦都市報》聯(lián)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給他的5000元錢,給西安市的50位環(huán)衛(wèi)工送上“愛心禮包”。
“反向壓歲錢”:孝心大小與金錢多少無關(guān)
2018年春節(jié)前,網(wǎng)上流行的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發(fā)熱議,廣東因平均50元的壓歲錢水平,被稱為一股清流。之后,一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廣東以平均3500元的水平位居榜首,廣東人“反哺”長輩的能力獲得網(wǎng)友點贊。
與其說這是一幅“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倒不如說是一幅其樂融融的“全國孝心地圖”。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壓歲錢悄然變成人情錢、攀比錢,壓歲錢的面子、人情等社會意味大過了其祝福本義,這樣變味的“壓歲錢”讓人十分苦惱。在這種情形下,廣東人仍然堅守只講意圖不比金錢的壓歲錢“初心”,自然會引發(fā)網(wǎng)友們一致叫好。其實,相較“反向壓歲錢”金額的大小,長輩更加感到高興的是晚輩們這樣一種祝福的姿態(tài),孝心并不會因為“反向壓歲錢”額度有別而存在差異。這正是:“反向壓歲錢”有多少之差,而孝心無大小、地域之分。
(據(jù)新華網(wǎng)2018年2月20日、騰訊網(wǎng)2018年2月21日、搜狐網(wǎng)2018年2月28日、《深圳晚報》2018年3月5日、騰訊網(wǎng)2018年3月10日綜合整理,鄒仕澤/整理)
(適用話題:價值觀、風俗、法規(guī)、教育、成長、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