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余光中的散文不僅有彈性、密度和質料,而且呈現出獨特的言語變異美。這種別具個性的散文風格得益于他對語法變異修辭的靈活運用。分析余光中散文文本語言發(fā)現,他對語法變異修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對句子成分變異,搭配變異,蒙太奇句法和標點變異等四個方面。在修辭學的視角下分析余光中散文語言中的語法變異有助于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和學生深入理解余光中散文語言的美感。
關鍵詞:余光中;散文語言;修辭;語法變異
作者簡介:曹東琴,江蘇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9-0-02
“文字魔術師”余光中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詩人,而且他的散文也獨具特色。他主張對散文語言進行革新,認為作家應該創(chuàng)作有彈性,有密度,有質料的創(chuàng)造性散文。正如他在《<逍遙遊>后記》中所宣稱的那樣:“……我倒當真想在中國文字的風火爐中,煉出一顆丹來?!覈L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捶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我的理想是要讓中國的文字,在變化各殊的句法中,交響成一個大樂隊,而作家的筆應該一揮白應,如交響樂的指揮杖?!盵1]其散文獨特的言語變異美正是其變革精神實踐的結果。余光中散文的語法變異修辭主要體現在句子成分變異,搭配變異,蒙太奇句法和標點變異四個方面。
一、句子成分變異
在現代漢語中,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因此語序在漢語里非常重要,這體現在漢語的句子成分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的,并且位置具有穩(wěn)定性,一般不能輕易改變。句子成分變異是指句子成分在一個句子里改變了其穩(wěn)固的位置,其功能也出現相應的變化,使句子形式變得陌生,并取得一定的修辭效果。[2]在余光中散文中,句子成分變異主要包括成分復疊和成分倒轉兩種類型。
(一)成分復疊
成分復疊是指句子中的某一成分同時充當兩種語法功能,兼顧前后。這樣的復疊成分不僅使句子結構緊湊,并且與特定的內容相適應,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余光中在其散文中善于運用這種變異手段,取得因句生句,連鎖疊接的修辭效果。例如:
(1)魑魅呼喊著魍魎回答著魑魅?!豆碛辍?/p>
(2)一來一往,親密的變成陌生的成為親密,預期變成現實又變成記憶?!镀压⒌臍q月》
(3)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堵犅犇抢溆辍?/p>
例1中的“魍魎”和例2中的“陌生的”和“現實”都是將前面結構的賓語與后面結構的主語疊合在一起,一語兼顧上下,連環(huán)相接,取得了因句生句,往復交替的效果。例3中“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一句,“屋瓦”是成分復疊部分,同時充當賓語和兩個主語成分。這個句子按照正常的語義邏輯和語法規(guī)范表達應該是“雨彈動屋瓦,屋瓦驚悸,屋瓦騰騰欲掀起”,這樣的表達顯得重復啰嗦,不能凸顯雨的靈動與活潑,同時也不如原句的簡潔新穎。
(二)成分倒轉
成分倒轉是指句子中某一成分為滿足特殊表達的需求而對其位置進行了調整變異。在余光中的散文里,成分倒轉主要表現在主謂倒置,賓語前置和狀語后置三個方面。
1.主謂倒置
在現代漢語中,主語和謂語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但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進行適當的調動。例如:
(4)都已停歇,狗吠,蛙鳴,人語,車聲。整個城市像一個荒墳?!斗ス鹎跋Α?/p>
(5)曾經為他抵抗過16季的臺風和黃霉雨,那古屋,已經被肢解,被寸磔,被一片一片地鱗批,連尸體都不留下。《伐桂的前夕》
例4中將長主語“狗吠,蛙鳴,人語,車聲”和謂語“都已停歇”位置進行互換,避免因主語過于冗長,造成重心失調,并且對謂語進行了強調,凸顯一切聲音都已停歇。例5中巧妙地將主語 “那古屋”倒轉安排在前后兩個謂語之間,使之兼顧左右兩個主謂結構關系,取得了文意表達的前顧后盼的效果,而且讓句子的結構更緊湊,表達更凝練。
2.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的句法規(guī)范中,賓語一般是在謂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凸顯賓語的語義內容,也可將其變異前置。例如:
(6)寂寞是國,我是王,自嘲兼自慰,他想。
(7)一生的歷史,是用許多小小的瘋狂串成的,他想。《伐桂前夕》
上面這兩例是余光中散文語言里賓語前置的代表。例6將“寂寞是國,我是王”賓語提到句子最前面,并將狀語“自嘲兼自慰”前置,凸顯賓語和狀語部分的語義。例7也是將賓語前置,凸顯賓語部分的語義內容。
3.狀語后置
在現代漢語中,狀語的位置一般處于動詞謂語之前或整個主謂結構之前,這是由狀語的特定功能決定的。有時為了突出強調某一內容或其他特殊效果常改變其位置。在余光中的散文里,狀語位置的變化主要變現在狀語后置。例如:
(8)于是在兩張巨網的圍襲下,150萬只毒蜘蛛展開大規(guī)模的集體屠殺,在天上,在地上,在地下?!斗ス鹎跋Α?/p>
(9)定音鼓仍然在撞著, 在空中, 在陸上, 在水面, 在水底?!兜菢琴x》
(10)夜以繼日,800萬人和同一個繁復的電腦斗智,勝的少,敗的多,總是?!兜菢琴x》
例8和例9都是將多個狀語后置并列,強調事物活動場所,并置后的狀語不僅語義得到強調,而且在形式上構成排比,讓句子具有音樂美。例10是將副詞“總是”充當的狀語后置,突出強調“總是”強調人和電腦斗智的結果是人類勝少敗多。
二、搭配變異
詞語與詞語的搭配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和要求的,不僅受句法結構組合規(guī)則的約束,而且受語義內容和邏輯范疇的制約。在余光中的散文中,常出現一種特殊現象,詞和詞的搭配雖符合語法規(guī)則,但沖破了語義內容和邏輯范疇的常規(guī),增強了語言表現力,取得了一定的修辭效果。例如:
(11)樹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楓樹、柳樹和擎天的巨椰,雨來的時候不再有從葉嘈嘈切切,閃動濕濕的綠光迎接?!堵犅犇抢溆辍?/p>
(12)不論作者年紀有多大,他常會懷念在老祖母膝上吮手指的金黃色的童年?!稖p掉散文的辮子》
(13)于是一整個秋季,他都浮在那種高貴的氛圍里,像一個仙人?!斗ス鸬那跋Α?/p>
(14)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堵犅犇抢溆辍?/p>
(15)枕著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籟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樣睡去?!堵犅犇抢溆辍?/p>
例11中“濕濕的綠光”,例12中“金黃色的童年”,例13中的 “高貴的氛圍”是詞語搭配變異中的搭配組合后形成的偏正結構變異。雖然組合后符合偏正結構的句法結構,都是形容詞與名詞的組合,但這三個偏正結構的兩項組合是不符合語義和邏輯的?!熬G光”本無干燥濕潤的性質,在這里用表示觸覺的“濕濕的”和視覺的“綠光”組合,將樹葉被雨潤澤后的鮮艷、飽滿、潔凈的模樣展現在讀者面前?!敖瘘S色的童年”將具體的“金黃色”修飾抽象的“童年”,化抽象為形象,突出童年的美好,可貴?!案哔F的氛圍”搭配組合后突出作者心中愉快。
例14中的“思想潮潤潤的”是屬于主謂搭配變異,“思想”是無聲無形的,但用“潮潤潤”這樣實在的感覺加以形容,突出雨季帶給人的感覺。例15中“枕著岑寂”是屬于動賓搭配變異,因為“岑寂”是一種無形的聽覺感受,但人卻是“枕著”它“睡去”,化無形為有形。上例中的搭配是作者有意突破語義和邏輯規(guī)范形成的變異,使語言陌生化,言語表達呈現出新奇美。
三、蒙太奇句法
余光中的散文,常將意象和句子作蒙太奇式組合,像電影剪輯一樣常直接呈現意象和畫面,略去繁瑣的交待和敘述,濃縮結構和意義,增加讀者發(fā)揮的余地。 這類跳躍的組接句群節(jié)奏跳躍,形式整齊,內涵豐富,常用于描摹畫面和表達內心活動。例如:
(16)秋天。多橋多水的江南。水上有月。月里有古代渺茫的簫聲。舅舅的院子里。高高的桂樹下,滿地落花,泛起一層浮動的清香,像一張看不見躲不開的什么魔網。《伐桂的前夕》
(17)保險掮客。商店的售貨員。來自歐洲的外交官。來自印度的代表。然后是銀發(fā)的貴婦人戴著斜插羽毛的女帽。然后是雌雄不辯的格林尼治村民和衣著不羈的學生。卷發(fā)厚唇猿視眈眈的黑人。白膚淡發(fā)青睞了然的北歐后裔。須眉濃重的是拉丁移民?!兜菢琴x》
(18)城春。城夏。草木何深深。泰山聳著。黃河留著。而國已破碎,破碎如一件落地的瓷器?!端?/p>
例16中用幾個短語就勾勒出作者記憶中江南舅舅庭院里那株桂花給他留下的印象的,對故園的思戀,在這幾個跳躍的短句之間溢出,充分利用蒙太奇的暗示和聯(lián)想的作用。例17利用蒙太奇句法來表現作者坐在車里看到的紐約街頭各種人物形象,展現紐約的陌生與熱鬧,同時也符合作者坐在車里觀察的特點,一個一個人影是往后退去。例18幾個跳躍的短句就好比鏡頭的切換與特寫,將時間流逝,草木繁盛又哭,泰山黃河的景象呈現在讀者面前,表達簡潔,畫面鮮明。
四、標點變異
標點是語句結構與語意的標志,同時也具有表情達意的作用。標點變異是一種突破語言的線性序列限制的變異性表達方式。在余光中的散文里,標點符號不僅可以表明文意,也可以利用其控制語句的速度以適應情感表達的需要。例如:
(19)油門大開時,直線的超級大道變成一條巨長的拉鏈,拉開前面的遠景蜃樓摩天絕壁拔地倏忽都削面而逝成為車尾的背景被拉鏈又拉攏?!陡咚俚穆?lián)想》
(20)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堵犅犇抢溆辍?/p>
(21)鐘聲仍在響,催人起床。人賴在第九張床上。在想,新婚的那張,在一種夢谷,在一種愛情盆地。日暖。春田。玉也生煙。而鐘聲仍不止。人仍在,第九張床?!毒艔埓病?/p>
例19中省略了標點后的最后一個分句構成“零標點形式”,使語義內容渾然一體,讓讀者去完成“切分”和解讀,同時表達的語義和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時移動的速度和兩旁景物的飛速流逝的情景相適應。例20中的長句是巧妙地省去了部分標點造成的,該句將雨下的態(tài)勢“下得滿地是江湖”,雨下的區(qū)域“在橋上和船上,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雨的結果“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融為一體,省略標點一氣呵成,突破了語言標點符號的應用規(guī)范,將回憶中江南的雨表現得淋漓盡致。例21是通過大量安插標點來使語句的節(jié)奏變慢,符合賴床人那種意識活動緩慢的特點。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余光中散文文本的分析發(fā)現,語法變異是其散文語言的一大特色。其散文語言的語法變異主要表現在:句子成分變異,搭配變異,蒙太奇句法和標點變異等四個方面。通過對這四種語法變異修辭藝術的綜合運用,余光中的散文呈現出獨具特色的言語變異美,取得了一定的修辭效果,并形成自己極具個性的散文風格。在修辭學的視角來分析余光中散文語言中的語法變異有助于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和學生深入理解余光中散文語言的美感。
注釋:
[1]余光中.《<逍遙遊>后記》[A].安春海.余光中散文選集(一)左手的繆斯[C].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7:469—470.
[2]馮廣藝.變異修辭學(修訂本)[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7頁.
參考文獻:
[1]馮廣藝.變異修辭學(修訂本)[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馮廣藝.漢語修辭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2003.
[3]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李軍.斂縱攫意,凝煉強烈——余光中散文的句法藝術之一[J].修辭學習,1995(01):37-39.
[5]余光中.高速的聯(lián)想[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
[6]余光中.余光中散文選集(共四輯)[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