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迅猛,高職院校利益格局的調整所帶來的校園矛盾也日益增多,高職信訪工作遇到了信訪事件傳播廣、影響大、反映的問題相對集中、師生的民主法律維權意識增強等新特點。高職院校應當遵循時效性和合法性的原則,加強信訪工作的時效性、堅持依法辦信辦訪、塑造師生員工對學校的認同感。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訪;新特點;對策
隨著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政策的確立,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迅猛,高職院校利益格局的調整所帶來的校園矛盾也日益增多,高職院校信訪工作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面對日益嚴峻的信訪形勢和校園維穩(wěn)任務,高職院校需要與時俱進,進一步深化對信訪工作的認識,把信訪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把信訪工作做到維護師生權益,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凝聚人心,為廣大師生搭建暢通的溝通橋梁,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各項工作的發(fā)展和改革。
一、高職院校信訪工作面臨的新特點
(一)信訪事件傳播廣、影響大
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類型,在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背景下,日益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廣泛運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隨著網(wǎng)絡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網(wǎng)上信訪、網(wǎng)上反映問題也就成為當今信訪工作的一個新特征。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如果信訪事件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過網(wǎng)絡大肆傳播,就會混淆視聽,破壞社會的和諧和穩(wěn)定。
(二)反映的問題相對集中
高職院校的信訪件反映的問題主要分為三類。
1.與師生員工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教職工反映的多是住房改革、職稱的評定、進崗晉級、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學生反映的則主要集中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尤其是課程選修、各類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定、宿舍的服務、食堂的飲食衛(wèi)生、價格等問題。
2.高職院校近年來因改革而出現(xiàn)的一些有關體制、學校管理的問題。此類問題由于時間長、跨度大、情況復雜、人員變動頻繁,處理棘手。
3.檢舉反映違規(guī)、違紀等而引發(fā)的信訪問題。
(三)師生的民主法律維權意識增強
高職院校教職工知識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廣大師生的社會責任感強,對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生活等比較敏感和關注,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認識比較深刻,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其民主意識、參政議政意識、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維權手段等都明顯高于社會其他人群,他們比較容易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向學校反映問題、咨詢要求、表達意愿、投訴建議等。
二、高職院校信訪工作應遵循的原則
(一)時效性原則
時效性是信訪工作的關鍵。信訪工作是否及時,決定了信訪案件的發(fā)展勢頭,處理得好,可以讓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反之亦然。因此,要求我們的信訪干部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堅決杜絕辦事推諉、拖拉的不良作風。
(二)合法性原則
依法治理是信訪工作的治本之策,對從根本上扭轉信訪秩序,促進信訪工作的規(guī)范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處理信訪問題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法律判斷的權威性與公正性,堅決不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維護信訪工作的正常秩序。
三、加強高職院校信訪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信訪工作的時效性
首先,建立健全信訪問題排查與預警制度,及時處理突發(fā)問題。對信訪突發(fā)性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苗頭,應及時向領導與上級部門匯報,根據(jù)問題所涉及的部門,積極協(xié)調,及時溝通處理,把工作的重心從事后處理前移到事前排查,做到發(fā)現(xiàn)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
其次,堅持定期組織領導干部、信訪干部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細心聆聽教職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如經(jīng)常安排學校領導、紀委成員參與基層黨組織民主生活會,召開民主黨派、少數(shù)民族教職工座談會,調查研究會等形式,密切聯(lián)系群眾,傾聽他們的心聲。
再次,積極拓寬信訪渠道。領導干部要堅持定期接待群眾來訪來電,例如,發(fā)揮校長接待日的作用,讓廣大師生有與校長面對面反映問題的機會;發(fā)揮校長信箱和熱線電話的作用,為師生反映問題搭建方便快捷的通道。對校長信箱和熱線電話中反映的問題,高職院校要設專人跟蹤管理,及時給予答復處理。
(二)堅持依法辦信辦訪
首先,堅持依法處理原則。對涉訪涉穩(wěn)群體,要有針對性地宣傳人民調解、信訪條例、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常識,引導群眾依法、合理、有序地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在調查處理信訪案件時一定要堅持依法處理,堅持在法律、法規(guī)、政策等規(guī)定的范圍內處置,決不能為了暫時解決一個問題,而做出一些與法律法規(guī)相違背的承諾或決定,讓信訪工作也要體現(xiàn)人人平等的理念。
其次,信訪工作應注重證據(jù)。在處理信訪問題時,應注重引用證據(jù),堅持以證據(jù)說話,這也符合法律的本質精神。在信訪工作中營造證據(jù)文化,是對信訪秩序的有力維護,也可避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訪混淆視聽,甚至故意對他人進行打擊報復。再次,開設法律顧問室,引入法律人才開展法律咨詢工作,引導信訪者依法依規(guī)信訪。為了體現(xiàn)高職院校依法治校的理念,規(guī)避學校在處理日常事務時有可能遇到法律風險而觸發(fā)信訪事件,高職院校應重視法律顧問對高職院校管理保駕護航的作用,樹立全面的法律觀念。例如在作出學生管理、重大行政處罰的決定前,聽取法律顧問的意見,確保高校依法治校。
最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推動校園法治文化建設,營造人人自覺學法、懂法、信法、用法、守法的氛圍。
另外,信訪干部要加強對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學習。通過相應的業(yè)務學習培訓,使信訪干部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黨的方針政策,掌握辦理信訪事項,解決信訪問題的程序和方法。
(三)塑造師生員工對學校的認同感
與群眾講感情、拉家常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因此在平時工作中,高職院校應主動營造“學校是我家,我愛我家”的氛圍,加強對師生員工的關愛,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才能與師生員工建立深厚的情誼,獲取他們的認同。只有彼此之間建立信任,才不容易激發(fā)矛盾,減少信訪事件。
要善于做好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思想引導,耐心細致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幫助師生員工學會運用正確的手段行使信訪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自覺為學校的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志博.論當前高校信訪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策略[J].西安社會科學,2010(1).
[2]李壯暉.新時期高校信訪工作的問題與思考[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4).
[3]黃炳坤.新形勢下高校信訪工作特點與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3).
作者簡介:馬培森,男,1964年12月生,漢族,重慶市萬州人,重慶三峽職業(yè)學院副教授,郵編:404155,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單位:重慶三峽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