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川,楊大田,陳富強
(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公路管理局,廣西 南寧 530029;2.長沙理工大學公路養(yǎng)護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14)
瀝青路面再生方法經(jīng)過了熱拌和冷拌再生,目前出現(xiàn)了新拌合再生技術——溫拌再生技術。熱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由于一定程度上再次氧化瀝青混凝土,因此該工藝會影響再生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低溫、抗疲勞性能和使用壽命;冷拌再生,由于是常溫拌和施工,因此其性能相對較差,不能滿足高等級路面的要求[1];溫拌再生,利用溫拌技術,降低結(jié)合料的拌合溫度,不僅保證了瀝青混合料的路用特性,而且可以節(jié)省燃料、降低生產(chǎn)過程中的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再次老化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
湯文等[3]主要研究了RAP摻量對WRAM高溫性能、低溫性能和水穩(wěn)定性的影響。鄧昌中等[4]研究了不同溫拌劑摻量下WRAM的高溫、低溫和水穩(wěn)定性能。AbhilashKusam等人[5]用間接拉伸比評價了含有RAP的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的水穩(wěn)定性。謝翠玲等人[6]試驗研究了拌和溫度和石料烘干時間對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水穩(wěn)定性的影響。陳培峰等人[7]研究不同RAP(回收瀝青路面材料)摻量對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的影響,發(fā)現(xiàn)溫拌再生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隨著RAP摻量的增加而下降。王理吉等人[8]試驗研究了Sasobit溫拌劑對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水穩(wěn)定性的影響。
現(xiàn)有資料表明,溫拌劑對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的水穩(wěn)定性有較大影響,但都是單因素試驗分析,對RAP摻量、溫拌劑用量和RAP粒徑組成交互作用對WRAM水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卻鮮有報道。
本文選用AC-13舊料破碎、篩分、抽提回收舊瀝青,并對其進行試驗;按正交試驗法,進行組合設計,以凍融間接拉伸強度比為指標,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分析各影響因素,為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的應用,特別是其水穩(wěn)定性提供借鑒。
舊料為AC-13,采取銑刨方法回收,回收后進行人工破碎。以4.75 mm、9.5 mm、19 mm為界限,將RAP分為0~5 mm、5~10 mm、10~19 mm,去除19 mm以上超粒徑集料。利用抽提法分離出瀝青和集料,舊集料為石灰?guī)r,通過篩分試驗,得到表1級配。以4.75作為關鍵篩孔,將回收舊集料分為<4.75和>4.75兩種,采用四分法進行樣本取樣,進行抽提試驗,測得舊集料的各項技術指標,見表2。新集料采用石灰?guī)r,其各項主要技術指標見表3。
表1 抽提后舊料級配表
表2 舊集料主要技術指標表
表3 新集料主要技術指標表
從表2,可以看出舊集料的技術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9]要求。
新瀝青采用90#基質(zhì)石油瀝青。90#瀝青和回收瀝青的技術指標見表4。
表4 新舊瀝青主要技術指標表
從表4可以看出,新舊瀝青技術性能均符合規(guī)范[9-10]使用要求。
Sasobit溫拌技術屬于有機添加劑類降粘溫拌技術[11],其外觀為2~4 mm大小的白色顆粒球狀體,是一種合成直鏈脂肪族炭氫化合物。
采用拉伸強度比,評價WRMA的水穩(wěn)定性。為保證每個試件空隙率為7%,按目標空隙率7%,計算混合料密度并稱料,旋轉(zhuǎn)壓實儀選擇等高模式成型試件,試件尺寸均為直徑100 mm×高63.5 mm。
選取三個因素(RAP摻量、溫拌劑用量、RAP顆粒組成),每個因素取三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即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12],其因素水平表見表5。
表5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依據(jù)表5,按正交試驗方法,形成了9種試驗方案。
每種試驗方案,成型兩組試件,每組5個。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 E20-2011)中的試驗方法,第一組在常溫下保存?zhèn)溆?,第二組進行凍融循環(huán)。試驗在25 ℃±0.5 ℃條件下,用50 mm/min的加載速率進行間接拉伸試驗,計算各組間接拉伸強度均值,結(jié)果見表6。
表6 試驗結(jié)果表
對表6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計算分析,見表7。
根據(jù)表7可知,溫拌劑用量變化引起的TSR變化情況是B1>B3>B2,即在溫拌劑用量2%時,水穩(wěn)定性最好;在溫拌劑用量3%時,水穩(wěn)定性最差。RAP摻量變化引起的TSR變化情況是A2>A1>A3,即在RAP摻量30%時,水穩(wěn)定性最好,在RAP摻量45%時,水穩(wěn)定性最差。RAP顆粒組成對TSR幾乎無影響。
表7 TSR計算分析表
進一步對表7進行因素顯著性分析,其方差分析計算見表8。
表8 方差分析表
由表8可知,當α=0.01時,F(xiàn)B=128.64>F0.01(2,2)=99;當α=0.1時,F(xiàn)A=13.07>F0.1(2,2)=9。根據(jù)F檢驗標準,B因素對TSR有顯著影響,A因素對TSR有比較顯著的影響,C因素對TSR無顯著性影響。因此,A、B和C三因素對TSR影響的主次順序是:B、A、C,即溫拌劑用量>RAP摻量>RAP本身組成。對于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這充分說明了溫拌劑用量對提高其水穩(wěn)定性尤為重要,因此在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時首先考慮溫拌劑的合適摻量。
綜合分析表7和表8,可以得到Sasobit溫拌劑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的水穩(wěn)定性最優(yōu)組合為A2B1C2,最差組合A3B2C1,其中A2B1C2的TSR較A3B2C1的提高了17.7%。
利用方差分析和F檢驗,對9種組合的溫拌再生瀝青進行水穩(wěn)定性試驗分析,發(fā)現(xiàn)了A、B和C三因素對TSR影響的次序依次為:B、A、C,即溫拌劑用量>RAP摻量>RAP本身組成。同時,得到了A2B1C2為最優(yōu)組合,A3B2C1為最差組合,A2B1C2組合的水穩(wěn)定性較A3B2C1的高出17.7%。因此,為了防止溫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發(fā)生早期水損壞,推薦Sasobit溫拌劑用量3%,RAP摻量30%,對于RAP材料進行集中粉碎和篩分處理,RAP材料尺寸控制在5~10 mm。
[1]俞志龍.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藝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3.
[2]徐世法,徐立庭,鄭 偉,等.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新技術及其發(fā)展展望[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3,6(6):39-43.
[3]湯 文,盛曉軍,謝旭飛,等.回收料摻量對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的影響[J].建筑材料學報,2016,19(1):204-208.
[4]鄧昌中,徐 燕.基于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Sasobit摻量確定[J].公路與汽運,2014(5):98-100.
[5]AbhilashKusam;HarithaMalladi;Akhtarhusein A.Taye-bali,and N.Paul Khosla.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Workability and MoistureSusceptibility of Warm-Mix Asphalt MixturesContaining 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s[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Engineering,2017(04016276):1-8.
[6]謝翠玲,張 新,蘇 明,等.溫拌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9):13-15.
[7]程培峰,韓永強.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性能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4(1):60-63.
[8]王理吉,吳 歡,徐 燕.Sasobit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改善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5(2):53-56.
[9]JTG F5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S].
[10]JTG F41-2008,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guī)范[S].
[11]呂玉超,張美玉,張玉貞.溫拌瀝青混合料發(fā)展現(xiàn)狀[J].石油瀝青,2013,27(5):1-6.
[12]楊 虎,劉瓊蓀,鐘 波.數(shù)理統(tǒng)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