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018年3月22日,萊特希澤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闡述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貿易政策。
當?shù)貢r間2018年3月22日,萊特希澤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闡述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貿易政策。
1947年10月11日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畢業(yè)于喬治敦大學,曾在里根政府擔任美國貿易副代表,長期負責鋼鐵貿易談判,并因和日本在鋼鐵和汽車業(yè)的貿易戰(zhàn)而成名,2017年5月11日起任美國貿易代表。
去年11月,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訪問亞洲前與白宮經濟團隊會晤,有一位“牛人”侃了一通美中經貿關系如何“糟糕透頂”,把座中人士忽悠得連連點頭。4個月以后,他遞交給特朗普一份200多頁的調查報告,羅列了中方所謂“迫使美國公司轉讓技術、入侵美國網(wǎng)絡”等4項指控。如今,在這位“牛人”的助推下,特朗普對美中貿易下了重手。
這位“牛人”就是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隨著特朗普突然在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簽署備忘錄,宣布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這位極力主張對華貿易戰(zhàn)的推手也從幕后走向了前臺。
萊特希澤是2017年5月被特朗普選中的美國貿易代表,這被視為美國實施激進貿易政策的一個信號,因為萊特希澤就是一個立場激進的人。上任3個月后,他就在特朗普的授權下啟動了針對中國貿易行為的“301調查”,調查所謂中國針對美國企業(yè)的法律、政策及行為的不合理或歧視情況。這項調查是根據(jù)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開展的,該法條是美國用于保護本國企業(yè)在國際貿易中利益的工具,具有濃厚的單邊主義色彩。
萊特希澤的弟弟評價他說,“喜歡參與行使權力,這是他的激情所在”。萊特希澤是典型的A型人格,做人“死磕”,滿懷激情又一根筋,也確實挺能“煽呼”。據(jù)報道,他將在4月6日前公布對中國加征關稅的產品清單,預計包含約1300種商品,涉及金額500億美元(約合3150億元人民幣)。
年過七旬的萊特希澤在俄亥俄州東北部工業(yè)城市阿什塔比拉的一個富足家庭長大,那是一個保守的地方。隨著工廠自動化并向海外搬遷,萊特希澤親眼見證了家鄉(xiāng)周圍鋼鐵廠的關門,家鄉(xiāng)制造業(yè)的衰落讓他對全球化始終持懷疑態(tài)度。
畢業(yè)于喬治敦大學的他,最開始給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多爾當辦公室主任,在這個職位上,他學到了政壇的“擺平術”——必須掌控“過程和時間”,弄清各種人物和事件間的關系,知道哪種說法最有說服力,可以采取什么樣的策略?!皡⒓訒h的時候,你得知道讓什么人在什么時間說什么。你要告訴某個議員,現(xiàn)在是時候了,如果現(xiàn)在不說某件事,就永遠沒機會了。你還要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準備好什么文件,什么時候給他文件,什么時候給他打電話?!比R特希澤曾說。
那個時候,萊特希澤開紅色保時捷,整天風風火火,對籃球超級入迷,甚至把一個大學生球星弄來當實習生,還連續(xù)實習了兩個暑假。雖然他忙得一天要工作15個小時,但還是一季不落地買籃球比賽的季票。
此后,萊特希澤在里根政府當了8年的美國貿易副代表。眾所周知,里根是美國政壇的保守派,曾對美國進口鋼鐵實行配額制,保護美國摩托車免受日本產品的競爭,限制半導體和汽車進口。萊特希澤也是個“鷹派”,參與了里根時代涉及鋼鐵、汽車和農產品等領域20多個國際協(xié)議的談判,處理了數(shù)十起貿易糾紛,曾使用“301條款”等單邊貿易工具,迫使日本企業(yè)對美讓步。
這次“出山”前,萊特希澤是世達國際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他在那里已經干了30多年。這家律所在美國頂級律所中以咄咄逼人的風格著稱,和做事很軸的萊特希澤不謀而合。生活上,他自律甚嚴。美國人幾乎人人都是早上起來先灌杯咖啡,干律師這種工作更是全靠咖啡提精神,他卻在年輕時就因“咖啡有害健康”而硬戒了,為此,他試過喝茶、喝無咖啡因的飲料,最后居然忍到了只喝熱水的程度。為了戒煙,他抽雪茄、聞鼻煙、嚼煙草,直到最終不碰煙草。他還喜歡健身,早上5點半就起床,不是舉重就是跑步,后來還加了一項“節(jié)目”——晚上去騎自行車。
在律所,他從事的仍是國際貿易法,經常代表美國企業(yè)打反傾銷、反補貼官司,致力于把外國同行“拒于美國之外”。任職期間,他還不忘給報社投稿,聲稱美國政府不應在貿易問題上不斷地對華讓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威脅”。按照萊特希澤的形容,他“代表在重型制造業(yè)、農業(yè)、高科技和金融服務業(yè)工作的美國人,為美國出口開辟市場,維護美國工業(yè)免受不公平貿易損害”。
萊特希澤曾提出這樣的謬論:面對中國發(fā)展的現(xiàn)實,自由貿易是否真正能使全球市場更有效率?自由貿易是在促進美國價值觀并使美國變得更強大,還是僅僅在加強美國的對手?
他還在特朗普簽署對華貿易戰(zhàn)備忘錄的前一天列出了對中國征收關稅可能覆蓋的十大高科技產業(yè)。美國媒體發(fā)現(xiàn),這正是“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設備、海洋工程裝備、生物醫(yī)藥和高性能醫(yī)療器械等。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美國對“中國制造2025”有擔憂,是這次貿易戰(zhàn)的一個背景。以前的貿易戰(zhàn)打的是過去,這次打的是對未來的擔憂。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貿易戰(zhàn)對誰都沒有好處。對美國來說,貿易戰(zhàn)會讓美國的企業(yè)和消費者承受更高的代價,對美國的就業(yè)市場造成強大沖擊,也為美國的有識之士和大多數(shù)民眾所反對。對世界來說,中美貿易戰(zhàn)會影響全球產業(yè)鏈。對中方而言,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zhàn),但也絕不害怕貿易戰(zhàn)。萊特希澤給特朗普出的餿主意最終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