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記者節(jié),讀罷2018年第11期《時代郵刊》“獨家策劃”《老記者的新時代》,由衷地想為記者點贊。因為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新聞記者肩負著神圣的職業(yè)使命,被稱為“無冕之王”。拿破侖曾說,“記者的筆可抵三千毛瑟槍”,形象地表達了記者所具有的能量。然而,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老記者們遇到了新課題、新挑戰(zhàn)。該如何“破局”?誠如文中所言,“大有可為”“守住初心”“錘煉匠心”,順流而上才是題中要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求變,積極創(chuàng)新,新時代,將是‘老記者’們大有作為的好時代?!?/p>
湖南省安仁縣永樂江鎮(zhèn)光路80號 李成秋
2018年第11期《時代郵刊》中的《“睜眼看世界”:中國要邁過外部挑戰(zhàn)這道“坎”》大氣磅礴,展露了一個快速發(fā)展中的大國應有的信心與力量。我相信,中國肯定能邁過這道“坎”。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會實現(xiàn),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
云南省文山市金色水車小區(qū)10幢D座 郭明進
讀了2018第11期的《公交車上的“讓座”及其他》一文很受啟發(fā):真正的善意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讓座也是如此。讓座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道德自律,讓或不讓,取決于坐著的人。不讓座者,也或許另有原因。同乘一趟公交車,相互體諒,方能和諧。
遼寧省葫蘆島市物價局綜合科 王德勝
讀2018年第11期《中國節(jié):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幸福密碼》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童年時代。我和作者都是20世紀60年代生人,那時候家家都是粗茶淡飯,缺鹽少油,過節(jié)是孩子們最大的愿望,尤其是新年,不僅有新衣服穿,還能吃到白面饃和帶肉的菜,是孩子們最幸福的時刻。
河南省鄭州市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 鄭來福
讀完《時代郵刊》亮相2018年武漢刊博會的報道,甚是欣喜?!稌r代郵刊》以115萬份的發(fā)行量占據(jù)中國郵發(fā)類期刊第一名,作為讀者,我深感驕傲。緊握時代脈搏,直擊社會熱點,關注人民生活,我相信,《時代郵刊》將繼續(xù)譜寫傳奇。
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科源社區(qū)15號樓3單元116室 洪冬秀
時代郵刊編輯部:
各位編輯老師,你們好!
我今年14歲,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在貴刊鐵桿讀者曾祖父的大力推薦下,近來我將貴刊作為重要的課外讀物之一,由于學習任務較重,只能選擇性地讀一部分,但已受益匪淺。
我認為貴刊至少有四大亮點:獨辟蹊徑、卓爾不群的辦刊理念;廣征博取、莊諧兼容的選題原則;金相玉質、完美統(tǒng)一的發(fā)稿要求;憂喜與共、親密無間的編讀關系。無怪乎“中國期刊50強”“中國雜志移動傳播百強”“中國最美期刊”“中國郵政發(fā)行暢銷期刊”等榮譽接踵而至。能經(jīng)常讀到這樣的精品力作,堪稱樂事一樁!
湖南省湘潭市江聲實驗學校1634班 朱思成